當了廚師多年,收穫了一些經驗,總覺得自己有技術,替別人打工不如自己開店做老闆,相信不少廚師朋友都有這樣的想法。
不過在眾多的廚師轉型當老闆人群當中,成功的總是寥寥可數,原因何在?又有什麼方法能夠提高成功率?今天,多位已成功的同行,便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他們的成功經驗。
我們先來看看,一些廚師開店沒有成功的例子,或許這裡面,你也曾經經歷過:
朱宗良
國家特級名廚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想當老闆的廚師不是好廚師,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老闆夢,當廚師的又有幾個不想開家餐館當老闆呢?
其實開好一家餐館,對我們廚師來說,在菜品上肯定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但是在經營管理上,廚師好像大多數都缺乏相應的文化水平、社會閱歷和管理經驗。
常言說得好:「願當賺一分錢的老闆,不願當賺一塊錢的打工仔。」與其整天看老闆的臉色行事,不如自己開家餐館幹幹。當年我也是這麼想的,用幾年的積蓄開了家垣城私菜坊。
我找了幾個我不錯的廚師朋友,加上服務員也有二十多個員工,還專門找同事培訓了一段時間才開業。那時真叫一個火啊,人滿為患,廚師技術沒得說,菜品創新是我們的專長,客人說在這吃的就是味道,天天高朋滿座,人來人往的。
我當時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成功了,後來我才發現不對勁——每月結完帳發完工資,自己剩不下多少,老闆當了,收入卻降了。
當個老闆,前廳後廚大事小情都來找我,後廚的還能解決,就是前廳太不好溝通了,後來就連後廚的關係都不像從前了,每天還特別累。再後來沒有流動資金,資金鍊一斷就像人沒了血一樣,必死無疑。
最後我堅持了一年多就關門了,還欠了不少錢。因此,廚師如要想開一家餐館,最好還是先仔細考慮一下,看自己有沒有開好餐館的能力,然後再決定是否開家餐館當老闆。
姚春霞
鼎尚鮮時尚涮肉總經理
選址和定位是開店前最應該考慮周全的,但是很多大廚以為推出幾個拿手特色菜就能帶旺整個店,開店前根本不去調查市場。
我的一個朋友在內蒙做海鮮十幾年,各種海鮮菜都得心應手,打算自己開個海鮮店,結果店址選在職工宿舍區,環境雖然不錯,但是周圍的居民都是工薪階層,消費水平不高,很少來吃海鮮;離得遠的有錢人想來吃,可是店周圍又沒有車位,只能作罷。
最後開張一個多月生意冷清,只能關門重新選址。
所以開店之前,要做好充份的市場調查,搞清楚面向的顧客群體,摸清楚客人的消費水平,根據食客的接受程度給菜品定價,這樣才能做一個正確的定位。
很多廚師開店的時候,都只懂得怎麼把出品做好,不懂得店面營銷和包裝,導致的結果就是遇到生意差了就猛加產品(因為自己會做),卻從沒想過為什麼這個菜好賣?為什麼那個菜不好賣?各自的原因是什麼?
所以如果廚師開店,我建議最好找一個合適的前廳合夥人,或找一位懂得營銷的高手再開業。
那麼廚師開店當老闆要想成功,要怎樣做呢?來看看下面這幾位已經成功了的同行分享的經驗:
樊勝武
中國烹飪大師,阿五黃河大鯉魚創始人。
「菜做得好,但開店不一定火。」這是很多廚師轉型做老闆之後遇到的尷尬局面。廚師能做得一手好菜,但卻不一定能當好一個老闆,因為他管得了後廚,可能管不了前廳;管得了採購,不一定能管得好財務。
我在創業之前,看了大量經營管理的書,促使自己轉變角色,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個人角色的轉變不是說你脫了廚師服,穿上西裝就是老闆了,而是你要從以自我為中心,轉變為以顧客為中心。
想當老闆的廚師都有著較高的技藝,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覺得自己做的菜好吃,生意就會好,然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菜好不好吃只有顧客說了才算,只有他們付了錢,店才能活下去。這意味著廚師要當老闆,就要從廚師思維轉為老闆思維,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去處理問題,要主動站在顧客的角度思考。
這個角色的轉變,還會帶來心理上的落差。想當初我在五星級酒店當行政總廚,這個職位非常受人尊敬,但我剛轉型當老闆時,只開了一個180平的小店,有時候會有顧客拍著桌子說:「把你們老闆叫來!」於是我不得不低頭哈腰地道歉。
這種身份的轉變所帶來的心理落差是巨大的,是一個廚師轉型當老闆必須要承受的。
我覺得要當好一個老闆,不僅僅要轉變好個人角色,還要有理想。比如目前,很多廚師被問及為什麼想要當老闆時,十有八九會回答:開店能掙更多的錢。
這是標準的生意思維,如果廚師轉型當老闆,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多掙點錢來改善一下生活的話,一般是掙不到大錢的。
要把生意思維轉變為品牌思維,用做事的態度順便掙錢,用做品牌的思維順便掙錢。但品牌並不是餐廳名字,名字好起,但是品牌不好打造,打造品牌是需要多方面考慮的。
當廚師的時候是會做的菜越多越好,但是做老闆就不一樣了,看的是效益。
很多廚師開店,菜越做越多,因為他們覺得每一道菜都很好吃,恨不得什麼菜都往菜單上堆,如此一來會導致兩個不良結果:
一個是餐廳毫無特色,在顧客心裡留不下任何印象;另外一個就是產生惡性循環,菜品種類太多,顧客不喜歡,於是剩了很多菜,倒掉了可惜,不倒掉給顧客吃,顧客不滿意就不來了,然後菜剩得更多,掙不到錢,店就開不下去了。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建議想轉型做老闆的廚師,要把傳統大而全的產品思維轉變為聚焦,開店要從品類入手,把一種品類或單品做好、做精細。
聚焦會帶來多種好處,比如採購原材料時可以降低成本,顧客點菜也沒有選擇困難症了,廚師的技藝會越來越精進,庫存壓力也會相應減少。
在過去,顧客是去哪家店吃什麼,現在是吃什麼去哪家店,人們的目標越來越明確了,所以做餐飲也要越來越聚焦。目前流行一個廚師一道菜,一個店一個品類,所以你一定要捨得。
那麼做什麼品類呢?
大多數人都是什麼火就去開什麼店,於是一會兒小龍蝦風靡全城,一會兒烤魚遍布大街小巷,一番廝殺之後,唯有品類中數一數二的品牌才能存活下去。
那該如何在餐飲的紅海裡找到藍海呢?
我舉一個「冷門逆向思維」的例子:
假如市場上流行魚,那你就做水煮魚;流行水煮魚,那你就做煎魚;流行煎魚,那你就做紅燒魚……一定要不斷地尋找差異化。而如果有80%的人覺得這個事好做,那你最好就不要去做了。
丁忠華
曾任浙江人餐飲集團、上海雍福會會所任職行政總廚,現任老上海風味餐廳「媽媽家」董事長。
曾在浙江人餐飲集團、上海雍福會會所任職行政總廚的丁忠華,靠一身紮實的功底走入了「大廚開店」的行列,在經歷過一次失敗後,如今他的「媽媽家」餐廳憑藉著精準的菜品設計,在搏殺慘烈的上海灘成功站穩了腳跟。
下面,我們就來聽聽這位大廚老闆的創業經,看看你能從中領悟到哪些成功元素。
為什麼開了這家店?
談到為什麼開店,丁忠華的回答略帶自嘲:「我個人脾氣不好,沒地方打工了,就自己做生意了。」
「在開媽媽家之前,我投資了一家火鍋店,當時就是覺得自己太行了,做什麼都行。最後輸的很慘,如果不是火鍋店輸掉,我也不會開這麼小的店,打工10年所有的錢都輸在了1200平方的火鍋店。」
打工和開店有什麼不同?
丁忠華是典型的性情中人,他說:「理念不同!做廚師和做生意是完全兩碼事,整體考慮的事情是兩種類型,廚師的階段和老闆的階段差太多。」
「第一,心態必須要好;第二,要對市場了解。客人喜歡,市場接受才可以。以前我看的是菜,現在我看的是客人喜歡的菜。」
「而在個人上,我的脾氣也改變了最多,打工的時候髒話不離口,會針對一件事從早上說到晚上,但是現在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是原則問題,不侵吞店裡的錢,不拿回扣,不惡意對待客人,其它的我都可以承受。」
總結失敗原因
「廚師開店,多數是先關注’產品口味’,再關注’怎麼賣’。我當時太過自信了,沒有讓自己的產品去迎合市場。」
第一,出品缺乏記憶點。
我所有的產品都做得非常完美,結果客人說什麼呢?
「這裡的東西真的蠻好吃的,但我一樣沒記住。」
而如果十個產品裡有九種東西是普通的,只有蛋餃勝過別家,那客人就會說:「這家的蛋餃真好吃!」
第二,沒有充份考慮人均消費和性價比。
我太關注食材了,為了開店,不惜代價找來了最好的牛羊肉,但客人的反饋是:「花錢不少,但沒覺得東西有多麼特別。」
正是認識到這一致命錯誤,我在經營媽媽家時才總結出了非常實用的開店心得:要讓客人感覺實惠,這是設計所有菜品的出發點;先從顧客角度關注性價比、再從老闆角度關注怎麼賣。
主打菜品狠抓記憶點
例如老上海油爆蝦,售價是88元,其記憶點是:不論什麼季節,都保證蝦的個頭在65—70個/斤。在這種定位的小店,一年到頭能吃到這麼大的河蝦,客人就特別容易記得住。
用「組裝菜品」提高毛利
以「椒鹽排骨油炸餛飩」為例,其食材和烹調方法都比較單一,沒有新意,所以雖然客人喜歡吃,卻賣不出高價。但我將其與餛飩搭配,就增加了此菜的記憶點及盈利點。
因為一般的家常館子,椒鹽排骨最多就賣到三十幾元,而且整份都是排骨肉,主料用得多、毛利必然低。但改良之後,盤子大了一倍,視覺衝擊力增強,既有賣相又增加了可食性。
請對想當老闆的廚師朋友說一句話
「三思而後行,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一定要天時地利人和,最主要還是用心對人!」
現在,這家只有150平的小家常菜館,一天能做2萬,最高時能做到3萬5。而從人生低谷到重新爬起來,丁忠華最大的感慨就是——「學會做人很重要!「
節選自:餐飲微閱讀
彭樹唯
廚師出身,「彭廚」老闆,彭廚大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彭廚大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餐飲連鎖為主的民營企業,自2010年開創第一家彭廚本味館,經過近5年的不斷發展,正迅速佔領湖南餐飲市場。
「彭廚」發展至今,已擁有12家直營店,30家加盟店。如此迅速的拓店速度,與老闆彭大砲一貫秉承「美食為民生服務」的經營理念息息相關。
就是要跟別人不一樣
彭廚的選址有些奇怪,都深藏在巷子裡,跟其它街邊店相比,少了明顯的攬客招牌。
老闆彭大砲說:「除了高橋店在大馬路上,彭廚大部份店的選址都在巷子裡,很多門店都是別人看不上的,雖然有很多朋友勸我別選,但我就是敢做。」
全力打造菜品差異化
周圍老顧客講到彭廚的時候,特別坦誠地說,彭廚開了5年,就是菜式、口味穩定,有花樣,新品更新快。
創始人彭大砲也說:「我們的確在口味和花樣上下了很多功夫,因為餐飲也是一個講求創造和個性的行業,如果沒有差異化,顧客為什麼要選擇去你那裡消費呢?」
「其實餐廳的生意好壞,並不在於復雜的選址或裝修風格,重點是菜品。彭廚菜品的共性是簡單,所有菜都沒有太複雜的烹調方法,也沒有過多的調料,但吃起來味道十足。」
而彭廚的另外一個「不一樣」,表現在菜譜上,他們的菜譜是可以賣的,明碼標價,一點兒都不懼怕同行學習。
「我們接待的客人裡,有很多人是來店裡學習的,有時候店還沒開張,菜譜就被客人拿走了。後來我索性就說,菜譜可以買,在後面標上字。」
「雖然我們做的是家常菜,但很多菜只是看起來簡單,要真正炒出味道,其實很難。」彭大砲說。
培養個性化服務團隊
彭廚有個微信團隊群,店長們將每天開早會的照片拍下來傳到群裡,服務總監劉揚會檢查每一張照片,看一看服務員有沒有化淡妝。
她說:「我要求服務員化淡妝,一方面是體現對客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對企業形象的提升。在我們店,收銀員都會繫著空姐絲巾站著收銀,因為我在飛機場、高鐵站看到那些服務人員都是站著的,她們表現出的氣質和專業,我覺得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服務員提升服務需要從自身開始。」
「對於員工來說,好的企業是能夠讓他們學到東西,覺得自己能在企業中發揮作用,是在不斷成長的。我希望彭廚的管理裡能夠融入更多知識,讓員工潛移默化地學習和改變。」彭大砲說。
用好員工,管理層帶好頭
如果你到彭廚吃飯,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彭廚的服務人員普遍在35歲至43歲之間。
劉揚說:「的確,這個是彭廚的個性點之一,我們的「大齡」服務人員工作效率都很高,不比年輕人差。我覺得她們的優勢很明顯,比如她們沒有過多要求,不像年輕人比較容易情緒化,只要帶領好她們就能保證好店面的運營,不需要太費心;企業的人工成本有所降低,人員穩定性好。」
「員工管理都只是一部分,主要是管理層要能以身作則,給員工帶好頭,只有對自己有要求,企業才會進步。如果企業總是停在原地的話,是沒有辦法長期生存的。」彭大砲說。
如果你對「彭廚」有興趣了解的話,可以點擊藍色字體進行回顧:一位廚師開的餐廳,裝修贊爆了!
希望此文能幫到大家。
明天我們將繼續給大家奉上——
廚師成功開店實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