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兩國相隔僅一道新柔長堤。(聯合早報)
作者 祥子
55年前,新加坡被踢出了馬來西亞,罪名是李光耀提倡“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
馬來半島的馬來政客因此認爲李光耀是個危險人物,新加坡若繼續留下來,對馬來西亞的前途不利。
多年來,兩岸有一個普遍看法認爲,新加坡應該感激當年東姑阿都拉曼把李光耀勸走,新加坡另起爐竈才有今天。
時任馬來西亞首任首相的東姑阿都拉曼(右)在出發飛英國談商前,于1962年7月15日在巴耶利峇國際飛機場舉行記者談話會。左爲新加坡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南洋商報)
這話有一定的道理,我們今天應該感謝東姑。
李光耀生前也許也對他心懷感激,要不是東姑當年在吉隆坡提醒他有生命的危險,李光耀不會漏夜驅車趕回新加坡。
1989年12月11日李光耀特別去探訪病重的東姑,兩人闊別25年的重聚成爲兩岸政壇佳話。
1989年12月11日,李光耀到馬來西亞槟州與吉打州作八天私人訪問,除了會見地方領導人,也在槟城同馬國首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敘舊。東姑隔年與世長辭,那次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聯合早報)
新馬兩國相隔僅一道長堤,兩國第一代政壇元老卻難得相聚,反映出兩岸的恩恩怨怨,好不容易待到納吉上台才得以化解。
另一方面,李光耀一代的建國領袖心知肚明,當年馬來西亞把新加坡請走只是一種策略,因爲馬國領袖看准沒有了馬來半島的經濟腹地,又缺乏天然資源的新加坡孤零零活不了多久,就會趴著回來,到時馬國對新加坡就可以更加予取予求。
新加坡不甘看人臉色,而發奮圖強,勵精圖治,兩岸政治、經濟、社會景觀的差異迅速擴大。
鳥瞰新加坡CBD中央商業區、濱海灣和摩天觀景輪。(聯合早報)
55年後的今天,新加坡各民族歡慶國慶的前夕,彼岸的馬哈迪還在忙著籌組新政黨,要代表馬來人爭取權益,就像是一個時代的嘲諷。
時間似乎凝固在今年高齡94歲的馬哈迪身上。
在他22+2年的任相期間,馬來人主義在馬國政治和經濟上根深蒂固,他給了馬來人拐杖,馬來民族在土著政策的護航下,造就了許多利益集團。
馬哈迪(右)與兒子慕克力。(法新社)
今天馬國政治之亂,在于不同的馬來利益集團的鬥爭,而其根源可以追溯到馬哈迪在追求馬來人的種族利益的目標上“終身不渝”的精神。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日前一篇評論《馬新分家,回首55年心酸路》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319279.html,作者陳芳龍開章明義說:
“新加坡7月10日完成全國大選,人民行動黨繼續執政;而海峽這邊的國盟和希盟,卻還在爲政權的攻防纏鬥不休!”
該文回顧了兩國公平起跑,經過55年的競爭,兩國在評估國力的各項指標上,已經天差地遠。無論國內生産總值、國民年均收入、貧富差距、貨幣彙率變化、國民幸福指數、人均壽命……大馬全部嘡乎其後。
“新加坡一無所有,前途茫然,而大馬物産豐饒,前景一片大好,只因爲部分領導者貪汙腐敗,或者治國無能,55年後,換來今天大馬百姓的心酸無奈。”
文中對兩國分道揚镳後表現各異,差距越來越大的情景描述,相信彼岸的各族人民都看得很清楚。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地標建築物之一——國油雙峰塔(KLCC)。(法新社)
各項數據對比之下的巨大反差,看在馬國讀者眼裏是一大諷刺。從網上讀者的留言的確可以感受到一陣心酸與無奈。
李光耀時代,新加坡的政治領導層經常在演說中,以“鄰國”的反面例子來教育國人,頗叫鄰國領導吃不消。現在的領導層則比較有敏感度,比較含蓄,與鄰國的對比心照不宣。
新加坡今天有自己的政治和經濟挑戰,冠病疫情給新加坡帶來的困境更突顯新加坡缺乏天然資源和經濟腹地的弱勢。
新加坡天生不足之處,永遠是新加坡的軟肋。自強不息、堅韌不拔才是新加坡生存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