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堯教授。(南洋理工大學提供)
作者 侯佩瑜
南洋理工大學在全球爲李光前醫學院遴選新院長,日前終于公布“花落誰家”。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沈祖堯教授(Joseph Sung),將在明年4月1日正式出任南大李光前醫學院院長,接替任職7年即將退休的貝斯特教授(James Best)。該職位無任期限制。
李光前醫學院現任院長貝斯特教授在擔任院長近七年後,即將退休。(南洋理工大學官網)
現年60歲的沈祖堯也將同時受委爲南大高級副校長(健康與生命科學),負責整合全校的健康、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活動。另外,他也會被南大授予“傑出大學教授”的終身教職,可謂三喜臨門。
“傑出大學教授”是南大的最高教職,授予具有非凡學術成就、且成就跨越多個學科領域的教職員。
如果你對沈祖堯這個名字不太熟識,提提他的戰績應該就能想起來。
沈祖堯是香港著名的胃腸病學家,成就中最爲人熟知的,是2003年帶領醫護人員奮力對抗沙斯。
作爲抗疫領軍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在沙斯期間3個月未曾回家,一直在威院宿舍每天跟進疫情進展,直到零死亡,零感染,疫病劃上句號。疫情後,他還展開了一系列沙斯冠狀病毒臨床及流行病學的研究。
2003年,他與另兩名香港醫生一同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爲當年的“亞洲英雄”。
威院當年疫情嚴重,差不多四分一內科醫生病倒,沈祖堯回憶當時真的心力交瘁,慶幸最終成功擊退沙氏,獲《時代》周刊封爲“亞洲英雄”。(iMoney智富雜志)
他在2019年香港反修例風波期間,也曾諄諄善誘勸說年輕人停止聚集。
前中大校長沈祖堯是去年11月曾到香港中文大學沖突現場,與年輕人見面,勸喻學生停止聚集。(互聯網)
南大周二(8月11日)發布的文告顯示,由李光前醫學院管理委員會主席、南大校董會董事林泉寶率領的咨詢委員會,是在全球遴選院長之後,一致推薦了沈祖堯。
沈祖堯1983年畢業自香港大學,獲得內外全科醫學士,並于同年獲得香港醫學會獎。
他後來在威爾士親王醫院內科學系任職,1986年考獲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資格後,開始研究腸病學與胃腸內視鏡,研究領域包括腸胃出血、幽門螺旋菌、消化性潰瘍、肝炎,以及與消化系統相關的癌症。
1989年,他獲選爲裘槎基金研究員及加拿大Izaak Walton Killam紀念學人,1991年獲得加拿大卡爾加裏大學哲學博士銜頭。1992年加入中大醫學院,並于1997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博士銜頭。
1998年晉升爲內科及藥物治學講座教授。2002年,正式擢升爲中大醫學院副院長。2010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間,沈祖堯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七任校長。
他在任職期間多次蟬聯“最佳校長”榮譽,後來在合約約滿前半年決定辭任。2011年,他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目前是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
沈祖堯。(互聯網)
香港反修例風波暴發至今已有一年,上個月底,港府實行的國家安全法加劇了一些港民的不滿,再加上香港暴發第三波冠病疫情,在這個香港發展前景不明朗的時刻,沈祖堯選擇暫別香港到新加坡展開人生新一頁,不免讓一些港人産生質疑。
沈祖堯12日在個人面簿發貼文強調,他離開香港“絕不是轉投客隊,倒戈相向”。
他強調,香港和新加坡的教育,既有許多相似之處,也各有特色,他希望善用自己的工作經驗,推動兩地在教育和科研上的合作,爲人類健康謀福祉,並感恩能在60歲的年齡,仍可以“在教育和研究上盡一點力”。
對于新的職位,沈祖堯感到興奮,他說: “這是難得的機遇,讓我參與一所年輕、充滿活力的醫學院的發展,並領導一所著名大學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特別是人工智能和未來醫學的結合。”
“南洋理工大學是舉世知名的優秀大學,近年更成爲全球名列前茅的學府,是發展醫學人工智能的理想平台,十分配合我的研究興趣。”
沈祖堯也在貼文中向站在前線對抗冠病疫情的香港醫療團隊致以最高敬意,請團隊“多多保重”,也感謝各界多年來的信任和支持,懷念“一起走過的香江歲月”。
育有兩名女兒的沈祖堯也表示,他並不是要與生于斯長于斯的香港告別,只是暫別。他的家人、母親還會繼續住在香港,他也會常常回去,香港永遠是他深愛的家。
他寫道:“香港與新加坡只有三小時航程之隔,我還叮囑我的內子給我在家留點飯菜。”
沈祖堯跟太太(左一)及兩名女兒的旅行合照。(iMoney智富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