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加坡的教育,最常被人們談及的,雙語教育政策那肯定是要有一席之地的。雙語的優勢不言而喻,許多的科學家、教育學家已經證實了這一點,新加坡也毫不吝啬地宣傳本國在雙語方面的卓越成果。
雙語教育政策
小學基礎階段的重點是基本的讀寫能力與計算技能,其核心是英語、母語和數學,正式的分流考試在小學四年級末進行。
五至六年級的定向階段,可選擇修讀三種語文源流課程中的一種。
這三種語言源流課程是:
EM1:學生修讀英文和母語都爲第一語言;
EM2:學生修讀英文爲第一語文,母語爲第二語文;
EM(Oarl):學生修讀英文爲第一語文和母語會話。
定向階段的六年級末,所有學生都參加修訂過的小學畢業考試,合格者進入中學階段。根據考試成績和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興趣,學生分別進入三種課程學習:
“特別雙語課程”:
會考成績最優秀的10%學生,可以兼修兩種語文,于四年期間完成中學教育,英語和母語均維持平等的“第一語文”程度;
“快捷雙語課程”:
約有30%以上的學生,兼修兩種語文,于四年期間完成中學教育,但英語爲第一語文,母語爲第二語文;
“普通雙語課程”
約有40%以上學生,兼修兩種語文,于五年期間完成中學教育。不過這批學生所接受的“母語”教育水准比前者又降一籌。普通課程中又分爲普通學術性課程和普通工藝性課程供學生選擇。
新加坡爲什麽推行雙語政策?
有別于過去“一個人只能精通一種語言”的思維,如今鼓勵多語學習,正反映了新加坡雙語政策思維的轉變,爲語言學習賦予了無限的可能性。
曆史原因導致華語成了新加坡華人之間使用的主要語言,這也讓本地華人的語言更容易和世界對接。政府在這個基礎上,把焦點放在以母語和英語爲主的雙語教育,加大力度支持有能力掌握雙語的學生學習,推出華文語文特選課程,以培養一批對中華文學和語文有深入認識的雙語精英。
爲什麽是英語?
英語語言能力使新加坡人能夠清晰,積極地參與以知識爲基礎的全球經濟,就目前來說,英語仍然是全球範圍內的通用語。不斷發展的世界貿易和互聯互通也導致對作爲促進全球經濟的跨國交流中的共同語言英語的更大需求。在工作場所,熟練掌握英語是一項基本技能。無論從事的工作或所處的行業如何,擁有健全而自信的語言水平都是一種資産。
對于不同地區來說,英語仍然是促進新加坡這個國家不同群體之間交流,理解和聯系的共同語言。這些對于幫助新加坡應對可能導致新加坡人之間分歧的威脅至關重要。
英語語言在繼續發展獨特的新加坡文化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不斷發展的文學場景豐富了新加坡本地人的文化和身份,同時也鞏固了新加坡在全球文學舞台上的地位。
隨著新加坡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繼續在全球舞台上展現出越來越多的可能性,新加坡人必須能夠了解其他的國家,而英語,就是這樣的一個媒介。
雙語政策的特點
起始較早,銜接自然
絕大部分幼兒園已經進行雙語教育,英語課程使用的是美國或加拿大出版的啓蒙教材,中小學根據國家教育部課程發展署的規定使用某種教材,除母語、公民與道德教育等學科采用母語編寫和講授外,其他學科的教材都采用英語編寫和講授。所以經過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系統的雙語教育,絕大部門學生便能較好地掌握兩種語言。
英語第一,母語第二
新加坡雙語教育的基本精神是把英語作爲第一語言來教學,官方規定的其他三種母語作爲第二語言來教學(除10%最優秀的學生之外),即英語爲教學語言用于學習絕大部分課程,通過學習其他課程來學習英語,而母語主要是語言教育,其目的主要在于理解民族文化價值和保持優良傳統。
三項分流,分類教學
新加坡小學一至四年級開設相同的雙語課程,到四年級末,學校舉行一次考試,並根據成績將學生分流到三種不同課程的班級:EM1班、EM2班和EM3班。“E”代表英語,“M”代表母語,數字代表所教語言的等級水平。EM1班所修的英語和母均爲第一語言程度,屬高級水平;EM2班所修的英語爲第一語言程度,母語爲第二語言程度,屬中級水平;EM3班所修的英語爲第一語言程度,母語爲第三語言程度,屬基礎水平。
到六年級末,學校舉行畢業考試,並根據成績將學生再次分班,學習三種課程:一是“特別雙語課程”,即會考成績最優秀的10%學生,于四年期間完成中學教育,使英語和母語維持平等的“第一語言”程度;二是“快捷雙語課程”,即約30%以上的學生,經過四年中學學習,使英語維持第一語言程度,母語維持第二語言程度;三是“普通雙語課程”,即約40%以上的學生,于五年期間完成中學教育,使英語維持第一語言程度,母語水准比前者再降一等。
政府重視,制度保障
新加坡中央集權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保證了雙語教育政策的順利制訂、實施、改革和完善。例如由教育署及其下屬的各局、處直接負責編制大致相同的雙語課程標准,集中招聘和培訓合格的雙語教師,統一編訂和使用各類型的雙語教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