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離鄉背井,遠走他鄉,踏上他們的尋夢之旅。他們在一個新的起點上重新出發,尋找發展契機的同時,挑戰也接踵而至。
機遇,是一種很微妙的東西,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人生不同的階段:畢業求職、升職加薪、成家立業、創業革新都是機遇,關鍵是當遇上機會時,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
有人把握機會,如文中順利轉型的大學博士,成功創業的餐飲老板。
有人爭取機會,如沒有人脈的女會計師努力爭取每一個小小的機會,讓自己慢慢紮根成長。
也有人認爲,等待機會不如創造機會,投身社區服務的義工組長本著一顆感恩的心,主動獻身社會。
當然,機遇也必然帶來挑戰與風險,戰勝挑戰,就可迎難而上;化解風險,便能繼續走下去。
本期專題走訪了各行各業的新移民,不同背景的他們爲今期內容提供了多元化的視角,分享各自在不同的領域包括:金融、餐飲、娛樂、藝術、運動、語言翻譯、華社服務、社區聯系等的成長經曆。過去他們在順逆之間塑造成今日的自己,他們又如何看待未來的新挑戰?
困難與期望同在,機遇與挑戰並存。
朱轶敏:人脈,打開一扇成功之門
朱轶敏
朱轶敏(40歲,原籍蘇州,新公民)坦言自己的性格比較倔,在社會上很吃虧,所以她選擇創業。她于2000年來我國修讀會計課程,畢業後積累了一些經驗後,便決定出來闖。“當時沒想太多,只是覺得人只能活一次,想到什麽就去做!”朱轶敏說,政府提供的優惠、居家辦公等利好政策,也是促使她創業的原動力。
可是創業單憑激情是不夠的,朱轶敏在成立會計公司後,才體會到創業的艱難,特別是像她這樣的新移民,沒有人脈,就等于沒有客戶。
“我並不是想賺大錢,但開始所賺的錢,即便要維持生活也很困難。”于是她另外在線上開設了一間專賣女子飾品的虛擬店,希望有所幫補。可惜這種“以店養店”的方式不僅沒舒緩她財務上的緊張,反而讓她多添壓力。最終唯有結束飾品店,重新把專注力放在原來的會計公司上。
“我並沒有把目標設得很遠,只是集中精力把眼前的事做好,起碼要有足夠的現金流量讓公司生存下去再說。”于是她先從朋友圈中接了一些小業務,一步一腳印地慢慢做開。“其實,那時候跟別人接觸時也沒抱著拓展業務的心態,不過當我開始多跟圈外人接觸,認識的人多了,客源就自然打開。”
朱轶敏的客戶涵蓋各行各業,讓她對本地經濟了若指掌
目前,除了本地客戶,她的客戶還涵蓋中國、香港、台灣、印度、美國等地。然而,眼前疫情肆虐下,難免受到影響,因爲那些原本想開店的客戶都暫時把計劃擱下。
朱轶敏從財務的角度分析她對本地行業的看法時說:“餐飲業可能會面臨一輪洗牌,其實之前餐飲業已達飽和狀態,很多小戶經營得很辛苦,就看在政府資助下是否能熬過;國際商貿與銀行業,我認爲仍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她認爲,隨著香港社會不穩定以致金融評級一再下調、相信很多資金會轉移到新加坡。“再說,到這裏的銀行開戶不需要親自來,加上新加坡信任度高,公司稅低,這都是吸納資金的利好因素。”
朱轶敏覺得新加坡小,是缺點也是優點。它在經濟上不能只靠內需,但“船小好掉頭”,新加坡政府處事靈活,人民配合度高,因此“同舟共濟”並不難,有利于振興經濟。
宋鵬:口譯員前景好壓力大
宋鵬
2002年來新修讀電腦科技的宋鵬(40歲,原籍天津,新公民),畢業後曾在院校做過科研,也當過講師。10前他憑著“雙語文,雙文化”的優勢,毅然更換跑道,成爲專業口譯員。“雖然我不是科班出身,沒有語言學與翻譯的基礎,但我的外語能力與理工背景,還是給予我一定的入行條件。”
宋鵬是先從兼職做起,工作量多了之後才轉行。他說,新加坡一直致力于打造成世界會議中心,對于口譯員的需求應該會有增無減。
目前,他已是一名口譯顧問,管理著一個團隊,主要承接一些國際會議的口譯工作。“顧問與普通口譯員的分別是,除了在場翻譯,我還須兼顧其他,例如分配、協調與管理人手等,並確保整個會議在語言翻譯上不能出錯。”
在他接受訪問的過程中,“壓力”二字曾多次脫口而出,工作負荷之重可想而知。曾爲建國總理李光耀和李顯龍總理做過口譯的他說,爲政要級人物做翻譯時,神經特別緊繃,必須確保全程無誤。
宋鵬坦言,每一次進入會場,都是一個新的挑戰,因爲國際會議都是圍繞著世界最新的科研、經濟等課題。爲此,他必須事先做好功課,“除了個人平時閱讀的積累,還需經常留意時事,對于整個宏觀環境要有了解,才不會鬧笑話。”
他記得在去年6月的“香格裏拉對話會”中,一些外國部長的講稿是在上台前五分鍾才給他,“這已經是不錯了,有時候根本就沒給稿子,一來就上了。”
宋鵬與不少名人合作過,他對李連傑的印象最深刻,只因爲對方的一個眼神
還有一次在2009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場上,爲國際巨星李連傑作口譯時,也是挺有壓力的。因爲李連傑懂雙語,給他做翻譯有被“監督”的感覺,特別是第一次同台合作時,對方突然望了他一眼,讓他心頭一震。宋鵬說:“我事後翻看了錄像,並沒有譯錯,但可能在表達上不是他所要的。”可這小插曲並沒有影響兩人的合作,後來李連傑還點名找宋鵬做他的貼身翻譯呢!
他說,自去年開始,有些會議已有轉向線上進行的趨勢,而疫情則加速了這整個發展,“進行會議的方式雖有改變,但對口譯員的需求是不變的。我所面對的新挑戰是如何協調與管理分散在各地的口譯員,同時,也須在技術與設備上配合。”
盡管壓力很大,但宋鵬認爲能夠參與世界級的會議,不時與各界領袖合作並見證曆史,在促進交流上扮演著一個不起眼又不能或缺的角色,這種滿足感很大。
張碩:外賣食品是新商機
張碩
張碩(33歲,原籍山東,新公民)特別喜歡吃。因爲吃,他認識了他太太;因爲吃,讓他跟本地同學維系了良好的感情;因爲吃,他開了一家火鍋店。
若說張碩是一個火鍋店老板,他更像是日本漫畫裏走出來的人物,因爲餐館背後有著許多有趣的故事。他的菜單輕透了他的移民元素,他的餐館也體現了融合、思鄉、再創造的情懷。
他從中學就來新求學,從小養成獨立和不怕挑戰的性格。從讀書到就業,再到自己創業,他經常與同學、同事一起聚餐,也因此發現新加坡人特愛吃火鍋,卻不太能接受麻辣。
“中國人和新加坡人都有共同的愛好,但口味卻不一樣,因此我才想到打造一個照顧到不同族群、不同地方的人,可提供多元選擇的火鍋店。”
張碩的店內擺設了許多火鍋小飾物,有陶制的,也有藤編的
在本地生活了18年,非科班廚師出身的張碩親自設計了店內的招牌菜,以不同口味的有料火鍋與香濃的湯底去吸引各路食客,其中新加坡食客占了七成。當然,作爲新移民,他也了解到人在他鄉,對家鄉菜的那一份思念之情,所以他特別引進中國23個省份的食材與經典菜以慰鄉愁。
他說,他的餐館未來將致力于拓展不同的服務渠道。“餐館一向以門市生意爲主,雖有外賣服務,卻不是核心業務。自疫情發生後,外賣的需求量激增,我發現消費者的習慣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這是一個新的商機。”
“至于其他方面的配合也有顯著改變,例如本地的物流管理與遞送服務也有了改善,不再出現像以前那樣即便有單子也沒人去送的尴尬場面。所以,我相信外賣是可行的。”
張碩認爲,求新求變是必須的經營之道,唯一不變的是菜品的質量。他希望設計出來的菜品能帶給人那一種“家”的感覺,不管是土生的新加坡人或是新移民,都可以感受到這一種貼心的溫暖,這是他作爲一個熟悉兩地文化的新移民的一個小小心願。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