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迄今爲止人類在科技領域已經取得巨大進步,大數據、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以及深度學習等技術已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應用。
然而,說到退休金規劃,我們似乎還停留在過去。
作者簡介
Joseph Cherian | 錢瑞安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金融系實踐教授
美國·康奈爾大學金融學博士
研究領域:基金管理量化投資模型、衍生品與風險管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風險、資産定價理論
Ong Shien Jin
馬來西亞亞洲商學院實踐教授
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高級訪問研究員
美國·哈佛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
個人退休金規劃師所提出的主要方案不外乎這兩種:1)以1950年代的金融技術爲基礎,制定一系列多元化的風險或回報投資組合;2)或是一系列遵循預定的“下滑路徑”承擔風險的目標日期基金。
近期的一項革新是利用智能投顧等技術以更低的成本實現相同的方案。事實上,我們的技術遠不止于此。
亞洲的獨特之處在于,許多國家都有強制性的國家退休計劃。其好處是全社會各階層廣泛參與,這不僅能帶動大規模的資産積累,在公衆利益談判時發揮作用,還能爲退休群體搭建風險分擔體系。
但問題同樣存在:金融行業對退休群體的定義非常狹窄,通常以風險承受能力、年齡或退休時間作爲參考指標。
基本要素
人的生命周期可分爲兩個階段:退休前的積累階段和退休後的消耗階段。
積累階段的重點應放在積累儲蓄上,以滿足退休後的收入需求,並著眼于未來年金價值的增長。當個人即將退休或者退休後(即消耗階段),在可承受範圍內降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成了生命周期中的重點,由此積累的儲蓄方能支撐退休人員度過余生。
因此,在積累階段,養老基金的目標收益投資策略應該與可變的遞延年金産品管理方式一致。即與個人年齡、未來工資收入與現有資産的回報、個人經曆、習慣、以及風險和損失承受能力等因素相關的個性化對應關系。
個人在退休期間的目標收益決定了壽險年金産品的類型。因此,減少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應作爲重要指標加以考慮。
顯然,生命周期的兩個階段都涉及儲蓄、投資和規劃決策,並且與同一目標年金産品相關聯,這與目前理財規劃師爲退休提供的解決方案完全不符。
這些觀念並不新鮮。
諾貝爾獲得者羅伯特·C·默頓(Robert C. Merton)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了生命周期金融學背後的理論,並在2003年《金融分析師》期刊發表的《對未來的思考:投資管理的理論與實踐》一文中爲金融從業者闡述了這一理論。
一般而言,企業或政府推出的養老金固定收益(DB)計劃有責任爲員工提供一套終身年金支付方案,直到他退休。這通常與工齡、年齡和最後領取的薪資有關。
從理論上講,這套方案非常合理,能夠讓退休人員即便是在退休期間也能維持與退休前相近的支付能力。
然而,由于缺乏重點、運營預算和投資專業知識,固定收益計劃最終做出了無法兌現的承諾。
現在,通過養老金固定繳款(DC)計劃,決策責任已經轉移到個人身上。這就意味著退休計劃的負擔落在了根本不擅長此類事務的人身上。這無異于讓病人在清醒的狀態下給自己做腦部手術。
定制化方案
整個行業有必要從費用問題的漩渦中跳出來。爲大數據分析、深度學習和投資科學建立必要的基礎架構,創建以收入爲導向的目標退休計劃,在個人的生命周期內實現個性化,同時充分利用技術降低成本,不失爲一個正確的方向。
首先,處于積累階段的群體應按照金融經濟學驅動進行劃分,這類人群不受年齡和風險承擔能力的限制。由此,能夠在利用風險分擔的優勢同時,爲每個群體創建具有針對性的目標收益投資配置。
可以根據以下條件來進行分類:
1. 當前和預計的人力資本勞動收入,及其與個人投資資産的相關性;
2. 當前退休儲蓄和投資、其他儲蓄、實際目標收入、支出、投資、遺産,以及個人在社會、教育、金融、醫療保健、人力資本和人口特征方面的風險偏好;
3. 個人目標收入和風險偏好的關鍵因素的映射,其中包括:
1)儲蓄、繳款和投資計劃所處的節點;
2)個人概況,如教育、當前收入、現有的退休儲蓄和住房情況;
3)人口因素;
4)風險偏好或風險容忍度、退休年齡或時間、性別、薪資、婚姻狀況和退休目標收入,還包括退休後的醫療保健、休閑和旅遊計劃。
可以使用隨機動態規劃的數學優化方法,將退休時的每月目標收入最大化。到目前爲止,與行業中常使用的最大化經風險調整的末期財富的均值-方差法相比,這種方法更加實際好用。
接下來的最優投資組合風險分配模擬情景,訓練有素的金融工程師可以用動態規劃的逆向歸納方法完成。
爲方便起見,我們建立了一個中值模型——主要覆蓋年齡跨度25歲到65歲之間且持有相關學位的新加坡人。
假設他月薪總額的10%都存到私人退休基金中,並保持國家中央公積金(CPF)的強制繳納。另外,該模擬場景假定無需任何管理或交易費用。
65歲至85歲之間每月遞延的退休價值(右側藍色曲線)與全球股票(%顯示)和通脹保值政府債券(左側紅色曲線)按最優風險分配方案的對比。(來自彭博社和內部動態規劃模擬)
圖表中的藍色線條表示從65歲退休開始,他的私人退休基金中能夠産生的遞延年金收入價值。假設這個人的預期壽命爲85歲,他在65歲時可直接領取年金的中值相當于20年每月約3,300新元(2,369美元),這個結果還算可以。
目前,新加坡公民每月可獲得600至2,100新元的終身公積金,具體數額取決于個人退休時的公積金余額和終身年金的選擇。
紅色的線條表明退休基金可分配到有風險資産和無風險資産中實現投資組合的最優化收益。
或許大家注意到了圖表與目標日期基金的“下滑路徑”相似。風險資産由廣泛多元化的全球股票指數(MSCI World)來表示,而無風險資産則由一個由通脹保值的政府債券的梯形投資組合來表示,其期限配置與退休收入負債相匹配。
注意,投資結果和風險分配都有與之相關的不確定性區間(及置信區間)。這是因爲市場回報不斷變化,同時我們的模擬模型也會根據這種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從另一方面來說,參與退休計劃的群體不該被上述複雜的金融模型所困擾。不管是動態規劃方程、貝爾曼方程抑或是逆向歸納,他們更關心的是結果。
如果一個人的儲蓄和投資行爲是爲了在他退休後能夠維持一個適當水平的生活(包括醫療等費用),那麽投資策略應該側重于實現終身的受通脹保護的目標收入流。
1
因此,需要管理的是無法實現這一目標收入的風險;
2
同樣,投資組合價值和預期收益的波動性不足以衡量目標收入短缺的風險;
3
投資組合價值和退休終身收入之間的關系,取決于實際利率和退休群體的死亡率,兩者都可以隨著時間而變化。
總之,未來的退休方案應經得起社會和時間的考驗,幫助退休群體實現獨有的目標收入以維持一定的生活標准(包括退休時的醫療等費用),並且讓他們在退休之年免受通貨膨脹影響。
另外,相關金融行業應盡可能達成上述三個基本目標。
鑒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金融工程的複雜性,在國家層面上設計和實現這樣的定制退休産品時,需要彙聚投資管理業、學術界、決策方各家之長,以公私合作的恰當模式爲退休設計合適的方案。投資者理應獲得相應的回報。
*感謝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前任主席林泉寶(Lim Chuan Poh)首次提出此想法,並與我們共同探討。
原題爲Terms of endurement
作者:錢瑞安,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金融系實踐教授;Ong Shien Jin,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高級訪問研究員
翻譯:锺和先
*本文觀點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機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