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把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你慢慢來。
——龍應台《孩子,你慢慢來》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秉持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原則,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在中小學就送孩子出國讀書。甚至還有一批孩子,一出生就被帶到了國外,成爲土生土長的“外國人”。
在衆多熱門留學國家中,新加坡一向被認爲是理想的留學目的地,不但是因爲新加坡教育體系完善,教學質量高,爲低齡留學生提供優質的雙語教學環境;
更重要的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歐美國家沒有專門的陪讀簽證,媽媽想去陪孩子一般要搬學生證或是工作證,而新加坡卻可以給陪讀媽媽提供合法的長期居留身份。
根據新加坡移民局規定,來新加坡留學的3-18歲的學生,其媽媽、外婆或奶奶中的一人可以申請陪讀准證,在新加坡合法、長期居留。
所以說,在新加坡陪讀的更多的是媽媽。
其實近年來,隨著低齡留學愈發成爲一種趨勢,陪讀媽媽這一特殊群體也隨之逐漸進入人們視野。
電視劇《陪讀媽媽》就將目光聚焦在陪讀媽媽的身上,通過不同家庭的陪讀生活中的歡笑與辛酸相伴,展現孩子留學生活中陪讀媽媽們所遭遇的一系列問題。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生活,遠遠比藝術更加真實。每一個陪讀媽媽的身上,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故事。
在新加坡的陪讀媽媽們,到底過得怎麽樣?
01. 新加坡陪讀媽媽的困境
在新加坡的陪讀媽媽中,有這樣一群媽媽,她們本來在國內有著光鮮的工作或是打拼多年的事業。爲了孩子,她們辭去工作,放下事業,告別家鄉,來到新加坡,選擇從零開始。
她們脫下了襯衫,穿上了圍裙。
小佳在2014年7月,帶著8歲的獨生兒子,從中國一線城市過來新加坡,就讀政府小學二年級。之前,小佳在國內某大型跨國企業管理層任職,是個不折不扣的女強人。她的丈夫也是大公司高層,屬于富裕、不差錢的家庭。
剛到新加坡時,一切都從零開始。因爲不放心中介,幾乎生活上的所有事情都由小佳自己處理:找房子、換房子、銀行開戶、處理簽證……初來乍到,總免不了碰壁和吃虧。
此外,她還要照顧兒子的起居、監督他認真學習、輔導他的英語。
沒有了曾經在職場的光鮮,一心撲在兒子身上的她,過著家—學校—補習班三點一線的生活。
新加坡的學校放學時間早。爲了培養兒子的特長,小佳還爲兒子報了鋼琴課,每周兩次一對一輔導。
“千裏迢迢來這了,就爲了爲孩子鋪條路。我辛苦一點沒什麽,花費高一點,也值得。”
讓她感到欣慰的是,兒子的成績非常好,考入了新加坡有名的初中;同時,兒子對鋼琴也很有天賦,已經在新加坡考過了八級。
像小佳這種情況,幾乎已經是大部分新加坡陪讀媽媽夢寐以求的。
第一,她不用爲金錢擔心,被困于柴米油鹽中;第二,雖然磕磕絆絆,但是她幾乎可以獨立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各種問題,語言對她來說也不是難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她的兒子終歸不負所望,不枉她辛苦一場。
而更多媽媽的新加坡陪讀生涯則沒有這麽的順風順水,或多或少都會面臨一些生活上的困境。
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經濟上的壓力。
大部分家庭經濟條件一般惡陪讀媽媽們都希望能在新加坡找到一份工作,分擔家裏的經濟壓力。然而在新加坡,爲了鼓勵陪讀的家長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和幫助孩子適應新加坡,新加坡政府規定,陪讀媽媽必須陪讀滿一年才能申請工作准證。
在這一年期間,陪讀家庭需要負擔的費用是巨大的,幾乎沒有收入的陪讀媽媽承擔的壓力也是最大的。
2010年和丈夫離婚後,家裏並不富裕的小李帶著7歲大的女兒來到新加坡,女兒當時才剛剛讀一年級。
“陪讀第一年是最苦的,人生地不熟,也不能工作。還好我父母借了點錢給我。”
由于陪讀准證第一年是無法在新加坡工作的。爲了補貼家用,小李只能冒險做一些小時工。有時候在飯店當服務員,站了4、5個小時,才拿到不到40新幣的工資。
不敢生病、不敢買東西、沒有任何娛樂活動、有活就接,任何髒活累活都幹……小李就這樣熬過了第一年:
“當時真的是,刷盤子、服務員,連上門打掃衛生的小時工我都幹過。”
跟她同年來到新加坡,有相似的陪讀經曆的媽媽小米,因爲新加坡的生活壓力問題,已經在2016年帶著兒子回到了國內。據她描述:
“從剛到新加坡到後來,孩子的學費漲了、交通漲了、房租也漲了,眼看著錢快用完了,我沒辦法,撐不下去了。”
而小李的女兒已經在新加坡讀到高三了,她還在苦苦支撐。
經濟上的問題是最基礎的,也是最致命的。經濟問題之上,還有生活質量、語言、孤獨等等不可忽視的問題。
2018年7月,Lucy只身一人帶著8歲的兒子Royle,登上前往新加坡的班機。
在朋友眼中,她一直是一個獨立而勇敢的陪讀媽媽,而如今,雖然已經時隔兩年,但是聊到最初紮根在新加坡的日子,曾經的無助、孤獨、矛盾,還是全部湧入Lucy的心頭:
“其實我並沒有那麽堅強。你可能想像不到,最初的一個多月,我哭過多少回。”
最大的不適應是源于生活質量的落差。
在北京早已經習慣了出門開車的生活,但是新加坡卻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地鐵、公交車。看著地鐵裏熙熙攘攘的陌生人,有時她會突然不知道自己爲什麽選擇這座城市:
有時候我會問自己,爲什麽要放棄北京舒適的生活,舒適的家,而在這裏租房子擠地鐵?
生活上的巨大落差,讓她一次次的質疑自己曾經的選擇。那一日和Royle從地鐵出來趕去學校,突然間傾盆大雨全身濕透,那一瞬間,她再也不想故作堅強,眼淚順著雨水傾斜而下。
另一個難關就是語言。
“你能想像,第一次參加學校的活動,看到那些外國家長,我連一句Hello都說不出來的窘迫嗎?”
Lucy在回憶那些日子裏,語言給她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壓力。其實與學校和老師之間還算輕松,學校有會中文的協調員來幫助做溝通。但是有一些課程、學習資料,只能靠自己。
記得最開始給Royle報學校的那些興趣活動課(CCA),課程內容需要拿英文字典逐字逐句的翻譯了解,花費大量的時間不說,有時候理解得還不夠准確。
而在Lucy看來最大的障礙,還是與人打交道。很多時候想幫助孩子融入到學校、班級這個大集體裏,家長也必須要努力參與到各種活動裏。而且新加坡有這樣一個校園文化,父母參與學校活動、做義工志願者越積極,對于孩子在校內的發展越有幫助。可是英語不好,見到那麽多外國人,反而變得更沒有自信。
直到今天,語言問題仍然是Lucy的陪讀生涯中說不出來的痛。
孤獨,也是大問題。
對Royle來說,因爲他年齡還小,在幼兒園很容易就認識新的朋友。但對Lucy來說,一下子脫離了自己的社交圈,在這裏沒有一個認識的人,開始是很難熬的。
白天兒子去上學,我就一個人呆在家裏,時間久了覺得自己都要發黴了。老公在中國要上班,工作很忙,我也不能一直找他。
Lucy苦笑著說。
但孤獨,似乎又是每個漂洋過海的新加坡陪讀媽媽都要上的一門必修課。
02. 陪讀,也“賠”了自己
通常來說,除了單親家庭之外,一般的孩子到新加坡留學,媽媽通常會來到新加坡陪讀,而孩子的爸爸在國內賺錢,負擔留學支出,父母二人分工會比較明確。
但是這樣下來,夫妻二人就必然聚少離多,陪讀媽媽也大多數都是孤獨的。
“老公跟我說去新加坡陪讀的時候,很多朋友表示羨慕我。原因?我老公是做生意的,有條件把孩子送出去讀書,接受雙語教育,還能讓我陪著孩子。” 今年只有30歲,面容依舊姣好的朵朵說道。
3年前,她和老公一起給孩子申請到了新加坡的學校,之後,老公讓她到新加坡陪孩子讀書。
朵朵的老公經營著一家公司,家境非常地殷實。朵朵平時在老公的朋友圈裏也認識不少富太太。在他們的圈子裏,有很多人讓老婆在國外陪伴孩子上學,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而自己則在家裏另起爐竈帶著小三,過著浪漫的生活。
朵朵開玩笑問老公是不是也是這樣?嫌自己耽誤他了,才把她們娘倆送走了?
他笑笑說怎麽可能,都是爲了孩子。
口口聲聲說爲了我們娘倆,但他一次也沒來過看我們娘倆。
一到了晚上,回到了自己的房間,那空蕩、冰冷的雙人床讓朵朵找不到任何的歸宿感。
每當這個時候她就會拿起電話,撥打熟悉的號碼,而等待她的永遠是“我很忙”和電話被挂斷的盲音。
但是爲了孩子,朵朵只能選擇忍耐。
…… 孤獨只是一方面,朵朵這樣的家庭自然是不用擔心錢的問題。對于普通家庭,即便爸爸的收入才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沉重的經濟負擔也使得很多陪讀媽媽不得不選擇在新加坡工作,甚至有些就此走上歧途,“賠”了自己。
2008年,張姐帶著6歲的兒子來到新加坡求學。7年後和丈夫離婚,分得一筆不小的財産,于是在新加坡買公寓買車,也沒有去工作,只是全職專心陪伴孩子讀書。
兒子由于從小就在新加坡生活,對這邊的環境已經非常適應。爲了給兒子的學習和未來鋪路,張姐決定:留在新加坡,拿到新加坡身份!
但是這對張姐而言顯然並不輕松,新加坡申請PR的門檻一直在提高,張姐自己的學曆不夠,又沒什麽工作經驗。
病急亂投醫,她在論壇上認識了一個中國籍女子,對方說可以幫她,于是就給她介紹了一家安排假結婚的中介。
中介聲稱可以幫她找到新加坡本地男子假結婚,從而獲得新加坡身份。張姐原本不同意,但那名女子告訴她說,孩子18歲以後就不可以再陪讀。
害怕不能再陪伴兒子的她最終同意了假結婚。付給中介3000新幣訂金後,與新加坡男子注冊結婚,之後又支付了1萬新幣的尾款。
後來該男子被揭發爲錢假結婚,被判坐牢6個月,與此同時,控方也請求法官判張姐坐牢6個月。但張姐表明自己是上當受騙,而不是出于主觀意願要假結婚的,辯護律師也一直在強調這一點。
最終,法官判定她坐牢3個月並延遲到兒子考完“O”水准再服刑。
至于新加坡政府怎麽知道他們是假結婚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在鄰裏間調查夫妻關系,或通過觀察家中擺設以及盤問夫妻雙方的生活習慣等來確定夫妻之間的關系,而沒有真正生活在一起的人往往是很容易露出破綻的。
像張姐這種陪讀媽媽,爲了取得新加坡身份或是在新加坡陪孩子更久,假結婚的其實不在少數。還有一些陪讀媽媽,不惜出賣自己,只爲了在生活成本昂的新加坡養活孩子和自己。
新加坡有著亞洲唯一的合法紅燈區——芽籠。在新加坡,可以合法賣淫,但是,“合法賣淫”並不等同于“賣淫合法”。
走上這條路的陪讀媽媽們基本都是“流莺”(即非法站街女,也稱自由性工作者),而“流莺”在新加坡是非法的存在,一旦被抓到就要遣返回國。新加坡警方在2012年逮捕了大約5300名外國流莺,2013年則逮捕了大約4000名,對其進行罰款、起訴、監禁、遣返以及拉黑。
曾爲陪讀媽媽的作家蕭蕭,在她講述陪讀媽媽這一群體的書裏面說,2002 年之後一段時間,陪讀媽媽數量猛增,以東三省居多,她們多是下崗女工或個體戶,以破釜沉舟的姿態,將新加坡視爲新生活的開端。其中一部分陪讀媽媽,在晚上就會換上豔裝,來到芽籠的街上,從事性服務以賺錢,養活孩子和自己。
也因爲這重因素,很長一段時間裏,“陪讀媽媽”的身份在新加坡其實是很被瞧不起的。
陳姐今年已經三十五歲,這是她在新加坡陪讀的第八年了。她目前在一家合法按摩院工作,擔任中醫理療師。
當初在求職過程中,陳姐就因爲陪讀媽媽的身份而飽嘗眼色,甚至于一些店主一聽說陳姐是中國陪讀媽媽,就神色鄙夷,滿是瞧不起。而每每被證實陪讀媽媽身份,看房時也有好幾個屋主因爲她是陪讀媽媽,就一口拒絕出租……
陳姐第一年到新加坡,一次在做鍾點工的時候,那家安哥趁安娣不在,居然對她言語挑逗,還過來拉她的手。
陳姐板著臉嚴詞拒絕,立即就離開了。沒想到下次去他家辭工及結算薪水時,倒被那家安娣狠狠羞辱了一番,倒打一耙說陳姐幹活“雞手鴨腳”還趁機勾引她老公。
原本一百多塊的辛苦錢,也只丟出二十塊打發陳姐。陳姐氣不過和他們理論,那家人不但把她連拉帶扯推出門外,還揚言要報警,說她應該滾出新加坡。
“算了,說多了都是淚。”
03. 在新加坡也能活出精彩
發生在新加坡陪讀媽媽身上的,難道都是苦難與不幸?
其實不然,也有那麽一群陪讀媽媽,他們不僅將孩子照顧得很好,也在新加坡闖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活出了陪讀媽媽身份之外,屬于自己的精彩。
2018年,小徐和老公決定讓兒子參加AEIS考試,到新加坡讀書。兒子經過了半年的緊張學習,通過了AEIS的考試,並順利進入了新加坡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學就讀小學三年級。
因爲兒子年齡還太小,所以爲了陪伴在兒子身邊照顧他的生活,小徐就辭去了高薪的工作,和兒子一起來到了新加坡開始了陪讀生活。
剛來新加坡的時候,小徐和國內大多數家長一樣,爲了督促兒子能夠好好的完成學業,總會一刻不離的盯著兒子,平時兒子去學校上課的時候,就去翻看他的課本和習題。
然而久而久之,她發現在這種“監督”狀態下,反倒使得兒子十分焦慮,她自己也特別累。
小徐決定換一種方式陪伴和鼓勵兒子。
新加坡的生活對小徐來說,最大的阻礙莫過于英語。爲了學好英語,給兒子樹立一個努力的榜樣,小徐可謂是付出了不少的努力。雖然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如以前了,但是她就是認死理,不斷的重複讀,反複背,連續的背了兩年的單詞,期間沒有一天懈怠過。
在此期間,小徐也慢慢發覺,兒子的成績慢慢地提升了。原來,刺激孩子讀書的最好辦法,就是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之後,小徐還報讀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MBA課程:
我清楚的知道,終將有一天我需要對孩子完全放手,我也需要再回到我所熱愛的工作崗位,所以趁現在我應該跟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好好的提升我自己。
小徐沒有困守于自己陪讀媽媽的身份,而是在照顧孩子的同時給孩子樹立上進和努力的榜樣,提升自己。這樣的陪讀媽媽,可謂是活得通透。
跟她一樣有著通透心態的陪讀媽媽還有小姚和小吳。
小姚是來自江蘇的一位陪讀媽媽,目前孩子在公立中學二年級就讀。在小姚看來,陪讀媽媽的生活在照顧孩子之外,其實是比較空閑甚至可以說是無聊的。而她自己也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就想著是不是可以利用空余時間找個工作,即可以賺錢,又能多交朋友。
但是陪讀滿一年的時候,小姚並沒有去找工作,而是選擇了一條少有陪讀媽媽走的路:在新加坡創業。
之前在國內的時候,小姚經營過美甲店,她相信愛美的女人在哪裏都是一樣的。于是她利用孩子放假回國的時間學習了新的美甲技術,還學了美睫等新技能。回到新加坡後,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小型美甲工作室。
如今,小姚的收入負擔孩子和自己在新加坡的生活費不成問題,甚至還有盈余。
當然照顧孩子始終是我的主要目的,卻又不想浪費時間碌碌無爲。我必須誇一下自己,不亂花老公錢啊,哈哈!
“文青”小吳相對于上面兩位陪讀媽媽,則更加的閑雲野鶴一些。
小吳是來自北京的陪讀媽媽。以前和孩子在北京,如果周末想帶孩子去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玩,哪怕早晨八點准時出門,堵了兩個小時到達目的地後,遊玩的興致就完全沒有了。但在新加坡,情況全然不同,想要帶孩子去公園享受親子時光,任何時間都很方便。
小吳是藝術類專業人士,閑暇時間喜歡到新加坡的公園靜靜的寫生。她認爲只要家人理解自己,能夠認同這份付出,選擇做全職媽媽就沒有什麽遺憾。她認爲其實這也是在告訴自己的孩子,成功的定義到底是什麽。
“不是說賺大錢就是成功,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爲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我希望培養的孩子,是一個有能力的合格的社會公民,謙遜、對自我和實際有正確的認知、有追求科學和真理的執著之心。”
看了這麽多新加坡陪讀媽媽的故事,我們發現:她們有過苦,有過累;有過哭,有過笑;有過猶豫,也有過不安……但從來沒有後悔。
爲母則剛,他們不是不會害怕,也不是不會難過,只是爲了孩子的成長,她們心甘情願去承受這一切。
來了新加坡以後,每次看到兒子開心的笑臉,我覺得一切都值得了。悲傷不算什麽,痛苦也不算什麽,爲了這個世界上和我最親密的、我最愛的孩子——我願意做一切,只要他能快樂的成長。
留學的“主角”是孩子們,而陪讀媽媽們隱于幕後,默默付出,甘之如饴,只爲孩子在異國他鄉安穩學習、快樂成長。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願每一個新加坡的陪讀媽媽,都能如願以償,也能活得漂亮!
⊙文章版權歸“SingPlus新加坡直通車”所有,盜用將承擔法律責任,轉載請聯系後台。
資料來源:
1. 新加坡WEN姐:新加坡陪讀媽媽們的別樣人生!
2. 甜媽在獅城:媽媽辛勞誰能知?細數新加坡陪讀媽媽那些事兒
3. 教外留學:新加坡陪讀媽媽實錄
4. 智選擇優:新加坡陪讀媽媽的酸甜苦辣,愛真的需要勇氣
5. 3S城記:“大雁媽媽”們的陪讀世界
6. U伴媽媽:新加坡陪讀日記
7.每日獅城:陪讀媽媽帶著女兒只身來到新加坡尋夢,不知最終將如何抉擇?
8. 新加坡教育網:陪讀澆灌,只爲子女開花
9. 巴喬愛吃糖:去新加坡陪讀,是我做過最正確的決定
10.藍橡樹:留學低齡化: 揭秘“海外陪讀媽媽”這個龐大而神秘的地下群體
11. 蕭蕭:《路在何方:陪讀媽媽的真實故事》,新加坡,玲子傳媒私人有限公司出版,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