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傳說在浙江普陀山,古時我國與日本、高麗、新羅等諸國來往,此島爲中轉站等候風信揚帆。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來華求法的日本僧人慧锷,在五台山請到一尊觀音像,想帶回日本供養,當船經過舟山群島時,狂風惡浪阻住了歸程,便將聖像留在島上結廬供奉。 風平浪靜後,來朝拜的越來越多,這裏便成爲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西藏拉薩的“普陀宮”,也就是布達拉宮,也被視爲觀音化身處。觀世音菩薩並沒有固定道場,而是“無刹不現身”。《普門品》宣說,觀世音菩薩普隨一切衆生根性施行解救,而不獨立一門。其能聞聲救苦,救度衆生,廣做佛事。哪裏有虔誠的觀音信仰,哪裏就有菩薩的廣大慈悲,哪裏就是觀音道場。
觀世音菩薩手執玉淨瓶與楊枝普救世間的廣大悲行。衆生信仰觀世音菩薩,求菩薩的甘露水息滅內心的熱惱。甘露就是佛法涅槃解脫之道,時時虔誠的禮念觀音,能得菩薩的悲心救護。
我們常見的千手觀音像象征觀世音菩薩的廣大慈悲和無邊願力。千手千眼觀音的造像,一般以42臂喻千手,除本身雙手外,再有20雙,每只手中各有一眼,每只手各25有(生死輪回之迷界分爲二十五種,由因必得果,因果不亡,故稱爲有);也有的千手千眼觀音像確實有上千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