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10月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新加坡超越美國一舉奪魁,被評爲“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而就在50多年前,新加坡在與馬來西亞分家後,因其資源匮乏,曾被歐美媒體嘲笑爲“沒有明天的國家” 。然而,李光耀及其繼任者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把新加坡建設成爲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並且以廉潔高效的政府,穩定安全的社會而著稱。中新兩國雖建交較晚,但雙邊經貿合作發展迅速。目前,中國已連續5 年成爲新加坡第一大貿易夥伴,新加坡也連續5 年成爲中國第一大新增外資來源國,文教、科技、環保、人才培訓等領域合作全方位發展 。隨著,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一帶一路”合作成爲當前中新關系的新重點,中新合作邁上新台階。
一、從中新關系發展看中新合作基礎
李光耀時期中新關系。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到整個七十年代,李光耀就以一個卓越的政治家眼光,把中國視爲亞太地區關系重要制衡因素,鼓勵中國發揮積極作用。李光耀共訪華33次,會晤過曆任中國最高領導人。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表決同意,中國重返聯合國,76張支持票中,就有一張來自新加坡駐聯合國代表。1976年,李光耀首次訪華時就提出“新加坡認爲中國越強大對新加坡越有利”。李光耀同時認爲,維持中國的穩定極爲重要。李光耀始終支持中國的改革開放,反對西方國家幹涉中國內政,支持中國參與亞太事務。李光耀積極推動中新經濟關系先行,“新加坡模式”也成爲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學習的榜樣。
新中建交後,身爲內閣資政的李光耀仍然在中新關系領域中親力親爲。在他的支持下,1994年,中國和新加坡合作的蘇州工業園區正式成立,這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中外合資成片開發項目,引起全世界的強烈反響,中新經貿日益緊密。但是,隨著中國的迅速發展,李光耀也對中國發展打破區域平衡有所擔心,曾出言、出書,支持美國重返亞洲。這其實符合其一貫主張,即保持亞太平衡,爲其自身發展創造一個穩定和平環境,這也是新加坡生存之道。其總理繼承人吳作棟上任後,基本上是“蕭規曹隨”,在對華態度上也是“希望中國強大但又要尋求平衡”。
總體來說,李光耀時代,隨著中新經貿往來的熱度不斷升溫,爲中新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在中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李先生作爲10位國際友人之一,獲授 “中國改革友誼獎章”,感謝其作爲一位政治家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做出的貢獻。
後李光耀時期中新關系。2011年5月14日,新加坡第一任和第二任總理李光耀和吳作棟發表聯合聲明,雙雙宣布不進入政府新內閣。他們說,現在是時候讓年輕一代在更加艱難和複雜的局面下,帶領新加坡繼續前進。李顯龍基本沿襲了其父李光耀時代的外交戰略,在重視對華關系方面並沒有根本性改變,實用主義仍是其最核心的理念。2015 年,中國最高領導人成功對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確立了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系,中新關系邁入新時代。但是隨著中國的崛起和美國的相對停滯,新加坡在地區和國際上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新中關系略起波折,尤其是2016年和2017年,新加坡領導人在南海問題上的言論一度令中方感到不適,新加坡和中國的關系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 2017年5月,中國政府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峰會,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沒有出席,引起議論。顯然,新方認識到了問題所在,4個月後,李顯龍對華展開旋風式訪問,李顯龍在訪華以及隨後的訪美期間也釋放了對深化中新關系的善意。
隨著中新關系的回暖,特別是2018年中國多位領導人對新加坡的訪問,雙方簽署《關于升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議定書》,推動中新經貿合作再上新台階,中新雙邊合作駛入快車道。 2019年李顯龍應邀出席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高峰合作論壇,論壇上李顯龍講了一段話“世界的力量對比已經變化並即將發生更多變化。國際社會怎麽適應中國力量的增長,中國如何處理好自己同世界的新互動,影響各方、影響未來……”。在第18屆香格裏拉對話會上,李顯龍表示“大家必須接受中國會繼續壯大的事實,並且了解阻止中國不斷強大是不可能的事,更非明智之舉。”在回答提問時,他表示新 “要積極地避免選邊站隊,實際上也要求積極地避免被迫選邊站隊。不幸的是,當開始劃線分陣營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問‘你到底是不是我的朋友?,那使得小國很難辦,我們必須准備好被這麽問,回答是“我是你的朋友,但我有很多朋友’,那才是這個世界應有的模樣。”基本反映了其對中國發展的適應,以及應對態度。
已經確定爲新第四代領導人成員並被視爲下任總理接班人的王瑞傑是個中國通,他曾在演講時說:“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新加坡和中國在各方面都進行了全面的合作。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新加坡的發展重點十分契合。兩國也正進一步加強雙邊合作,以滿足不斷改變的需求。新中兩國友誼源遠流長,我們也期待日後開展更多互惠雙贏的夥伴關系。” 5月甫任新加坡副總理的王瑞傑訪華時在多個場所合表示,新加坡是多元文化的受益者,不贊同“文明沖突論”,目前美國、歐洲一些國家泛起的民粹主義論調不僅是短視的,最終也不利于這些國家的自身發展。並重申中新兩國之間牢固、多面和長期的關系,也重申了維持以規則爲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的重要性。
後李光耀時代,中新關系總體良好,即使有微妙變化,主要原因是新加坡沒能及時應對國際格局的結構性變化。對新加坡來說,抓住機遇,推動與各大國的雙邊合作,引領東盟在地區及多邊合作中發揮作用,尤其是搭上中國高速發展的列車,才符合新加坡一貫發展要求。
可以看出,新加坡越來越認識到中國的發展仍是新加坡發展的機遇,這一認識不斷延續。新加坡處于中美兩個大國之間,在強調作爲主權國家的自立外,更加積極地同中國開展合作。但另一方面,新加坡還很難改變將安全與美國相捆綁的大格局。這符合新加坡的長遠利益。鑒于利益關系,新加坡會爭取做中美雙方的“好朋友”,就雙方難以充分溝通的問題,在中美之間充當協調人。在很大意義上,新加坡當前的地緣戰略地位和它本身的行事風格,使得它有可能勝任這一角色。而新加坡獨特的地位,又使得它在大國競爭的局面中仍有不小的回旋余地,這對中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總體來講中新關系進入了一個更加成熟和睿智的發展階段,從以招商引資爲先導的蘇州工業園區,到以綠色環保爲特色的天津生態城,再到以互聯互通和服務經濟爲主題的中新重慶互聯互通項目,雙方合作不斷推陳出新,關系的良好發展成爲長久合作的堅實基礎。
二、從新加坡治國理政特點看中新合作模式
對新加坡精英來說,他們把新加坡的成就歸功于其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學性,並引以爲豪。首獲“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這一桂冠就很大程度上得利于其先進的基礎設施和勞資之間的密切合作。一是在制定公共政策時的實用主義。其住房制度以及公積金制度等有關國計民生的制度,都是基于實用主義而取得政策創新的經典例子,這是其社會穩定的基礎。二是堅持經濟優先。效率優先,是新加坡公共政策的基石。將經濟的“蛋糕”先做大,再來分配。這一策略使新加坡成爲世界級金融、航空、海事、物流、通訊和教育服務的區域經濟中心。三是對貪汙零容忍,打擊貪汙是新加坡有效的政策制定及施行的保障。新加坡全球清廉指數排名名列前茅,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四是確保包容性社會,種族團結是其根基。鼓勵工作而不爲福利所拖累,是新加坡公共政策的基本原則。五是維持包含監督制衡的民主制度。“大執政黨,小在野黨”的格局,既保證了政策實行的效率,又時時提醒執政黨不忘“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六是新加坡“小”的優勢。新加坡只有一級政府,委托代理的鏈條很短,能保證透明、高效。
新加坡的國家治理模式,也同樣體現在對外政策中。如何抓住機遇,在現有國際准則和經濟秩序下,按照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獲得最大收益才是最主要的目標。盡管新加坡聲稱“小國大外交”,但也是以能否維護良好國際關系,創造良好國際貿易環境爲其目的,其務實外交的政策是亘古不變的。
中國從改革開放之初,就把新加坡作爲學習的榜樣。新加坡先進的國家現代治理體系的確值得學習。新加坡是一個既會“說”,又會“做”的國家。中國從40年的改革開放中,摸索出了一條符合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中國因爲“大”,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學習,新加坡因爲其“小”,在國家治理和國際貿易上做得更加細膩。雙方可取長補短,發揮比較優勢,攜手走出去。值得注意的是,要客觀認識到新加坡務實的精神,理解其對區域平衡的關注,尊重其對利益的選擇,學習其管理方式,以雙贏爲目標實現共同發展。
三、從一帶一路建設看中新合作未來
新加坡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持較爲積極的態度。認爲“一帶一路”建設也給新加坡帶來了機遇。2018年10月,新加坡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辦公室旨在對接“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新方認爲,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力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亞洲強勁的基建需求將爲新加坡多個行業帶來巨大商機。成立的基礎建設辦公室將扮演協調建築業和金融業等領域的角色,協助各方結合專長進攻新加坡的海外市場。同時,全球經濟複蘇乏力,反全球化、民粹主義以及貿易保護主義的擡頭,新科技的迅猛發展以及地緣政治的問題,新加坡的經濟發展也面臨巨大的挑戰,新加坡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結構性低速增長的新常態,近年來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表現尤爲嚴峻。“一帶一路”倡議與新加坡企業國際化以及轉型升級戰略高度契合,雙方合作大有可爲。
(一)重視新加坡陸上絲路與海上絲路的作用。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被譽爲“東方的十字路口”,是兩洋、陸海交彙之地,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夥伴。中新“陸海新通道”已與中歐班列和長江黃金水道實現聯通,並已初步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機銜接。新加坡走出去經驗豐富,跨國公司管理水平高,應將中新合作放到整個“一帶一路”建設的版圖當中,而不拘于區域合作。
(二)發揮新加坡作爲中國同東盟關系的潤滑劑作用。新加坡是東盟國家中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許多重要議題和區域制度都是在新加坡牽頭或倡議下開展起來的,對東盟的發展起著引領作用。新加坡對區域事務的態度影響著區域內其他國家的相關決定,在東盟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在維護東盟與中國關系,促進東南亞區域合作上,新加坡可以起到牽頭人和協調人的作用。
(三)以中新雙邊經貿合作帶動區域全面發展。經貿合作是中新全方位合作的重點,隨著中新雙邊貿易協定升級,中新經貿合作將駛入快車道,由經濟互信帶來的政治互信將更加牢固,中新的政治互信又可傳遞到整個東南亞。東盟未來將成爲最活躍的區域經濟體之一,中新雙方也就盡快磋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RCEP)達成了共識,中新的合作,可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中美對抗,東盟基本持中立態度,今年東盟成爲中國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中國同東盟的合作十分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