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生多起高校人員自殺事,新加坡“南大”經驗可借鑒。
近日,中國有一條新聞讓人震驚:10月15日,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在微信朋友圈發出“絕筆信”,控訴遭到校長王清遠“利益集團”的強烈排擠與鬥爭,隨後失聯。10月16日,毛洪濤的遺體在住家附近的江安河畔被找到, 警方判斷爲溺水身亡並排除他殺。一個高級領導幹部,因爲和校長的“內鬥”,走上一條“不歸路”值得深思。無獨有偶,在網上一查,近年來高校發生類似因爲管理方面的矛盾,造成非正常死亡還有幾例:
2011年, 合肥工業大學校團委副書記陳剛老師,在該校逸夫樓墜樓身亡,享年34歲。
2013年,重慶大學博導梁錫昌教授跳樓身亡,享年79歲。
這幾起身亡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深層次的原因,筆者認爲還是出在管理體制上。這三起自殺身亡事件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是不可能發生的, 因爲兩者在管理體制上是不一樣的。
“南大”的“前身”是民辦高校
南洋理工大學前身,是1955年民辦的南洋大學,南洋大學的倡辦人是新馬膠業钜子陳六使先生,雲南園校址由陳六使捐贈,陳六使先生並且擔任學校的董事長,學校實行了“董事會領導、校長負責”。
南大創辦初期,該校董事長陳六使,聘請了著名人士林語堂擔任首任校長。由于林語堂在學校基建規模上和教授的待遇等方面要求太高,南洋大學在財力上不能承受,雖然林語堂是“學霸”,董事長陳六使仍然果斷炒掉了校長林語堂,後來林語堂還因爲報酬等問題狀告陳六使,陳六使個人掏腰包“補點錢”給林語堂才了結。
由于南洋大學實行“董事會領導、校長負責”,就不可能出現校長“逼走”董事長的事情,如果校長與董事長不和,董事長可以炒了校長。
1980年,民辦的南洋大學關閉。1981年,新加坡政府在南洋大學校址上成立南洋理工學院,爲公辦理工類大學。1991年,南洋理工學院與國立教育學院合並,更名爲南洋理工大學,成爲綜合性大學。中國人對這所大學印象比較深的就是:中國在新加坡開辦的“市長班”,就在這所大學。
學民辦高校 設立董事會
南洋理工大學轉爲公辦後,仍然學習民辦高校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特別是董事會是學校的最高領導層的經驗。
2006年4月,南洋理工大學在管理上正式企業化,實行的是“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學校校長由董事長聘請。多年來。該校的校長一直聘請外國人擔任,校長到期就重新聘任。
2018年1月1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聘請著名學者蘇布拉·蘇雷什教授接替安博迪教授擔任校長,成爲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第四任校長,他們均爲外籍人士。
在南大,可以說校長就是爲董事會“打工的”,董事長隨時可以“炒鱿魚”把他辭退。由于管理上的差異,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成大與南大恰恰相反的是:近年來, 南洋理工大學董事長聘任了四任學校校長;成都大學的校長“排擠”走了四任黨委書記!
董事會是管理支柱
南洋理工大學設立學校董事會,董事會主要由學術界和企業家及政府官員等人士組成,現有董事19人,約三分之一來自企業,他們把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引進大學。現董事長是許文輝,目前是新加坡電信集團主席。
董事會是大學的規劃、決策機構,也是大學的管理支柱。
同時, 新加坡政府設立學校的協調委員會, 由政府人員組成,履行其宏觀管理職能,以及提供學校的辦學科研經費等等,大學實行獨立自主辦學,學校的日常工作,全部由校長負責。
中國公辦大學基本上實行的是:“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這與“董事會領導下校長負責制”還是有區別的。
首先是 “董事會領導下校長負責制”下, 董事長是“一元化”領導,校長由董事長聘請。
“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是“黨政雙核”領導。書記抓全盤工作、負總責,校長一般是副書記、主管行政。因爲在黨內職務上校長是副職,所以一般人理解爲書記爲“一把手”、校長爲“二把手”。
對“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也有人說是“ 一把手領導下的二把手負責制”,這到底是“校長負責還是書記負責?”也很讓人費解。
成都大學黨委書記的自殺事件,主要是書記與校長之間的矛盾引起的。産生黨政領導之間的矛盾,其根本原因是黨政機構在體制上的矛盾。在高校加強黨的領導,重點是“改進黨的領導”,只有通過“改進黨的領導”的方法才能達“到加強黨的領導”目的。
對改進黨的領導幾點建議:
一、參照國有控股企業管理的經驗, 國有控股企業一般都設立董事會,由黨委書記兼任董事長,並且明確了董事長的權力:總經理由董事長聘任。中國的公辦高校也可以設立董事會,由黨委書記兼任兼任董事長,校長由董事長聘任,這就不可能出現總經理“逼走”董事長的現象了。最大的好處就是,聘任校長可以打破在中共黨員中選拔的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開拓選拔校長的範圍,新加坡南大在全世界選校長的經驗可以學習。
二、學習政府部門的管理經驗, 縣級以上的行政單位,基本上實行黨委書記兼任人大主任;在高校內實行黨委書記兼任校長,黨委書記是學校的全盤負責人、也是第一負責人。這樣也就不存在黨委書記和校長之間的矛盾了。中國在許多基層政府部門,有實行黨政領導一肩挑,書記鎮長由一個人擔任, 避免出現黨政“兩個山頭”的現象。如果校長書記是一個人, 也不存在校長的“獨立王國”問題了。
三、不設立“ 專職黨委書記 ”崗位。在改革開放初期,深圳大學在一段時期,不設立“ 專職黨委書記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果聘請的校長是非中共人士,可由其他人兼任黨委書記。
新加坡的執政黨在政府沒有一個“崗位”,人民行動黨內的領導不拿政府一分錢工資,但是絲毫不影響人民行動黨的執政地位。
二破除“官本位” 實行全員聘用制
中國現在公辦的高校,基本上都當作“衙門”來辦的,都是有“行政級別”的,分爲省部級和廳級,重點高校多爲副部級,普通高校一般是廳級 。
把高校當作“衙門”來辦,弊端很多,在”萬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的影響下,一些人不研究學術,精心研究“權術”,使琢磨人的人比琢磨事的人還要多,他們沉迷官場,一心一意想“進步”,出現了沒有提升而自殺的現象,令人痛心。
2011年3月23日 , 合肥工業大學校團委副書記陳剛老師,在逸夫樓墜樓身亡,年僅34歲。跳樓前他留下的 《爲理想中的工大而獻身》 的遺書, 雖然他在遺書中,主要是批判學校用人制度等等腐敗現象,但是引發他自殺的直接原因,卻是自己副處沒有提拔爲正處。人生苦短,什麽副處正處,最後都歸一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沒有行政級別, 實行企業化管理,全員聘用制。在新加坡,公辦的中小學的教師是“鐵飯碗”,享受公務員待遇;而南大的教授卻是“泥飯碗”是“打工者”,學校隨時可以聘用,也隨可以辭退。
由于學校沒有行政級別,徹底鏟除了“官本位”的土壤。該校不但校長是聘請的,教職員工也實行聘用制。現有5000多名教職員工,一半以上是從外國聘請來的。如果學校從上到下都沒用行政級別,在什麽崗位就享受什麽待遇,就根本不存在”副處提拔爲正“的問題了,也不存在爲沒有提拔而自殺的現象。
三是不找市長找市場
2013年5月4日,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始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博導梁錫昌教授從重大傳動實驗室5樓一躍而下,以死抗爭。有網民說, 重大機械學院一群官僚用2年時間,就把幾代人數十年心血建設成的全國數一數二傳動實驗室搞到摘牌。校方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稱其身亡爲“個人原因”。但是導致梁錫昌教授跳樓的直接原因,是因爲”傳動實驗室被摘牌“。
中國公辦的研究經費基本上都來源于國家撥款,人財物基本上按照計劃經濟體制,實驗室的成立或者撤銷,都要由領導說了算。學校要想上一個科研項目,都要跑步(部)前進。項目批准下來後,學校的行政負責人,一般也就是項目的負責人。因爲國家提供資金,項目的生死大權,都是由領導說了算。
高校的重點是”産學研“,”産學研“的重點是“産”。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産學研“,學校只是一個舞台,科研人員來唱戲,從事科研的人員不找市長找市場, 他們都圍繞市場轉,項目自己找,班子自己建。
學校只爲這些研究所提供一個”平台“,經費哪裏來、人員哪裏來,都是由項目負責人自己想辦法,說白了,就是自己組織一個“草台班子”,利用學校提供的舞台來“唱戲”。唱得好接著吃,唱不好,就換一台戲。
科研經費一般都來源于企事業單位的贊助、個人捐贈、校友支援等等方面,政府投資的項目只是一個部分。
如現在學校裏的機器人研究所、新能源研究所和生物制藥研究所等等,基本上都是實行的市場化管理。筆者日前登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網站,就看到有一個能源研究所招聘工程師 一個招聘公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能源研究所招聘一 人,要求具有如下背 景:化學,電化學,催化或燃料電池,碩士以上學曆,薪水面談等等。這類招聘,在學校的網站上經常出現。
既然認爲“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其發展必須遵循經濟規律。高校的 ”産學研“,也必須按照經濟規律來辦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只創辦幾十年,已經成爲世界一流、亞洲數一數二的大學,學校有很多成功的經驗。2017年6月7日、2018 QS 世界大學排名中,南洋理工大學名列全球第11名。2018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發布,南洋理工大學在亞洲排名第二,排名僅次于新加坡國立大學。並且連續第五年被QS評爲世界上最好的年輕大學(50歲以下)。
中國的高校,可以學習一些國外高校的管理,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等高校的管理經驗,這些都是可以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