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們的戰疫故事”新加坡全國中小學征文大賽頒獎典禮于11月28日在新加坡教育部舉行。
本次大賽由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寫作組與新加坡中學華文教師會聯合舉辦,目的是鼓勵全國中小學生用華文創作與“戰疫“相關的現實題材作品,並通過華文寫作感受生活和感悟人生。
這次大賽獲得廣大師生的積極響應,組委會收到的學生投稿超過530篇,教師投稿則有20余篇。
來自教育、學術及文化界評審從中小學組各選出66份優秀作品,頒發特等、頭三甲及優勝獎等獎項。
新加坡教育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應邀擔任頒獎嘉賓。
孫雪玲同時還擔任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的主席,她贊揚學生們用深情的文字表達對親人、對生活及對國家和社會的熱愛。
“ 唐代詩人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這次比賽抓住了時機,也抓住了時代的情感,彙集疫情下大家的共同記憶。
孫雪玲還爲收錄比賽得獎作品的《2020年,我們的戰疫故事》一書主持推介。此書將分發給各中小學作爲教學資源。
新加坡啓化小學小六畢業生鄒懿璇(12歲)目睹在本地工作的阿姨受疫情阻隔,無法回馬來西亞老家,必須與幼女分隔兩地後,以平實真摯的筆觸寫下疫情對親人的沖擊。
平時不寫作的她一鳴驚人,憑《讓愛戰勝疫情》一文奪下“2020年,我們的戰疫故事”全國中小學征文大賽小學組特等獎。
鄒懿璇說,她的阿姨在馬國啓動行動管制令後,無法像平時那樣往返本地和新山老家,只好與她和家人同住。
她在文章中描述阿姨通過視頻,爲長堤另一端的女兒慶祝一歲生日,呈現出疫情當下小人物的無奈和心酸。
她坦言,平時寫作文都是爲交作業,此次獲獎推動她更有意識地培養寫作興趣。“我開始寫日記,記錄內心感觸和生活點滴。”
達邁中學的席田依琳(15歲)是在網上看到新冠患者的艱苦抗病經曆後,設身處地從一名確診病患的角度,寫信給未來的自己。
她憑《致未來的我》一文,成爲中學組其中一名一等獎得主。
“閱讀患者處在苦難之中,自己無能爲力,感到特別難過。我選擇用筆來抒發感觸,希望作爲他人的鼓勵和支持。”
這名來自中國的女生自小學就熱愛寫作,她希望日後在網上發表網絡小說。
啓化小學小六畢業生鄒懿璇(左)和達邁中學中三生席田依琳,分別獲頒“2020年,我們的戰疫故事”全國中小學征文大賽小學組特等獎和中學組一等獎。
全國中學生創意故事大賽
此前,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還曾和華文教研中心聯合舉辦全國中學生創意故事大賽,希望通過比賽培養學生對華文的興趣,並發布一套適合中學生閱讀的華文讀物。
這項比賽反響熱烈。比賽當天,衆多參賽者濟濟一堂,盡情發揮創意,把天馬行空的想像寫入自己的故事,創作了很多高質量的作品。在精挑細選後,主辦方最終選出36篇創意故事結集出版。
新加坡教研中心出版的華文分級讀本收錄了全國中學生創意故事大賽的36篇精彩故事。除了故事出自本地華文創作人才之手,讀本的插圖也是本地畫家之作。這些插圖爲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中小學課文朗誦比賽
這次比賽由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安德遜小學及新加坡華文教師朗誦藝術學會聯合舉辦。
因爲疫情的緣故,從初選征稿、學生表演錄制到評審,比賽全程以線上模式完成。
與往年相比,今年參賽者人數依然衆多,共有超過八百名中小學生報名參加了比賽,提交的錄像超過四百個。
新加坡推行華文的過程
搜索
衆所周知,新加坡實行的是雙語教育。
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同時也是一個移民國家,雖然新加坡官方語言是英語,但是爲了加深孩子的民族同該感,凡是主要的公共場所,除英語外都備有各民族的語言與文字。
當新加坡社會風氣整體過度崇尚西方文化時,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開始推行以“儒家運動”和“共同價值”爲代表的華語運動。
李氏家族做出的最深遠影響,是讓新加坡人從一開始的候鳥心態,到後來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
某種程度上,新加坡人的認同感就來源于這種對多元種族和文化的開放包容。新加坡政府在孩子學習華文,增強民族認同感的道路上在不斷努力。
2019年恰逢新加坡“講華語運動”40周年之際,新加坡政府罕見性地舉行了龐大的慶典活動,如建立華語數據庫等,同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發表了長篇致辭。
隨著區域發展戰略盛行的當下,新加坡馬六甲海峽“一港壟斷”的優勢,在逐漸地慢慢縮小。
中國作爲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盟國家重要合作夥伴,新時期下的協同發展,是他們一個重要的合作議題。
除了經濟貿易方面的必要之外,文化上的訴求和歸屬感,也是新加坡力促華語的原因之一。
包括春節、中秋節以及端午節等中華傳統節日,依然在新加坡有著較高熱度;而舞龍舞獅、祭祖拜神等民間習俗,更是新加坡華人割舍不下的精神寄托。
基于這樣的現象,新加坡呼籲中華文化回歸的聲音越來越強烈。華語的倡導,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新加坡課堂如何教授孩子華文
搜索
在新加坡,華語學習可不僅僅只是在課堂上聽老師教華語,下課後做華語作業那麽簡單。
那麽,新加坡的華語課堂究竟是怎樣的呢?
在新加坡,華文老師一般會采用以下方法來培養孩子們口語表達的能力:
1、鼓勵不同回應方式
新加坡的教師們會尊重和接納孩子不同的回應方式,鼓勵沒有華文基礎的孩子用表情、動作或短語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2、創造與他人交流的機會
教師會經常與孩子們進行交談,話題一般是他們感興趣或與他們生活相關的事。教師也鼓勵孩子們回家後和家人、身邊熟悉的人多用華語交談。
3、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
教師爲孩子們創造自由表達的機會,引導他們體驗用華文表達的樂趣。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孩子用自己准備的一張和家人吃飯的照片或圖畫,分享與家人一同用餐的感受。
新加坡的老師一般用以下方法來幫助孩子學習漢字:
1、認讀環境中的標記和文字
教師們會在學前教育中心和教室的角落、牆壁貼上標記和文字,有選擇和目的性地在孩子的個人物品上寫上名字或物品名稱,輔助孩子認讀。
2、運用形象法了解漢字特征
教師可以通過“看圖猜字謎”的方法,讓孩子認識簡單的象形文字(如口、人、日、月)。教師也可以用圖畫或顔色來表示偏旁的意思。
3、經常和幼兒一起閱讀
教師會經常和孩子們一起閱讀,引導他們利用自己的經驗來理解繪本的內容。除此之外,教師們也會提供其他內容豐富的繪本,鼓勵孩子們自主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