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聯社)
(新加坡20日訊)冠病疫苗接種計劃在新加坡推行的挑戰之一是公衆對疫苗副作用感到擔憂而不想注射,對此,專家指出任何疫苗都可能産生副作用,但如果接種後兩三個月沒事,接下來應該就沒問題。
伊麗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南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解釋說,任何疫苗和藥物都有産生副作用的風險,就連常見的肝炎和流感疫苗也不例外。“大部分疫苗的問題都會在最初兩三個月出現,如果兩三個月沒事,接下來應該是沒事的。”
新加坡政府上周一(14日)宣布將在本月底迎接第一批冠病疫苗,優先給前線和醫護人員,以及年長者和高風險群接種,預計最快明年第三季讓所有國人和長期准證持有者接種。
疫苗接種雖然免費,但圍繞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謠言四起,專家指出,疫苗要對付的敵人不只是病毒,還包括各種各樣的假消息。
假新聞影響接種有效性
梁浩南說:“疫苗采用的是注射mRNA(信使核糖核酸)新技術,這可能使大家産生恐懼。現在科技發達,但也出現很多假新聞混淆公衆,讓他們不敢接種疫苗,這將影響接種有效性。”
數據顯示,新加坡疫苗注射率不高,去年注射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的65至74歲國人,分別只有14%和12%。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研究)古阿烈副教授(Alex Cook)指出,流感疫苗能以低成本拯救生命,卻還這麽少人注射,是很糟糕的。
“在我們學院,我們這些年就在院內讓員工注射疫苗,而不是讓員工到診所去,因此取得很好的接種率,可見便利性是很重要的。”
“疫苗護照”不等于“免疫護照”
專家提醒,接種證明雖有助于恢複國際旅遊,提振全球經濟,但疫苗的保護性和持續性目前仍不夠明朗,“疫苗護照”並不等同于“免疫護照”,各國仍須落實防疫措施。
所謂疫苗護照,指的是一種驗證某人是否接種過冠病疫苗的認證系統。
世界衛生組織目前正在研究開發“智能疫苗接種證書”,並呼籲全球專家針對證書規格、標准和設計提出建議。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也在開發一款名爲“冠病通行證”的手機應用,可展示乘客的冠病檢測結果、已接種冠病疫苗的證明,以及電子版護照連結等。全球目前還有至少三款可充當接種證明的數碼工具。
受訪專家認爲,盡管世衛組織已針對黃熱病建立疫苗接種申報框架,但畢竟冠病仍是個新病毒,加上各款疫苗的保護性和持久性都不同,各國還需要時間厘清相關疑問。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說:“相關挑戰其實不少,包括決定哪些疫苗可獲得批准,因爲有些候選疫苗的數據仍不夠透明。另外,最關鍵的是疫苗提供的免疫力能維持多久,如果免疫力不長,人們必須反複接種,那麽要建立一個有效防止欺詐的全球認證系統將是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