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8日訊)涉虛報14萬元(約42萬令吉)的研究經費,獲獎國大教授和生物醫學工程研究員今早雙雙被控上庭。
新加坡貪汙調查局(CPIB)昨天發表文告指出,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學院電機與電腦工程系教授陳國強(53歲),和國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研究員鄭國雄(41歲),涉欺騙罪和僞造罪,今早面控。
文告揭露,2012年至2019年之間,陳國強涉僞造采購産品以及服務的收據,向國大虛報約10萬零100元(約30萬令吉)的研究經費,不過這些虛報的數額實際上被報大數,或根本和研究項目無關。
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學院電機與電腦工程系教授陳國強涉欺騙罪和僞造罪,周四早面控。(圖/海峽時報)
陳國強今早被控32項僞造罪,以及5項欺騙罪,代表律師要求展期4周,案展至3月4日過堂,他以15萬元(約45萬令吉)保釋在外。
針對鄭國雄一案,文告顯示,他在2010年至2018年之間,涉竄改收據,虛報約4萬1100元(逾12萬令吉)的工作經費,以及他不應報銷的旅行經費。
他今早面對5項僞造罪,以及22項欺騙罪,代表律師由于另有案件在高庭,今早無法在場。案展至下個月25日,鄭國雄以3萬元(約9萬令吉)保釋在外。
當局強調,對賄賂和其他犯罪行爲,例如僞造和欺騙,都持零容忍態度,一旦罪成,可面對高達10萬元(約30萬令吉)的罰款,或監禁長達5年,或兩者兼施。
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研究員鄭國雄也被控。(網絡圖)
換衣離開法庭
陳國強換衣離開法庭。
白發蒼蒼的陳國強周四早出庭時身穿深藍色襯衫和長黑褲,不過,他離開法庭時,卻換上了粉紅色襯衫。
根據控狀,他從2012年11月26日開始犯案,2019年4月14日最後一次犯案,虛報的數額從最少473元至4836余元(約1419至1萬4508令吉)不等,其中29項控狀發生于2017年和2018年間。
鄭國雄則是最早在2010年10月5日犯案,2018年9月27日最後一次犯案,虛報的最小數額爲42余元(約126令吉),是當時到韓國釜山的相關旅行費用,最大筆的是5467余元(約1萬6401令吉)。
多次海內外獲獎
陳國強多次在海內外獲獎,包括曾爲年長人士打造多功能手表。
據國大網站顯示,陳國強在2014年至2017年,在學術和産品研發上共9次獲獎,他首次在2010年獲得資助時,研發了名爲”e-Guardian”的手表。
這支手表的外觀和普通手表無異,但設有一個緊急按鈕。年長者只需戴著或挂在腰間,表內的計速器(accelerometer)和芯片就能自行探測使用者是否摔倒,並在必要時發出信號給醫護人員。他2年後再次獲得資助,探討如何推廣”e-Guardian”的使用。
他的研究團隊也發明了一個新儀器,改善醫治“膠耳”的手術,預計可爲病人減少一半費用,並把術後留院觀察的時間縮短四小時。
膠耳又名分泌性中耳炎,指中耳積液症狀,病症多發于兒童,若不醫治,可導致聽覺障礙、中耳骨磨損或生腫瘤,或腦部感染。
新加坡每年有約8萬4000名兒童患有膠耳。膠耳一般先用藥物治療,若無效才動耳部手術。
獲得1840萬元研究資助
截至2017年,陳國強共獲得1840萬元(約5520萬令吉)的研究資助。
陳國強多次參與國際論壇,並是多個學術期刊的受邀編輯。他帶領的研究團隊也曾3次獲得三井住友海上福祉財團(Mitsui Sumitomo Insurance Welfare Foundation)的資助,研發産品。
鄭國雄也在學術期刊發表過多篇研究報告,並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中做出新發明。
國大解雇兩人
國大周四早受詢時證實,涉事的兩人已被解雇。
發言人強調,校方對于職員的任何不當行爲都嚴正看待,由于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所以不便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