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的綠化地帶就是位于烏魯班丹,面積33公頃的杜弗森林(Dover Forest)。(海峽時報)
作者 張麗蘋
繼金文泰森林去年11月因其住宅用地性質引起廣泛關注與討論後,本地另一個“次森林”——位于烏魯班丹區的杜弗森林(Dover Forest,離金文泰森林不遠)日前也因同樣原因成爲熱門話題。
上星期五(1月15日),新加坡自然學會在面簿專頁上傳了一份13頁的建議書給建屋發展局,建議當局別將33公頃的杜弗森林地塊作爲住宅用地來開發,懇請當局考慮將它轉化爲一個“公共自然公園”,即部分森林可發展成休閑公園和社區花園,但野生生態豐富的部分,應考慮保留森林原狀。
潛台詞就是:請保留森林!
原因: 杜弗森林裏住著多達158種動物,包括好幾個瀕臨絕種的動物品種,以及120個花卉植物品種。森林目前住著103種飛禽鳥類,當中約有31種屬于仰賴森林存活的瀕危禽類。
說真的,紅螞蟻此前根本不知道杜弗森林的存在,更不知道它長什麽樣子。這兩天上網一搜,突然多了幾個關于杜弗森林的視頻。
自然學會當然不是“沒事找事”寫建議書給建屋發展局。
其實是建屋發展局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1月16日期間,公開征集民衆對于發展烏魯班丹組屋區的反饋意見。包括杜弗森林在內的區域,在2014年版的市區重建局的城市發展藍圖中,被列爲住宅用地性質。
不少民衆將建屋局公開尋求反饋意見的舉措解讀爲:杜弗森林很可能會在2021年被夷爲平地。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在上個月也宣布說,2021年的一些預購組屋單位,將建在女皇鎮的烏魯班丹區內。兩者一前一後出現,人們來個“一加一”,很快就有了各種解讀。
國會議員爲保留森林“請命”
自然學會的這份建議書不只在網上引起關注,也引起國會副議長兼荷蘭——武吉知馬集選區議員迪舒沙的關注。迪舒沙本星期一在面簿上發貼文寫道: 今天我去國會申請爲保留位于烏魯班丹的杜弗森林發言。(烏魯班丹就在迪舒沙的選區裏)
當然,迪舒沙不只是打算在國會開口說幾句話而已,而是啓動了休會動議(Adjournment Motion),想在國會上發表30分鍾演說(如果沒有其他人跟他搶這個課題的話),爲保留杜弗森林請命。
“我支持建屋與重新發展,但我也很珍惜(森林)給予人們與野生動物的綠化和甯靜。我會提出一些其他空置的地塊來探討是否能將之發展爲住宅用地。”
已在杜弗區居住了44年的居民Sydney Cheong也在Change.org網站發起聯名簽署保留杜弗森林的請願書活動,截至截稿時間已有超過3萬2500人簽署了請願書。
Sydney Cheong在請願書上列舉了九大原因來說明爲何應該保留杜弗森林。
可幫助減緩氣候變化
減低城市熱島效應
保留豐富的生態
改善居民的身心健康
具備觀賞與休閑價值
減低淹水的災害、減少土壤流失
淨化空氣
支援集水(water catchment)區的供水量
提倡友愛環境,幫助人們重新聯系大自然
從聯名簽署的速度和人數,不難看出國人對此事的關注程度。
然而,新加坡土地有限,地少人多是不爭的事實。
據《海峽時報》報道,李智陞2019年曾在國會解釋說,新加坡在開發土地以確保未來幾代新加坡人能享有優質家園,以及保留自然綠化區對抗氣候變化這兩者之間,必須“作出艱難的抉擇”。
新加坡政府組屋區。(聯合早報)
“所有清理土地和森林的抉擇都必須慎重考慮,必須小心翼翼深思熟慮、與多個政府機構反複討論,接納新加坡人的需求以及考慮到所有相關的利與弊之後,才能作出的決定。”
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但讓網民較爲困惑的是:
1)2019年國慶群衆大會上,李顯龍總理宣布說新加坡在未來100年裏,計劃花至少1000億新元,來采取必要防禦性措施保護海岸線,以對抗氣候變化造成海平面的上升。那爲何不先從保護森林這一步做起?留住森林不就能減緩氣候變化嗎?
2)2020年大選期間已經澄清了新加坡不會將人口增至1000萬人,爲何還需建造那麽多住宅單位?
3)國家公園局2020年3月宣布要在2030年之前在全島種植100萬棵樹、增加多200公頃的花園和公園。爲何這頭種樹,另一頭卻又想將次森林“夷爲平地”?何不考慮向那些總面積1500公頃左右(占新加坡總土地面積2%)的高爾夫球場“開刀”?
新加坡全島的森林面積已經不多,能留一個是一個。標記爲“Ulu Pandan”的次森林就是杜弗森林。(David Tan面簿)
看來,政府接下來在國會上要辯論的,不僅僅是保不保留杜弗森林的議題,而是更深層次的與之相互關的政府決策問題。
對關心新加坡未來的國人而言,杜弗森林不只是一片長滿野草野樹的“空地”,而是關乎自己身爲新加坡的一分子,在國家政策的決策上究竟有多大影響力、多大發言權?這才是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