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常常會焦慮,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把孩子教好。
其實,孩子的成長,是有迹可循的。
教育孩子,是一個需要不斷觀察孩子的工作。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那就說明你把孩子養得很好。
孩子懂得哄你
曾看過一個視頻特別暖心。
小男孩不小心受傷了,怕媽媽心疼,反過來哄媽媽說:“我不痛,忍一忍就可以了”,然後就自己拿棉簽清洗傷口。
感受到媽媽關心的目光,小男孩說:“你好心疼我,對不對?”
媽媽說:“對呀。”
小男孩邊擦藥邊安慰媽媽:“沒事的,用消毒水擦一擦就可以了,我下次會注意的。”
孩子懂得哄你,說明孩子能夠感覺到父母的情緒,有同理心,能照顧到父母的感受。
這一份哄的背後,藏著的是一份情商。
李開複教授曾經說過:“在任何領域,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兩倍。”
一個高情商,懂得體諒對方,考慮對方感受的人,才更有可能收獲幸福精彩的人生。
如果你的孩子會哄你,懂得體諒你的情緒,那麽你真的很幸運。
這樣的孩子能在複雜的人際關系中,做到遊刃有余,不卑不亢,也能贏得對方的肯定和尊重。
孩子會做家務
在演員蔡少芬的微博中,經常看到家中兩個可愛的女兒會幫忙做家務。
小女兒包子在三歲的時候,就會幫忙掃地。
周末的時候,兩姐妹分工合作,一個打蛋液,一個裱花,一起做曲奇餅。
無論是學做菜,還是打掃房間,兩姐妹都遊刃有余。
爲什麽要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很喜歡蔡少芬的回答:
“要給孩子機會去解決,比如做飯,是最簡單的修煉,柴米油鹽也是一種成長和修行。”
一個懂得做家務的孩子,才懂得生活真實的溫度。
明白一個人房間整潔、飯桌飄香,才能有一個高品質有溫度的生活。
將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謀生與愛。
如果你的孩子會做家務,那麽你對他的未來可以少操點心,因爲這樣的孩子,到哪裏都能活得好。
在面對生活的未知中,比其他孩子更多了一份從容。
孩子不怕失敗
一個叫淩的小男孩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
因爲淩搬家了,所以幼兒園提前爲他准備了畢業典禮。
在老師和同學眼中,淩是一個愛哭,膽子也很小的孩子。
但在幼兒園的最後一天,淩鼓起勇氣挑戰自己一直失敗的10段跳箱。
10段跳箱壘起來比他還高半個身子,小小的他失敗了。
但是淩願意一次又一次地面對自己的失敗,擦擦眼淚,重新再來。
不知道重跑了多少次,終于,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下,他再一次助跑,一氣呵成順利地跳過10段跳箱,也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掌聲。
要想成功,就是需要這種打不倒的韌性。
一個敢直面失敗的孩子,生活多大的苦楚,都能扛下來。
他們會長出自己最健壯的肩膀,去抵禦生活的風霜。
如果你的孩子有這份直面失敗的勇氣,請一定多多鼓勵他,讓他成長路上的每一步,走得更加堅定平和。
孩子願意跟你說心裏話
爲人父母之後從未想過,如果有一天自己被孩子屏蔽在人生之外是什麽感覺。
看了一檔采訪節目,才知道失去孩子人生的參與權和信任,是一件多麽悲涼的事。
在談話節目《不想說,特想聽》中,我們看到了一對關系扭曲,彼此隔閡的母子。
兒子天天是一名時尚公關,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很少回家,從不跟父母說自己的事情。
采訪中,天天說起自己爲了拿下合同,陪客戶瘋狂喝白酒,喝到直接進醫院時,母親潸然淚下地說:“爲什麽你從來都不告訴我,爲什麽你不回家?”
而天天卻說:“從爺爺奶奶去世的那天,我的家已經沒了。”
媽媽難受地反問:“媽媽家不是家嗎?”
天天回答:“不是。”
在這段對話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孩子的無力,母親的無奈,更看到了兩個人因爲歲月累積的鴻溝。
而這種疏遠是有原因的。
天天房間的門鎖從小被拆掉,日記、手機被媽媽偷看,包括成年後自己住的地方,媽媽也有房間的指紋鎖,甚至在天天開始工作後,她還偷偷跟蹤過兒子。
媽媽沒能給孩子足夠的自我成長的空間,反而一直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不敢跟父母說心事,不敢在父母面前展露自己真實的情緒。
這才導致了多年來,孩子關上了和父母溝通的渠道,也就是父母口中的“爲什麽孩子跟我一點也不親。”
孩子願意跟你說心事,說明了他認可了你是他最信任的人。
願意將自己的情緒展露給你,邀請你一同參與他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所以,在孩子願意說的時候,要靜下來,耐心聽他在講什麽。
要慢慢去學習擁抱孩子的負面情緒,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一個被好好愛過、接納過的孩子,才能勇敢地打開自己,面對未知的人生。
他們會永遠銘記:家,就是自己永遠的底氣;父母,永遠是自己的後盾。
這份安全感可以幫助他們熬過一生中所有艱難的時刻。
點擊圖片發現更多免費美文
教育專家饒雪莉老師說:“在孩子12歲之前,親子關系大于一切教育。”
孩子12歲之後的人生,一切已經注定。
輸掉了親子關系,是後面多少時間都補不回來的遺憾。
所以,爲人父母一定要及時觀察孩子的行爲和反應,發現問題所在,及時補救。
養育一個孩子,離不開父母的愛與支持。
願我們都能學會用信任和接納,給孩子一個快樂豐盈的童年,讓童年的快樂,幫助他們成爲更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