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居民當中,一房和二房式組屋住戶去年平均獲得的政府轉移最多,家庭成員人均獲得1萬3670元,是三房式組屋住戶的近兩倍。
根據《2020年住戶收入主要趨勢》報告,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去年的跌幅大于以往幾年,正是因爲屋型較小的家庭獲得更高的政府轉移,以幫助他們應對冠病疫情所造成的就業和經濟困難。
總體而言,所有新加坡居民住戶,包括家中沒有受雇人士的住戶,去年通過各項政府計劃,家庭成員人均獲得6308元,顯著高于2019年的4684元。
其中,住在三房式組屋的居民住戶,每名家庭成員去年平均獲得7143元的政府轉移。一二房式組屋住戶獲得的政府轉移更多,每名家庭成員去年平均獲得了1萬3670元的政府轉移。
四房和五房式組屋住戶所得轉移款項相近,人均分別是6258元和6024元。私人公寓和其他私宅住戶,與有地住宅住戶所得轉移款項也幾乎沒有差別,人均分別是3741元和3800元。
住戶所得政府轉移取決于家庭結構
報告指出,住戶所得政府轉移也取決于家庭結構。例如,五房式家庭平均而言,有更多在求學的孩子,因此普遍獲得較多教育津貼,使得他們獲得的政府轉移接近四房式家庭。
除了消費稅補助券、就業入息補助、學生獎助學金、醫藥津貼等例常政府轉移,政府去年也給每名成年新加坡人發放600元的同舟共濟現金補貼和推出總值46億元的關懷與援助配套等。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Walter Theseira)受訪時指出,去年家庭所得到的政府轉移,大部分來自常設的社會和支持計劃。
以一二房式住戶爲例,他們去年獲得的人均政府轉移,比2019年的1萬零680元,高出約3000元,顯示這筆高出的數額與緩沖冠病疫情沖擊相關。
“因此,問題在于,轉移款項中有多少是現金,或是滿足日常生活所需的補貼,因爲實際收入的下降意味著低收入家庭需要手頭現金來滿足日常需求。”
他指出,低收入家庭的成年人,去年除了獲得關懷與援助配套的900元現金補貼、300元的必需品補助券,也可能符合就業入息特別補助、自雇人士收入補貼計劃(SIRS)、冠病疫情薪金補貼(Covid-19 Support Grant)的申請資格。具體政府轉移款額,因家庭而異,有些一二房式住戶會獲得較多,有些則較少。
“至于是否足夠,取決于家中受雇人士的情況。如果他們失業了幾個月,即使是SIRS或其他支持計劃都可能無法完全彌補他們的收入損失,盡管這會起到幫助的作用。”
記者:楊浚鑫 黃順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