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統計局的最新數據統計,受到疫情的影響,新加坡各階層家庭的中位數工作月入較之去年出現下跌,跌幅達到2.4%,是自2009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其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下降最大,跌幅達到6.1%。據悉,在收入最低10%的受雇居民住戶,去年人均月入560新元,較2019年少了37新元。其次是收入第11至20百分位(percentile)的受雇居民住戶,人均月入下跌3.2%。
新加坡居民收入11年來首次下跌
除了低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也受沖擊。收入最高10%的受雇居民住戶,去年人均月入是1萬3400新元,同比少了337新元,實際跌幅爲2.3%。收入排在第51至60收入百分位的住戶,1.4%的實際跌幅是所有收入群體中最低的。
收入統計的詳情
據新加坡統計局的《2020年住戶收入主要趨勢》報告顯示,本地受雇居民住戶的月入中位數,從前年的9425新元下跌到去年的9189新元,是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後首次下跌。
如果將通貨膨脹考慮在內,實際跌幅爲2.4%。不過與此同時,居民的收入同過去五年來相比也是有出現增長。同樣的,人均月入中位數也從前一年的2925新元下滑至2886新元,實際跌幅爲1.2%。
對此,經濟專家指出,新加坡經濟去年全年萎縮5.8%,但居民整體收入實際跌幅沒那麽大,這顯示新加坡政府出台的援助措施有所成效。不過,在旅遊、航空等行業收入會面臨著更大的收入下滑。
新加坡政府的措施
對于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新加坡政府也是在積極采取措施。據悉,新加坡居民每人去年平均獲得的政府津貼爲6308新元,是18年來新高。當中以一房和二房式組屋住戶獲得最多,達1萬3670新元。
與此同時,新加坡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去年維持在0.452。如果包括政府稅收和轉移,基尼系數則下降至0.375,是自2000年以來的低點。
新加坡基尼系數創下新低
此外,新加坡政府去年共投入59億新元,通過政府轉移爲本地家庭提供援助,受惠的本地居民人數超過280萬個。其中,一二房式組屋住戶獲政府轉移最多 去年人均得到1萬3670新元。
此外,新加坡政府還于去年宣布通過團結預算案以及追加的堅韌團結配套,爲社理會提供總額達7500萬新元的撥款,包括這筆用來提供生活補助券的資金。
新加坡對低收入群體的政策
新加坡政府十分注重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質量,兜底貧困一直被新加坡政府看作是其應盡的責任。
現金補貼
新加坡政府對低收入群體提供社區關懷援助。其中,針對低收入家庭以及因病、家庭看護責任等暫時無法工作的人員,政府給予社區關懷短中期援助。而對那些收入有限或沒有收入,以及無家庭支持的年老體弱或傷殘人士提供社區關懷長期援助(又稱爲公共援助)。
這項長期援助計劃,除了每月的現金津貼,受益者還可在政府綜合診所、公立醫院接受免費的醫療服務,並在必要時轉診到基于社區的機構接受服務援助,如家庭幫護、交友、進入日間護理中心等。
醫療費用補貼
1984年4月,新加坡推出國家醫療儲蓄計劃,有助于個人把收入的一部分放入個人賬戶以滿足自己或其家庭未來的醫療需求。1990年引入的健保雙全計劃是一種基于共同支付、低成本的保險計劃,旨在支付重大疾病或長期慢性疾病的醫療費用(這一部分是醫療儲蓄計劃無法完全覆蓋的)。
而那些沒有保健儲蓄或者儲蓄金額不足以支付醫療費用的貧困人群,則可以申請保健基金計劃(Medifund)。
就業入息補助
新加坡就業入息特別補助計劃(WSP)是新加坡政府2007年推出的一項措施。這是一項永久性計劃,旨在爲低收入員工提供財務補貼,並幫助他們爲退休後的生活儲蓄做提前計劃。
自該計劃實施起,新加坡政府已向約89萬名員工發放了68億新元的補助金。就業入息特別補助計劃的對象是收入在勞動力中最低20%的新加坡員工,它以中央公積金的形式爲退休生活提補助,並以現金形式補貼收入。
提供機構養老服務
新加坡在1984年將照護老年人的機構分爲兩類:一類是專爲照護貧困老人的機構;一類是專爲照護體弱多病老人的機構。
前者由政府舉辦;後者在政府的資助下主要由志願型福利機構建立和管理,收住由政府綜合護理署送來的符合救濟標准的老人。政府通過福利院等機構爲貧困、低收入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