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來了,聯發科急了。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李瑤
如果不是在近三個月高調發布了兩款5G芯片,聯發科這個曾經的“山寨機之王”,幾乎要在大衆視野裏消失了。
這個1997年創立于中國台灣的全球第二大商用手機芯片設計方案供應商,在功能機時代,芯片市場份額一度在中國大陸市場處于幾乎絕對壟斷地位。
什麽概念?人們記憶中十幾年前帶著三卡三待、八個喇叭、七個系統的貼山寨機、貼牌機,幾乎都首選“MTK”(聯發科英文縮寫)平台,全國最大手機批發市場深圳華強北的“走紅”,恐怕都要記上它一筆。
因此壯大了體量的聯發科,還在之後的智能機時代初期,征服了彼時的小米、索尼、華爲、聯想、魅族……
不過這都只是遙想最初那些年了,後來的聯發科本想一鼓作氣沖擊中高端市場,擺脫中低端標簽,卻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終致铩羽而歸,在2017年年底宣布退出高端芯片市場。
如今5G來了,聯發科突然覺醒般地打出“引領國內5G往前跑”的旗號,包括推出多項“全球第一”的“天玑1000”,以及“將5G帶入中端和大衆市場”的“天玑800”系列芯片。
沉寂兩年後,聯發科這是要再次“逆襲”了?
山寨,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很難說,山寨機和聯發科,是誰成就了誰。
2003年左右,手機市場上開始出現山寨機,聯發科在其他芯片廠商只提供硬件技術資料的情況下,通過提供軟硬件結合且低價的“保姆式”解決方案,打通並幾乎全面占領了山寨機市場。
這套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將主板、芯片、GPRS模塊以及系統軟件捆綁在一起賣給手機廠商。
手機生産制造的門檻由此大幅降低,只需要做個外殼,安上屏幕、攝像頭、鍵盤、電池,最多再加個GPS的導航模塊,一部功能齊備的山寨手機就誕生了,所謂的研發周期也直接從半年以上縮短到三個月之內。
一時間,市面上各式各樣的山寨機都用上了聯發科的芯片,聯發科門庭若市,來求合作的全球客商絡繹不絕。
回憶起當年山寨機的強大功能和酷炫造型,具體有這樣的:
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公開數據顯示,2006年,采用聯發科芯片的手機已經占到國內銷售手機總量的40%以上。聯發科也被貼上了“低端”“廉價”“山寨”等撕不掉的標簽。
據說當時在山寨手機的大本營深圳華強北,每天都會有3~5款新手機送達,保守估計一年的山寨新機總量可達到1000款以上。
手機生産開始不再是積年大廠的專利,只要市面上出了什麽新東西,華強北很快就能出現幾乎一模一樣的。各種帶著“MTK”的山寨機大行其道,只有想不到,沒有華強北做不到。
到了2007年10月,我國取消手機牌照核准制轉而對手機頒發進網許可證,雖然這項舉措本意是爲了讓整個行業更加公平透明,但理論上也進一步降低了手機制造的門檻,沒牌照的手機生産“黑戶”們從此挺直腰杆,開始光明正大地造手機。
聯發科這個一站式服務的芯片“保姆”,則順勢拿下了內地手機芯片90%的市場份額,出貨量高達1.1億套,跻身世界前三大IC設計廠商,被冠上了 “山寨機之王”的稱號。
關鍵時刻掉鏈子
山寨機的滋養壯大了聯發科的體量,卻也麻痹了它該有的敏感判斷。
2G、3G紅利吃盡,4G時代到來,移動互聯網強勢崛起,智能手機被構畫出更多的功用。一批立志擺脫山寨形象、打響國貨品牌的國産手機廠商崛起。它們通過互聯網渠道,一步步擊潰了深圳華強北、北京中關村大世界這些山寨手機集聚地。
此時,聯發科的技術其實不無優勢。先有2013年發布的MT6592被業內認爲吊打華爲海思同期的K3V2,後有2014年發布的MT6595、MT6752被認爲分別能與高通中高端芯片和華爲海思頂級芯片一較高下。
靠著這些評價優秀的芯片,聯發科接連拿下華爲榮耀、中興V5、酷派大神、紅米等一衆互聯網手機品牌訂單,日子過得頗爲滋潤。
不過,以橫掃中低端手機市場織就的霓裳進入華麗的國際舞池,固然值得揚眉,但尴尬的中低端標簽終究是聯發科的心頭刺。
于是,在多年積累的家底兒上,聯發科推出中高端芯片Helio系列,中文名字“曦力”,寓意Helio處理器將像太陽般帶給全人類力量和動能。
或許是MT6592、MT6595、MT6752都是八核設計且市場反應良好,聯發科似乎認爲,從單核到四核,從六核到八核,不僅消費者會産生“核多就是好”的認知,手機廠商們也更願意買賬。
于是,自第一款高端芯片Helio X10起,聯發科就開始瘋狂堆積SoC(芯片級系統)核心,從八核到十核,甚至還計劃推出12核心的處理器。更有意思的是,這股多核風暴還席卷了整個行業,連高通也未能免俗。
但結果更像是一場無情的“打臉”——Helio X10很快就出現了“一核有難,七核圍觀”的尴尬場面,搭載Helio X10的手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發熱、卡頓情況。
技術層面上來講,多核心通常用來降低CPU工作中的功耗,但過猶不及,核心過多容易導致系統分配不當。
高通可能是最早懸崖勒馬的。在八核的骁龍810因發熱問題嚴重被戲稱爲“火龍”後,高通很快在下一代處理器上改進了工藝。
聯發科的反應則相對遲緩許多。不僅Helio X20、Helio X25保持了十核的設計,“一核有難,九核圍觀”的結果也未出意外地“沿襲”了下來。
在中高端市場一戰成名的關鍵時刻,卻如此掉鏈子,聯發科毀的不僅是Helio X10/20/25的出貨量,還有自身的品牌形象。時至今日,但凡江湖上提及 “一核有難,多核圍觀”,衆人都掩面低頭,暗笑間心意相通。
5G時代能翻身嗎
隨著我國進入5G商用時代,手機市場眼看要迎來換機熱潮。各手機廠商爲了在第一時間搶占用戶心智,皆爭先恐後推出5G産品。這意味著,5G芯片市場也隨之開閘。
聯發科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天玑1000”是其交上的第一份答卷:全球第一支持 5G 雙卡雙待、全球首個集成 Wi-Fi 6 的 5G SoC、全球跑得最快的 5G 單芯片……十來個“第一”的名頭彰顯著聯發科“全力進入5G,決不落後”的決心。
2019年11月,在“天玑1000”的發布會上,聯發科總經理陳冠州還表示,天玑是北鬥七星之一,指引著5G時代的科技方向。“我們以此命名5G解決方案,象征我們是5G時代的領跑者,是技術、産品的領先者,是標准制定的積極參與者,更是5G産業生態的推動者。”
今年1月,“天玑800”也宣布面市,業內陸續傳出聯發科訂單暴漲的消息。
另一邊,華爲海思的麒麟990/820、三星Exynos980系列5G芯片業推出在即,5G芯片的戰火一觸即燃。
但聯發科這場“翻身仗”能打得像口號一樣漂亮嗎?這裏還得畫一個大大的問號。
爲什麽?一方面是,從2G、3G到4G、5G,聯發科總是擺脫不了吃時代紅利的嫌疑。
從山寨機大行其道的人口紅利到新型智能手機的換機紅利,聯發科都憑著“性價比”大殺四方。但隨著4G時代國産手機品牌開始走向中高端市場,性能表現就越過性價比成爲消費者的更高追求。
這意味著,縱然手機廠商爲攤平整體成本壓縮芯片采購成本,也繞不開消費者的剛需,只能走品質路線。
但聯發科卻自打退堂鼓,自始至終未能真正走上品質引領的道路。
另一方面,這場5G芯片混戰誰都無法預測最後贏家。就算不說芯片實力積累深厚的華爲、三星,如今就連展銳也已宣布,搭載春藤510和虎贲T710的5G樣機已經通過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實驗室的全面驗證,達到商用水平。算上已在場內的高通,沒有誰會對聯發科手下留情。
給聯發科的建議是:戰略上可以時刻保持跟進前瞻,戰術上則要腳踏實地。
首先,認清局勢,即除了高通、華爲、三星、聯發科、展銳五霸爭雄外,手機廠商向芯片研發靠攏的趨勢也不可忽略,比如,vivo與三星結盟共推5G芯片Exynos980,蘋果收購英特爾智能手機基帶業務之後自研5G基帶芯片……
其次,改變“舊酒裝新壺”,不再主打“性價比”,找到一個新的行銷策略,提高品牌形象,避免高開低走。
科技行業的較量本質上是技術實力的較量,一路走來一次次的商業對戰教訓表明,首發搶占客戶心智、搏個頭彩確有效果,但更需要的是細水長流、節節進步。
比如聯發科和其老對手高通,前者是從中低端切入中高端,後者則是從中高端下切入中低端,這場較量注定是一場持久戰,一時之得失在整個商業戰爭曆程中會被無限縮小。
最後,磨利最重要的刀刃——專利。
根據《通信産業報》全媒體整理自德國IPlytics報告的數據,截止到2019年4月,全球5G專利能力及5G標准必要專利族數排行如下:
在此公開信息裏,聯發科的5G專利積累並不靠前,要走向中高端,聯發科還需加快創新的步伐。而對于最新5G專利更新數量和相關問題,《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向聯發科發去采訪函詢問,截至發稿,未獲回複。
當然,聯發科未來也並非沒有勝算。諸如華爲這樣的芯片後起之秀已是老生常談的案例,能不能“翻身”,就看聯發科整個企業的思維和行動力了。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而來的時候,可不會有絲毫憐憫之心,不苦練功夫,它能把你拍下去第一次,就能拍第二次、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