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販文化去年底申遺成功,爲小販行業注入強心劑,民間和官方近年來對新加坡本地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視,也方興未艾。列入新加坡非物質文化遺産清單的項目數量,兩年多來增至97個,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去年第三次爲清單添加的項目中,包括撈魚生、粿汁、印族花環制作,以及手工牌匾雕刻等。
撈魚生討個好兆頭,是新加坡華人農曆新年的傳統習俗。(檔案照)
對于新加坡人慶祝農曆新年時的必備項目撈魚生列入清單,本地美食家林益民說,華人祖輩從中國南方過番南洋之前,就有吃生魚片的習俗,但這道簡單的小吃來到南洋後,尤其在新加坡,進一步發揚光大。上世紀60年代,這道菜經合稱“四大天王”的本地粵菜名廚譚銳佳、冼良、許國威和劉育培改良,再配合撈魚生時喊吉祥祝語以帶動氣氛,令它逐漸發展爲亞洲聞名的農曆新年應節菜肴。
不過,今年的魚生受冠病疫情影響,會跟往年的撈法有很大不同。爲了做好佳節防疫,政府近日發布新規,食客在餐館撈魚生時必須戴著口罩,並且不能像往常邊“撈起”邊說吉祥話等。
資訊科技創意專家編寫了代喊吉祥語的軟件,讓人們戴口罩防疫也能感受到歡樂氛圍。圖爲軟件界面。(檔案照)
“撈起”時不能大聲喊出吉利話和祝語,顯然會影響過節氣氛。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對想撈魚生的國人提出建議說,比如除了在心中默念祝語,也可以下載應用讓手機代喊“發啊”等吉祥語。李總理說,“你點一下它就幫你喊出來了,可能喊得比我們還要標准,更加吉祥。”
也有餐館表示,會集思廣益,看如何讓食客能繼續安全地收到“撈起”的祝福。比如可能簡化過程,服務生端上魚生時,不再像往年一樣,每放一個配料就搭上吉利話,而是端上魚生就後退,恭祝食客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就好。
新加坡非物質文化遺産清單中的項目可歸納爲六大類,除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五大分類,即“口述傳統與表述”“表演藝術”“社會習俗、禮儀與節慶”“大自然和宇宙的知識與習俗”,以及“傳統手工技藝”,還包括一項額外的“飲食文化遺産”類別。
文物局于2018年4月列出清單中的首50個項目,旨在記錄、保存及傳揚新加坡豐富多元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清單項目包括小販文化、南音、馬來皮影戲,以及清明祭祖、龜嶼進香等節慶習俗。
華人手工牌匾雕刻手藝去年列入新加坡非物質文化遺産清單。(嚴宣融攝)
文物局研究團隊之後繼續挖掘資料,透過全國調查並向文史專家及民間組織等征集反饋,不斷壯大清單。前年3月和10月,清單增添20個和18個項目,包括歌台、印族藍果麗(rangoli)沙畫、馬來粽(ketupat)制作等;去年11月,清單再添九個項目。
印族藍果麗(rangoli)沙畫前年已列入新加坡非物質文化遺産清單。(Roots.sg網站)
文物局副局長:肯定傳承人和實踐者貢獻
這些項目列入清單,不僅代表它們受肯定爲新加坡多元文化遺産的一部分,也意味它們往後有條件爭取像小販文化那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它們的實踐和傳承者也可獲提名,角逐“新加坡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獎”。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政策與社區)陳子宇說,該局希望借此清單肯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和實踐者的貢獻,提高國人對本地活生生文化遺産的認識和欣賞。
“清單中呈現有關項目的研究資料,涵蓋它們的曆史、現行表現方式,以及所面對的挑戰。這有助文物局推出戰略和措施,以及開發與實踐者的合作項目,促進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