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醫護人員動粗事件,在過去三年逐年上升,去年更增至1300起。站在前線服務的“白衣天使”,有不少受到粗暴對待或騷擾,讓他們受到一定程度上的身心影響。(海峽時報)
作者 鄭智浩
他們跟你一樣,忙碌工作時會疲憊不堪,待人相處時會有情緒起伏。患者康複好轉時,他們開心喝彩;遭受無端指責、甚至粗暴對待時,他們也會受傷難過。
他們,就是站在最前線照料患者的“白衣天使”。
冠病暴發以來,醫護人員的需求及工作量就有增無減,他們不只須要承擔高時長、高強度及高風險的醫療工作,有時也要學著應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各種無理要求。
本著對工作努力付出,以及深藏骨髓裏那勇于奉獻的使命感,醫護人員一般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力配合求助患者及家屬的需求。
然而這份配合,卻遭到一些病人與家屬的“濫用”。
這些病人有的患有精神疾病,有的患有老人癡呆,有的是壓力大的家屬,有的只是純粹將疾病痛苦宣泄在他人身上。他們用最粗俗的言語或肢體沖突,粗暴傷害了照顧他們的“白衣天使”。
上述現象在過去三年,大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許多醫護人員申訴自己不堪其擾,更有者心靈受創,很大程度上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對醫護人員動粗或騷擾事件頻發,醫護人員到底遭遇了什麽? 醫院和政府又出台了哪些應對措施?
(路透社)
動粗或騷擾事件逐年上升 去年增至1300起
公共醫療機構的數據顯示,對醫護人員動粗或騷擾的事件,從2018年的1080起,增加至2020年的1300起。
衛生部長顔金勇上個月在國會書面答複時指出,醫護人員受到防止騷擾法令(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Act,POHA)第六條的保護,在執行公務時因受到騷擾或暴力對待的報案數量過去三年來也有所上升,從2018年的40起增加至2020年的58起。
針對上述課題,本地媒體訪問了數家本地醫院,希望從中一窺前線“白衣天使”的處境,並了解當局制定的應對措施。
受訪的醫院不約而同表示,近幾年,旗下醫護人員遭受動粗或騷擾的事件有所激增,越來越令人擔憂。
新加坡中央醫院首席通訊官Jennifer Wee表示,院內前線員工所遭遇的粗暴對待事件,過去四年來,增了約兩倍,從2016年的70起,增至去年的200起。
樟宜綜合醫院的粗暴對待事件,也從2018年的90起,上升至2019年的107起,去年更翻了一倍,達到214起。
病人喊我“無能”,讓我質疑自身工作能力
在邱德拔醫院擔任高級護士經理的安(化名)告訴《海峽時報星期刊》:
“在我20年的護士生涯中,我學會了面對特殊情況時,依然保持堅強。”
不久前,她被一名坐在輪椅的女病患粗暴對待。當時,該名病患試圖在例行醫療檢查前,獨自前往附近的便利商店。安擔心病患離開錯過預約,上前制止她。
豈料,情緒激動的病患不斷拍打安的腿部,並用粗俗的言語羞辱她。
“(雖學會堅強),但有時我們努力地爲病人提供照料,卻受到負面對待時,大家的情緒真的十分沮喪。”
安透露,她曾親眼目睹同事們被病人毆打、抓傷或咬傷,一些年輕女護士還會遭到性騷擾。
曾遭受無理對待的樟宜綜合醫院高級護士瓦希德(30歲,9年看護經驗)則向《海峽時報星期刊》道出了職場上的“甘苦史”。
她說,自己剛入行不久,就被一名患者不斷惡意中傷,讓她不得不躲在廁所哭泣長達5分鍾。 “
他(患者)一直喊我‘無能’,並且大聲叫喊,導致同一病房的其他患者都被驚醒。”
“壓垮我情緒的崩潰點是,他告訴其他病患應該拒絕我的照料。我當時真的無地自容,開始質疑起自己的工作能力。”
擺放在同一病房的病床。(海峽時報)
據《亞洲新聞台》報道,一名來自新加坡中央醫院的醫護人員阿米爾(化名,15年看護經驗)早前受到了病人的肢體暴力。
當時,由于出院過程意外延遲,該名病人試圖在阿米爾提供出院證明前離開,欲阻止病人的阿米爾被一記重拳打在左臉頰,導致鼻血直流。
一旁協助的護士希拉(化名)目睹血腥場面,趕緊呼叫院內保安人員。
“他(患者)一拳打過去後,自己也驚呆了。他只是瞪著……並一直不出聲,什麽也不做。他沒有繼續激進或使用暴力。”
她憶述時說,其實醫護人員在該名患者入院時,已經知道他有精神上的疾病。醫護人員在應對這類患者時,就會更加謹慎,盡量不要觸怒他們的敏感神經。
言語及肢體暴力不只來自病人,也來自病人家屬。(亞曆山大醫院)
在亞曆山大醫院,肢體暴力通常來自患有癡呆及行爲問題的年老病人。
高級護士Pauline Chong告訴《亞洲新聞台》:
“這些患者的思維過程可能受損,無法表達他們的需求或不適。當他們的基本需求或情感需求沒能獲得滿足時,他們一般就會感到沮喪,並可能會發起肢體攻擊。”
這些需求包括饑餓、口渴或如廁。護士不時也會受到言語攻擊,因爲有些患者拒絕配合,冒著可能摔倒的風險,堅持要出外吸煙。
“這些患者獨居,沒有親屬的支持,而且往往是老年癡呆症患者,他們面臨的複雜社會問題,已經超過了醫療問題的層面。”
Pauline Chong也進一步指出,有時前去醫院探訪的親屬,也會威脅醫護人員,要他們破例通融醫院設下的訪客限制。
來自親屬的粗暴言語是導致醫護人員“很受傷”的原因之一。
“他們可能會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冷嘲熱諷、威脅,或居高臨下地對護士說話。”
據悉,新加坡中央醫院醫護人員在遇到上述情況時,會第一時間向附近的同事尋求協助。Jennifer Wee指出:
“過後他們會通知主管。若情況安全,主管就會走近,與憤怒的病人或家屬交談。若對方不能冷靜進行理性溝通,並且讓附近員工的安全受威脅,我們就會立即通報保安。”
“在大多數情況下,保安人員及團隊會評估情況再做決斷……(實在無法控制)我們就會要求警方介入。”
“白衣天使”安表示:
“醫護人員也是一些人的親人。我相信沒有人願意讓自己的親人,也面臨這樣粗暴的對待。”
(互聯網)
若騷擾執行公務的醫護人員 懲罰將更嚴厲
代表本地醫療保健領域的保健服務雇員聯合會主席丹娜樂芝米表示,這些無端的指責與粗暴對待,可能會傷及醫護人員,並且大大影響他們的自信心和尊嚴。
“身體傷害是可以痊愈的,但是這些遭遇所帶來的情感及心理上的沖擊,將會留下持久的負面影響。”
“有些人休息幾天即可克服創傷,但有些人可能就此無法痊愈,徑自離開這個行業。”
丹娜樂芝米補充道,那些更有可能被粗暴對待的醫護人員,一般是在急診室、門診診所、藥房,以及治療精神疾病患者的員工。他們長期暴露在被傷害的風險之中。
保健服務雇員聯合會(Healthcare Services Employees’Union,HSEU)主席丹娜樂芝米(K. Thanaletchimi)。(海峽時報)
衛生部長顔金勇則強調: “醫護人員在照顧病人時,有權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工作。衛生部和公共醫療機構對騷擾和動粗事件采取零容忍的態度,並將采取必要的行動保護醫護人員,以免他們受到騷擾或暴力對待。”
在新加坡,只要構成騷擾觸犯“防止騷擾法令”(POHA),違法者可面對高達5000元罰款,或最高六個月監禁,或兩者兼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防止騷擾法令”第六條下,如果騷擾行爲是針對正在執行公務的公共服務領域的員工,那麽騷擾者面對的處罰會更嚴厲。
對以上人員進行騷擾或動粗者,可面對高達5000元罰款,或最高12個月監禁,或兩者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