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人講華語(mandarin),英文也講,遇到華語不會說的詞的時候,他們一般用英文帶過(還沒碰到過他們有不會說的英文用華文帶過的),中老年的新加坡人愛講華文,也愛讀華文報,青少年則相反,現在80%以上的新加坡家長都是同自己的孩子講英文,中小學生之間幾乎都講英文(華校的除外)。很少有青少年讀華文報,雖然他們的華文也說的比較好,但他們覺得認漢字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照這樣發展下去,再過50年新加坡的華文報紙可能絕種),95%以上新加坡人上網都是用英文輸入法和浏覽英文網站的,剩下的5%估計都是會上網的老一輩新加坡人或者是華文報章編輯。
總體來說,新加坡人華語的發音是很標准的,雖然地方音有點重(同台灣人的普通話類似,因爲都是講閩南語出生的),但只要是中國漢族人,就沒有聽不懂的。剛來新加坡的中國人同他們交流,會遇到個別詞理解不同的問題,歸納如下。
新加坡華語VS中國普通話
(=號左邊爲新加坡華語,右邊爲中國普通話)
不懂=不知道,不曉得
“我不懂什麽時候才可以去”,“我不懂他要不要來”。
青色=綠色
新加坡人管綠色叫青色,如果你給新加坡人說“綠色”,有些新加坡人會反問你綠色是什麽顔色,以前我的朋友跟我過馬路等紅綠燈時,他就給我說“OK,青色了,LET’S GO~” 還好現在懂“綠色”的新加坡人越來越多了~
不過也有中國人先不太適應的,因爲青色在我們看來是另一種顔色,英文有個詞叫cyan,就是我們說的那種青色的意思,我問我朋友cyan你們用華文怎麽講,他想了半天說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說 他反問我“是那種青青藍藍的顔色,是不是?”!
講=說
這個理解上不會有問題,不過新加坡人很少用“說”,都是“我跟你講哦”,“我上次跟他講”,“他沒有跟我講過”。
做工=上班(放工=下班)
這個也是讓我先有點不適應的,因爲中國人一般會把“做工”理解成幹苦力活之類的,但他們就是把go working統一理解成“做工”。如果你對一個新加坡人講“你明天要上班嗎?”, 他會一臉茫然地把你看著。
課室=教室
這個理解也不會有問題,習慣就好了,新加坡人也猜得出“教室”的意思。
玩臭=狡猾,奸詐
“哇,你玩臭啊”=“哇,你很狡猾哦”, 新加坡人明白狡猾的意思,不過他們更愛說玩臭,反倒是很多國人不懂玩臭的意思。
沒有劃=不劃算(吃虧)
“買那個沒有劃的”=“買那個不劃算的”,新加坡人懂“不劃算” 中國人不一定懂“沒有劃”。
“臭雞蛋”=“我靠”
口頭禅,也可以簡說爲“雞蛋啊”。
時間詞的先後
“不用等他了,我們吃先”=“不用等他了,我們先吃” 另外新加坡人不愛說“。。。之前”,而是“before。。。” 比如“before我來的時候,他都吃完了”=“我來之前,他都吃完了”。
切=比
新加坡青少年常用,“他同我切籃球”=“他跟我比賽籃球”。
有料=有能力
“你想做這個工的話,自己必須要有料”=“你想幹這行的話,自己必須有那個能力。”
青菜=隨便
出自福建話,福建話的“青菜”就是”隨便”,由于大部分的新加坡華人都是福建後裔,自然就很多說“青菜”的了,比如“沒關系拉,我都是很青菜的”。
德士=的士(出租車)
不要跟新加坡人說“打的/打車”,他們聽不懂的,就說“坐德士”。
羅厘=大貨車
源自英語lorry, “我搬家叫了一輛羅厘來”=“我搬家叫了一輛大貨車來”。
巴士=公交車
中國人都懂什麽是巴士,但沒有新加坡人懂什麽叫“公交車”,更不要對他們說什麽“趕公交車”之類的,說“坐巴士”就行了。
10千=1萬
乍 看有點廢話,但是新加坡人真的很少用“萬”這個數詞(打麻將時除外),比如說一輛車標價99000元,他們會說“99千”,還有比如說“我一個月的薪水3 千,半年就是18千”之類的 雖然他們知道1萬=10千,但他們甯願用千也不用萬,原因大概是他們習慣跟著英語的思維來表達數字, 比如15,000 fifteen thousand,直譯過來就是15千。
遊幹泳=搓麻將
這是我感到最搞笑的說法了, 新加坡人也管麻將叫麻將,不過他們的比喻更爲形象,洗牌的時候兩手在牌中間搓的動作,還真的像在遊幹泳。
花紅=獎金
“我 年底要拿花紅哦”=“我年底要拿獎金哦” 在政府部門做工的人(civil servant,中國俗稱公務員) 每年都有花紅拿,數額大概是你4個月的salary, 但那種每個月都能拿的獎金似乎不叫花紅,我只知道新加坡人稱其爲bonus,具體也不知道他們到底用哪種華文來說~
還錢=付錢
新 加坡人喜歡用“還錢”來概括所有支付MONEY的過程, 比如中國人說的“明天我去學校交學費”,新加坡人會說“我明天去學校還錢”, 又比如中國人說“他沒給錢就跑了”,新加坡人說“他沒還錢就跑了” 總之,中國人會用 “交,繳,付,給,還”+“錢”等說法,而新加坡人只是簡單的一個“還”+“錢”了事。
好料=好東西
好料一般用作好東西的意思,比如“哇,什麽好料?”=“哇,什麽好東西?” “你吃了什麽好料,長這麽大支”=“你吃了什麽好吃的,長這麽胖”。
燒=燙
新加坡人不說“燙”,而是說“燒”,比如你跟新加坡人吃火鍋,你剛要吃才從鍋裏夾起的食物時,他會善意的說“小心哦,很燒的”~
樂齡人士=老年人
新加坡MRT(地鐵)裏經常可以看到和聽到的詞,形容的也比較形象,人老了嘛,是該安享晚年(樂齡)了。
auntie=嬸,姑,姨,娘 uncle=叔,伯,舅,爸。新加坡人對長輩和親人的稱呼都是統一的, 管你是我三叔二嬸,大爸二娘,還是舅舅姨媽,auntie,uncle一律包幹!
塊五 = 一塊五
百二十塊 = 120塊錢
三十八仙 = 30%
肮髒=髒
“那個很肮髒的”實際上就是“那東西很髒”。這詞用的很怪。
我老=我爸。親蔡=隨便;草林木=草你媽;林被=你爸;林母=你媽;甲唻=吃力;阿媽=外婆。新加坡人從來不說“然後”的,都說THEN。
看戲=看電影;看電視劇/ 戲院=電影院。
這也是讓很多初來新加坡的中國人感到極其不習慣的說法,我們說看戲一般指的是舞台戲,戲曲表演等等,而新加坡人則理解爲電影,電視劇等等, 下次你朋友告訴你去戲院, 可千萬不要理解爲去看京劇一類的。
鎖匙=鑰匙
這個問題不大,都能互相理解。
黃梨=菠蘿
也許在中國某些地方也是叫黃梨, 不過我覺得菠蘿的說法在中國更爲流行, 而大部分新加坡人則不知道菠蘿爲何物。
固本=優惠券
固本,源自英語coupon, 就是優惠券的意思,口語上不常用,不過你經常會在新加坡的華文報紙或雜志上看見“憑本固本,獲得XX優惠”等字樣,別猶豫,那就是優惠券。
敢敢的=大膽
新加坡人很愛說“怕什麽,跟他敢敢來啊”=“怕什麽,在他面前拿出你的威風來” 有次我還看見華文報上的一則新聞的標題是“見面1次便求婚,40男子敢敢愛”。其它常說的還有“不要這麽膽小,敢敢的”。
吃蛇=偷懶;Lobang=門路;巴刹=菜市場;哇biang=我的天啦;ngiao=吝啬;chim=深奧。
最後
看了半天,不知道你有沒有明白新加坡的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