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協會指私人綜合健保計劃索償額在2010年至2019年間,從2億6700萬元增加至16億元。管理費則從5300萬元上升至1億6600萬元,分銷成本從7900萬元上漲至2億6700萬元,漲幅分別爲2.1倍和2.3倍,比索償額的漲幅少。
王康威 報道
人壽保險協會再對新加坡醫藥協會的指責作出回擊,指私人綜合健保計劃索賠額從2010年至2019年上漲了五倍,遠高于管理費和分銷成本的漲幅,因此是保費上漲的主因。
圍繞私人綜合健保計劃(Intergrated Shield Plan,簡稱IP)的爭議持續延燒,醫藥協會日前指保險公司管理費和傭金逐年增加是導致制度不可持續的罪魁禍首,壽險協在上周一發表聲明反駁後,昨天再發出第二份聲明加以解釋。
其中,壽險協會依據業者提交給金融管理局的數據加以反駁,指私人綜合健保計劃索償額在2010年至2019年之間上漲五倍,從2億6700萬元增加至16億元。同時期的管理費則從5300萬元上升至1億6600萬元,分銷成本從7900萬元上漲至2億6700萬元,漲幅分別爲2.1倍和2.3倍,比索償額的漲幅少。
稱成立咨詢團醫生制度
與衛生部收費標准互補
壽險協會也指出:“2017年後管理費的年複合增長率比索賠額高,可能是因保險公司開始落實醫療保險專案組的建議,導致管理費上升。但這些建議落實後減緩了索賠額上漲的趨勢,因此整體而言建議能遏制成本的增長。”
醫療保險專案組的其中一項建議,便是成立咨詢團(Panel)醫生制度。針對有一些醫生指衛生部所公布的收費標准足以取代咨詢團,壽險協會指目前公布的收費標准的範圍很廣,同樣手術的最低和最高價格相差1.8倍,如果按照該標准制定理賠範圍,保費也會上漲。
壽險協會認爲,咨詢團能與衛生部的收費標准互相補充,因爲咨詢團能彌補收費標准的兩個不足之處,包括目前收費標准缺乏執行的機制,咨詢團則可通過合約強制醫生必須在標准範圍收費。咨詢團也提供靈活性,讓醫生在面對複雜個案時,能收取比標准更高的費用。
目前一般業者的咨詢團包括250名至400名私人專科醫生,近幾年也逐步增加。對此,壽險協會認爲保險公司如果貿然地大幅度增加咨詢團醫生的人數,可能無法更好地管制他們收取的費用,導致保費仍然會增加。而要吸引更多醫生加入,也可能需要提高咨詢團醫生的收費幅度。
壽險協會也指出,即使每份索賠的款額保持穩定,但如果索賠率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繼續保持在目前的9%,這樣的增長率後果將十分嚴重。
這是因爲保險制度是建立在風險分擔的基礎上,如果索賠率太高,則無法分擔風險,讓保險失去意義。
“目前的索賠率爲25%,也就是每100名保戶中有25份索賠,如果索賠率保持相同複合年均增長率,五年內索賠率將達40%,10年後更會是64%。”
對于醫藥協會有意成立投訴委員會聽取公衆對保險公司的投訴,壽險協會則建議保戶利用現有的申訴機制,或到金融業糾紛調解中心尋求裁決。
醫藥協會回應:
保險業者應先控制管理費與傭金增幅
醫藥協會在回應壽險協會的反駁時說,保險業者應先將管理費和傭金的增長幅度調整至低于保費的增長,再探討是否應接受衛生部收費標准範圍的上限。
不過醫藥協會也對與壽險協會的討論,重新聚焦于私人綜合健保計劃的可持續性感到欣慰,各方將繼續觀察索償額以及醫藥費的情況。
醫藥協會指出:“爲確保有一個可持續性的機制,各方都應該做出犧牲。醫生和保戶都希望看到更多的行動,解決索償比率以及管理費和保費增幅的差異。目前業者持續地將75%的保費用于理賠,但傭金和管理費複合年均增長率卻保持在15%至16%,保費的增長則爲10%。”
醫藥協會也重申,當時發布立場聲明是爲了突出病患在購買保險和索賠時面對的挑戰。隨著衛生部已讓新加坡醫藥協會、醫學專科學院和人壽保險協會成立三方委員,部分的問題已得到澄清,希望之後三方能加深理解與合作。
“或許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但我們必須一起學習,各領域的人也應該合作保護病人的利益。在這過程中我們也必須相互信任,一起建立起可持續的醫療系統,支持健全的津貼系統,和公平的私人領域。我們總有一天都會成爲病人,因此必須確保自己和子孫有負擔得起和良好的醫療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