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紫筠 報道
冠病疫情加速了本地實時支付方式的盛行,交易量去年超過1億3800萬次,較一年前激增48%。
根據全球軟件公司ACI Worldwide和數據公司GlobalData昨天發布的報告,我國電子錢包的采納程度也呈上升趨勢,去年激增至70.9%,創下曆史新高。2019年和2018年的比率分別爲56.9%和27.5%。
我國目前有兩套實時支付系統,分別是在2014年的“快速和安全的轉賬”(Fast And Secure Transfers,簡稱FAST)和2017年推出的PayNow。
若以實時付款的總交易額來看,去年上漲了40%至1540億美元(約2070億新元),高于前年的1100億美元。
報告預測,我國實時支付的交易量將在2020年至2025年間取得23.21%的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並將在2025年擴大至3億9294萬次。
ACI Worldwide首席産品官威爾莫特(Jeremy Wilmot)說:“擁有完善數碼支付基礎建設的國家,控制冠病疫情的經濟沖擊方面的表現比較好。實時支付方式讓政府與金融機構合作,以更快地分發所需的經濟援助款項給人民。這也爲企業提供資金流動性,適應供應鏈阻斷的影響。”
威爾莫特認爲,這場疫情凸顯了數碼付款和支付基礎建設的重要,並把這個領域相當于10年的創新發展濃縮至一年。即便是走出疫情,人們習慣上的改變應該不會扭轉。
這份報告共涵蓋全球48個國際市場。印度以255億次的實時支付交易量保住榜首地位,中國緊跟在後,去年交易量爲157億次。
韓國、泰國和英國分別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位。
全球去年交易量703億次
較2019年高出41%
整體而言,全球去年的實時支付交易量爲703億次,較2019年的500億次高出41%。總交易額從69萬億美元增加至92萬億美元。全球電子錢包的采納度也上升至46%的曆史新高。
至于增長最快的國家,克羅地亞(Croatia)以374.4%的年均複合增長率位居榜首,馬來西亞則以83.9%的年均複合增長排在第二位。
隨著加拿大和美國推動實時支付系統RTR和FedNow系統,報告預測,北美將是這方面增長最快的區域,年均複合增長率爲36.5%。
另一方面,涉及實時支付的騙局有增加趨勢,主要伎倆包括欺騙、盜取身份資料,以及侵入他人電子錢包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