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未來3年就是要促進經濟轉型。政府將撥出240億元幫助企業和員工轉型。
圖源:todayonline
很多人注意到,這240億元中有10億將由政府和淡馬錫公司出錢,共同投資本地企業資助平台。
其中政府將出資5億元,而淡馬錫控股會以1元對1元的方式補助,使平台擁有10億元的資金。
圖源:CNBC
新加坡最神秘的公司
淡馬錫控股成立于1974年,全名爲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雖說這是一間私人企業,但新加坡財政部對淡馬錫擁有100%的股權,可以說它是新加坡國家資本主義模式中的重要一環。
圖源:todayonline
由于淡馬錫享有豁免權,它無需像上市公司那樣公開財務報表,因此它從成立起至2004年9月從未向外界公布過財務報表。
而淡馬錫卻掌握著新加坡的經濟命脈,它持有著新加坡各行各業中最重要的一些企業的股權。
其中包括新加坡電信,新加坡航空公司,新加坡地鐵,星展銀行,新加坡電力等等。
有外媒曾經估算,淡馬錫持有的股票市值占到整個新加坡股票市場的47%。
圖源:The Ecomonic Times
外界一度對淡馬錫何時投資這些公司,投資成本,投資內容,甚至享有多少股權都一無所知。
因此,它也被稱爲新加坡最神秘的公司。
淡馬錫的角色
作爲國家控股的投資公司,淡馬錫的投資回報和收益是被納入國家儲備淨投資收益/回報框架下的。
在這一框架下,新加坡政府可以動用框架內所派發的股息或預期長期回報的最多50%,用于財政支出。
數據顯示,淡馬錫控股連同新加坡金管局,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在2018年共爲政府貢獻了整體收入的18%。
淡馬錫控股2004年10月首次對外公布了財務報表。
根據上一財年2020年公布的情況,淡馬錫的投資淨值達到3060億新元,在過去10年增長了1200億新元。
自1974年成立以來,淡馬錫的股東總回報率也呈增長趨勢,截至2020年3月底爲14%。
去年3月,爲了緩解疫情帶來的沖擊,新加坡航空公司發行新股和債券,籌集150億新元。
作爲新航最大股東的淡馬錫控股,立即出手援助,認購其附加股和債券份額,以及所有已發行但未被認購的余額。
淡馬錫控股旗下的淡馬錫基金會也在去年三次爲新加坡的民衆免費發放口罩和洗手液。
由此可見,淡馬錫不僅是新加坡政府在全球資本運作的代言人,也是政府支持本土塑形經濟的重要幫手。
看好中國市場 投資占比超過本土
淡馬錫的投資並不局限于新加坡本土,其在全球各國的不同領域都有不小的涉足。
其主要投資的行業包括金融,電信科技,房地産,交通,能源等等,範圍非常廣。
從地域上來看,雖然三分之二的投資都在亞洲,但投資組合在北美以及歐洲的占比也達到了17%和10%。
在其投資的公司中,我們也看到了不少中國公司。 像是阿裏巴巴,騰訊,美團點評等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都在淡馬錫的投資之列。
鑒于經濟日益數字化和知識化,2014年,在總理李顯龍的推動下,新加坡提出了”智慧國家計劃“,擬建設覆蓋全島的數據收集、連接和分析的基礎設施及操作系統,從居住、交通運輸、國民健康到政府服務等多個層面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其中,在居住層面,智慧市鎮概念被推出,旨在組屋市鎮的規劃、開發和管理中使用科學技術,爲居民創造更宜居、高效、可持續和安全的居住環境。
本文將從智慧組屋城市框架的介紹入手,結合2020年落成的榜鵝北岸智慧組屋,分享新加坡智慧市鎮的規劃經驗。
智慧組屋市鎮框架
建屋發展局于2014年9月發布智慧組屋市鎮框架,以宜居性、高效性、可持續性、安全性爲目標,提出通過智慧規劃、智慧環境、智慧地産、智慧居住和智慧社區五個關鍵層面實現”智慧國家計劃“。
新加坡智慧組屋城市框架
智慧規劃
良好的規劃和設計有助于在居住市鎮中營造優越的環境。而明智的規劃可以進一步增強規劃的工作力度和效率,使用計算機仿真和數據分析可以幫助規劃人員和建築師更深入地了解環境條件如何與市鎮,街區和建築物的布局和設計相互影響,使公共組屋改善其規劃、設計的方式,並獲得最佳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集成環境模擬器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作爲“協助決策的工具”,它幫助規劃人員在組屋市鎮中引入新的可持續發展功能時進行深度的分析。例如,使用3D城市模型來模擬城市微氣候條件(例如風量,溫度波動和太陽輻照度)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對周圍環境的綜合影響城市景觀。
集成環境模擬器分析
除城市微氣候,它還能夠評估各種舉措的有效性,例如,LED照明,太陽能,天空和垂直綠化,雨水收集、再循環,廢物收集等,並就這些舉措的最佳組合做出決策以實現可持續性以經濟有效的方式實現目標。
智慧環境
建屋發展局利用傳感器實時監控組屋市鎮,以創造一個“智慧環境”。這些傳感器通過捕獲有關環境因素(例如溫度和濕度)的實時信息,並根據信息隨時調控公共設施,爲居民創造一個更加愉快的環境。
智慧環境實時監控系統
例如,當達到一定溫度和濕度阈值時,可以觸發位于公共區域的智能風扇。調節風扇速度以提高居民的熱舒適水平,同時減少能耗。
智慧地産
爲了改善房地産服務,建屋發展局利用智能技術來收集和分析數據,通過集成,管理和分析來自各種來源的數據來幫助改善房地産服務,以幫助優化維護周期和預防問題。
例如,借助傳感器收集的數據,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常見便利設施的使用方式。這些模式的變化可能意味著潛在的問題,通過檢查這些設施或配件,並迅速解決發現的任何問題,在給居民帶來最少麻煩的情況下解決問題。帶傳感器的智能照明系統和和智能氣動廢物輸送系統是智能地産的重要實踐。
智慧地産應用
a)智能照明系統
安裝在公共區域的裝有傳感器的照明設備可以幫助建屋發展局了解人流狀況並優化照明條件。將很少或沒有人流量的公共區域的照明減少到30%,從而有可能將能源消耗減少多達40%。
b)智能氣動廢物輸送系統
通過附有傳感器的智能氣動廢物輸送系統,建屋發展局可以監控廢物的處置方式和數量。通過分析數據,可以改進廢物箱的設計,並根據收集的廢物量改變廢物收集的頻率。這可以幫助優化廢物收集所需資源的部署。
智能氣動廢物輸送系統工作原理
智慧居住
建屋發展局在最新一代的組屋中提供數字基礎設施,爲智能家居鋪平道路。居民可以通過利用商業公司開發的智能家居應用程序,改善組屋節能效果,並使他們能夠在家中舒適地訪問醫療保健等服務。商業公司可以爲智能家居開發的一些潛在應用包括:
智能居住基本工作原理
a)智能老人警報系統
借助家庭中具有數字功能的基礎設施,商業公司可以爲希望監視老年親人以確保他們安全的家庭開發智能老人警報系統。放置在公寓中的傳感器可以幫助監視老年人的活動,如果檢測到不規則運動(例如,如果一段時間內未檢測到任何運動),則將向護理人員發出警報。該系統還可以包括一個緊急按鈕,以便老年人可以在需要時迅速提醒護理人員和家人。
智能老人警報系統工作原理
b)家庭能源管理系統
在家庭能源管理系統的協助下,居民可以隨時隨地監視其能耗模式,並實時管理其家用電器,並有可能減少其能源消耗。2013年在榜鵝進行的爲期一年的試點研究表明,該系統有助于將居民的每月能源消耗降低20%。
家庭能源管理系統工作原理
智慧社區
除了硬件基礎設施的配置之外,建屋發展局還計劃利用數據分析和信息與通信技術更好地了解和吸引居民,增強社區聯系力度,並賦予社區更大的自主權。例如,通過共同創造生活環境有關購物,生活方式和偏好的匿名數據,規劃滿足居民需求的商店類型。並且,居民還可以利用移動應用程序與鄰居互動,營造更爲活躍的社區。
案例:榜鵝北岸智慧組屋
榜鵝北岸智慧組屋效果圖
2020年,首批具備智能設施和永續智能設計的榜鵝北岸組屋落成。截至12月中,大約85%的住戶領取了房屋鑰匙。
榜鵝北岸組屋智能家居示意圖
作爲首批配備支持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基礎設施的政府組屋,居民可以在啓用智能功能的家庭中安裝智能應用程序,例如家庭能源管理系統和老人監控系統。同時,在榜鵝北岸住宅區的這1400個單位中,均配備有智能家居的大腦——智能電源插座和高科技配電板。這意味著幾乎所有連接到電源的設備,例如燈,風扇,咖啡機和攝像頭等,都可以通過移動應用程序進行控制。其中,高科技配電板還將嵌入智能電表,以使居民能夠監控每台家用電器的能耗
爲了解決改革過渡期的規劃銜接問題,新《土地管理法》還明確:已經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的,不再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和城鄉規劃。同時在附則中增加規定: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前,經依法批准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繼續執行。
就目前而言,《土地管理法》《城鄉規劃法》都是有效法律。
隨著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將不再單獨編制和審批,最終將被國土空間規劃所取代。
過去的空間規劃類型很多,同時各個規劃之間相互協調不夠,交叉重疊比較多。如圖:
根據自然資源部于2019年5月23日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幹意見》,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建立國家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爲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
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土地片區園區開發乃至房地産開發,要拿地,要在土地上規劃項目,不能不知國土空間規劃。但在實務中,我們發現,有關領導和從業人員對此概念比較模糊,很多界限並不清楚。爲此,我們專門撰寫了這篇《國土空間規劃基本知識》,希望用邏輯清晰的語言,使大家一文了解國土空間規劃。
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總體框架
· 五級三類
· 四體系
二、編制內容重點與審批程序
1、總體規劃
總體規劃強調的是規劃的綜合性,是對一定區域,如行政全域範圍涉及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複做全局性安排。
· 全國國土空間規劃
對全國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國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複的政策和總綱。
由自然資源部會同相關部門組織標注,由黨中央、國務院審定後印發。
——側重戰略性
· 省級國土空間規劃
對全國國土空間規劃落實,指導市縣國土空間規劃。
由省級政府組織編制,經同級人大常委會審議後報國務院審批。
——側重協調性
· 市縣和鄉鎮國土空間規劃
對上級規劃要求的細化落實和具體安排。可因地制宜,將市縣與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合並編制;
也可以幾個鄉鎮爲單元編制,由當地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側重實施性
2、專項規劃
相關的專項規劃強調的是專門性,一般是由自然資源部門或者相關部門來組織編制,可在國家級、省級和市縣級層面進行編制,特別是對特定的區域或者流域,爲體現特定功能對空間開發保護利用作出的專門性安排。
相關專項規劃可在國家、省和市縣級層級編制,不同層級、不同地區的專項規劃可結合實際選擇編制的類型和精度。
海岸帶、自然保護地等專項規劃及跨行政區或流域地國土空間規劃,由所在區域或上一級政府自然主管部門牽頭組織編制,報同級政府審批。
交通、能源、水利等涉及空間利用的某一領域專項規劃,由相關部門組織編制。
3、詳細規劃
詳細規劃是開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包括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城鄉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的法定依據。這次特別明確,在城鎮開發邊界外,將村莊規劃作爲詳細規劃,進一步規範了村莊規劃。
詳細規劃強調實施性,一般是在市縣以下組織編制,是對具體地塊用途和開發強度等作出的實施性安排。
城鎮開發邊界外的鄉村地區,以一個或幾個行政村爲單元,由鄉鎮政府組織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作爲詳細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城鎮開發邊界內,由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織編制詳細規劃,報同級政府審批。
關于新的國土空間規劃和現有規劃的銜接工作,在協調性與一致性的處理過程中,有四個不得突破:
不得突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等約束性指標;
不得突破已經確定的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
不得突破城市、鎮的總體規劃所確定的禁止建設區等規劃強制性的內容;
不得突破新的國土空間規劃提出的一些新的管理要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幹意見》明確要求,要解決規劃審批周期過長的問題,大幅壓縮規劃審批時間。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減少報國務院審批總體規劃的城市數量
過去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報國務院審批的城市,分別是106個和108個,其中31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剩下的主要是按城市規模來確定的。
這次要體現地方對規劃的自主權,主要是落實國家的控制性指標和管控邊界。國務院審批城市重點是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直轄市這三類,一共是36個城市,其他指定城市要大大減少,初步設想的名單大概在50個以下,在審批數量上要減少一半。
第二, 改變審查的內容
《若幹意見》明確指出管什麽批什麽,上一級政府審查下一級政府的規劃,要明確上一級政府對下一級政府規劃有什麽要求,從技術性審查轉換到控制性審查。重點審查發展目標、約束性指標、管控邊界、相鄰關系四個方面,審查內容會大大減少。初步設想是把報國務院審批總體規劃審查時間盡量控制在90天內。
第三, 取消編制大綱或規劃綱要的審查環節
就是在規劃成果正式上報前的一個中間審查環節,減少重複性的審查,取消這個環節也可以壓縮時間。
第四, 對于市縣一級不是報國務院批准的城市審查內容和程序,由省一級人民政府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資料參考:李顯東 孟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適用指南與案例釋義》
三、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2019年7月18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和現狀評估工作的通知》,明確依托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和市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評估工作。
Step1—統一形成一張底圖
各地應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爲基礎,整合規劃編制所需的空間關聯現狀數據和信息,形成坐標一致、邊界吻合、上下貫通的一張底圖,用于支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
Step2—建設完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
省、市、縣各級應抓緊建設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並與國家級平台對接,實現縱向聯通,同時推進與其他相關部門信息平台的橫向聯通和數據共享。基于平台,建設從國家到市縣級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
Step3—疊加各級各類規劃成果,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各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在推進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和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中,應及時將批准的規劃成果向本級平台入庫,作爲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編制和審批的基礎和依據。經核對和審批的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成果由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整合疊加後,形成以一張地圖爲基礎,可層層疊加打開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爲統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實施建設項目規劃許可、強化規劃實施監督提供支撐。
四、國土空間規劃下的“三區三線”劃定
“三區三線”:是根據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三種類型的空間,分別對應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三條控制線。
· 三類空間
三類空間,既不像兩條保護紅線那樣,是國土空間資源保護的核心區域,又不像城鎮開發邊界那樣,是承載開發建設項目落地的主要空間載體,所以管控要求和劃定方法彈性比較大。在三類空間劃定中,需要根據各地區保護重點和發展側重,對指標進行細化設定,要形成更加符合地方實際的三類空間。
· 城市開發邊界
城市開發邊界是根據地形地貌、自然生態、環境容量和基本農田等因素劃定的,可進行城市開發建設和禁止進行城市開發建設的區域之間的空間界線,是允許城市建設用地拓展的最大邊界。城市開發建設用地與非開發建設用地的分界線,是控制城市無序蔓延而采取的一種技術手段和政策措施。通過劃定城市開發邊界,有利于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育和建設;有利于避免出現大城市無限擴張、中小城市無序發展,合理配置空間資源;有利于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合理布局城市功能用地;有利于引導地方政府盤活城市用地存量,節約集約用地。
城鎮開發邊界指的是中心城區的邊界而不是市轄區的邊界。
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技術路線
·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
根據《關于全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的通知》(國土資規[2018]1號),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戰略,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服,以守住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爲目標,以建立健全“劃、建、管、補、護”長效機制爲重點,鞏固劃定成果,完善保護措施,提高監管水平,逐步構建形成保護有力、建設有效、管理有序的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格局。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劃定技術路線
· 生態保護紅線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幹意見》(廳字[2017]2號),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爲核心,以保障和維護生態功能爲主線,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統保護的要求,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指南》(環辦生態[2017]48號),生態保護紅線原則上按禁止開發區域的要求進行管理。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各類開發活動,嚴禁任意該改變用途,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因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保障項目建設等需要調整的,由省級政府組織論證,提出調整方案,經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審核意見後,報國務院批准。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路線
五、國土空間用途管制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是指在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空間用途及開發利用限制條件(詳細規劃爲主)的基礎上,在國土空間開發利用許可、用途變更審批和開發利用監管等環節,對耕地、林地、草原、河流、湖泊、濕地、海域、無居民海島等所有國土空間用途或功能進行監管。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本質是對基于土地發展權的空間管制。
我國現行兩級土地發展權,一級是上級政府對下級區域的建設許可,二級是政府對建設項目、用地的規劃許可。
一級土地發展權控制下的空間管制規劃,主要體現國家與地方,上級與下級政府的關系乃至博弈過程,都是責任規劃。
二級土地發展權,既有權益規劃也有責任規劃,詳細規劃體現權益規劃思想。
中國的兩級土地發展權體系
資料來源:林堅,土地發展權、空間管制與規劃協同;同濟規劃TJUPDI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許可
“三類空間”的用途管制許可
資料來源:同濟規劃TJUPDI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