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形成不僅發生在冠狀病毒感染期間,即使康複出院後形成血栓的風險也會增加。
新加坡專家研究發現,新冠康複者體內負責修複損傷血管的循環內皮祖細胞比一般人高出一倍以上。
即使體內病毒已經消失,康複者的免疫系統仍還是處于激活狀態。這些免疫細胞會進而攻擊血管,導致血管受損,並可能引發血栓。
“一旦血管受損過後,血管內皮就不夠滑,它就容易造成一種血塊的阻塞,如果血塊是阻塞到心髒或者腦部的主要動脈,就可能會引發心髒病和中風。如果血塊是阻塞到主要器官的動脈,也有可能會引發器官衰竭的風險。”
在一些文章中,把新冠感染後出現的血栓稱爲後遺症,其實這也是錯誤的。後遺症的定義是:“疾病愈後所遺留下的器官缺損或功能障礙等症狀”。很顯然,屍檢中發現的血栓,來自新冠感染後死亡的人,這些人沒有被治愈,這種情況下並不能稱血栓爲“後遺症”。
不過,大家真正關心的其實是,究竟有多少人會在感染新冠後出現血栓問題?
新冠病毒感染後,會引發過激的免疫反應,在這個過程中所産生的一些細胞因子,就可以改變人體對凝血功能的調節,導致凝血功能紊亂。
目前的數據表明,在所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中,無症狀者和有症狀者各占一半。而在有症狀的人群中,有大約20%屬于重症和危重症,大部分都可能會有血栓的風險;在輕中度症狀者中,有15%左右也會血栓的風險。因此,總體上來說,大約有15%~2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有血栓的風險。鑒于核酸檢測無法發現所有的感染者,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會大大超過確診數,感染者中出現血栓風險的比例就會更低。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在無症狀感染者中,也會有血栓的問題。
資料參考 /聯合早報,8視界,網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