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雞肉、植物肉…在新加坡還能安安靜靜的吃口真肉嗎?
去年,新加坡人造雞肉的消息在全球走紅!
新加坡也將成爲全球首個開始賣人造雞肉的國家。
(圖:來源自網絡)
人造雞肉跟我們平時吃的雞肉最大的差別在于,人造雞肉不是母雞生的,而是來源于雞的細胞。
而且它的成長環境也不是農場,而是實驗室的“生物反應器”。
按照這個解釋,小夥伴們可以理解這個人造雞肉,其實感覺上就是“試管雞”,它從一個細胞,經過人工培育,會長成有肌肉纖維、血管跟胞外基質的肌肉組肉。
所以人造雞肉也有另外一個昵稱,叫做“培植肉”。
而且人造雞肉還有個特點,就是它從一個細胞變成一塊肉,可能只要幾個星期時間。
人造雞肉的出現,是被認爲環保的、健康的,所以也是要推廣的!
(圖:來源自網絡)
人造雞肉對有些小夥伴來說,還是下不去口的…
畢竟從實驗室出來,感覺還是怪怪滴,需要一個過渡期…
不過,植物性肉現在在新加坡已經是越來越受歡迎了!
相關産品自2018年進軍新加坡市場以來,銷量已上漲約三成。
植物性肉看起來和肉無異,餃子、肉丸、漢堡肉統統都有…但其實都沒有肉的成分,而是由豆類和馬鈴薯制成的。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國立大學理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系高級講師梁瀝玶博士說:“與動物相比植物性肉替代品所産生的碳足迹更少,因爲最終當你飼養動物時,你還必須餵它們吃些高蛋白質的食物,而且持續好幾年。”
(圖:來源自網絡)
牛津大學數據顯示每吃100克牛肉,就會産生25公斤的溫室氣體,但同樣重量的豆類,排出的溫室氣體將減少超過90%。
一份消費者趨勢調查顯示,在2019和2020年期間,本地肉類替代品的銷量增長,比傳統肉類快超過兩倍。
所以說,今後在新加坡吃上一口真肉…可能越來越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