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衆所周知,漢語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種之一,想要學好漢語還需要更多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這是一個極其浩大的工程。因此,英語憑借著簡單直接的優勢成爲全世界最通用的語言,成爲很多非英語爲母語的國家裏人民的第二語種。每個國家都有其自身的發展史,但是人類始終是以民族融合和曆史遷徙而聚集在一起,因此很多的文化是相通的。同時,很多國家的發展主題和戰略也非常相似,幾乎都是希望可以快速迎接更發達的時代到來。
第一、新加坡的發展曆程
說起新加坡,它是東南亞的一個知名島國,憑借著“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稱號更是讓人無法忽視的存在。新加坡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因爲特殊的地理優勢,更是成爲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並且,新加坡的綠化和環境衛生條件特別優秀,所以還被稱之爲花園城市。新加坡的華人衆多,可以說是憑借華人發展的一個國家,在1945年之後新加坡開始邁向自治曆程。之後,在1963年9月,新加坡脫離了英國的統治正式加入馬來西亞,因爲一些曆史原因和政治因素,新加坡又于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爲一個有主權、民主和獨立的國家。
第二、新加坡獨立時,華人商會建議將漢語定爲國語,李光耀:除非打倒我
新加坡成爲獨立國家之後,一切都煥發出勃勃生機,華人商會建議將漢語定爲國語,然而總理李光耀表示“除非打倒我”,因此選擇了拒絕將漢語作爲新加坡的通用語言。其實,李光耀不支持的原因非常合理,他認爲漢語體系很難,如果想要將漢語作爲國語,可能需要讓每一個新加坡人學習更加複雜的中國傳統文化,這對于當時的新加坡來說非常不利,並且不利于建設一個國際化的國家。通過將英語作爲國語,可以更好地在全世界發展經濟,加大了海內外的經濟聯系,因此將英語定爲國語的優勢越來越多地展現出來。同時,新加坡本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區域,如果將漢語定爲國語,將會引發一系列的種族沖突。
如今看來,李光耀的選擇是正確的,新加坡的經濟如此發達,也正憑借了他的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