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來訪者小L是一個2歲女孩的媽媽,她前來想咨詢一個問題:
“我的孩子特別愛搶東西,搶不到就抓人,有時候是在自己家不管是不是她喜歡的只要別人拿了就要搶過來,有時候在別人家只要是想玩的也搶,好像全世界都是她的。我跟她講不可以搶也不可以打人,對方會疼,但是沒效果。我怕繼續下去,她到了群體裏會不適應被孤立。
在成年的世界裏,打人、搶東西絕對是錯誤的、不好的行爲。所以當女兒出現這樣的行爲,而且還‘屢教不改’時,做家長的我們就會變得擔心、緊張、不知所措,甚至還有一些焦慮。
要是照這樣的趨勢發展,孩子以後怎麽辦呀,上幼兒園後,會不會就沒辦法和小朋友們好好相處了呢?現在我們看到的時候還能及時給出一些指導和教育,要是在我們看不到的時候發生了這樣的事,那該怎麽辦呢?”
其實,孩子在不同時期都會出現一些在我們看來屬于“攻擊性”的行爲,但它們所具有的含義是不一樣的。
2歲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形成,他們可以把自我和他人進行區分,逐漸使用第一人稱,慢慢開始形成你的、我的這樣的概念。真正意義上的攻擊性行爲多半就從此階段開始出現,而且經常會發生在爭搶玩具或地盤的時候。
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爲孩子的自我概念剛剛開始形成,而且表達能力有限,可以運用的方法也不多,道德觀念的發展還需要再教育和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30個月之後,攻擊性行爲往往會由肢體轉化成爲語言。而相較于年齡更小的孩子,這個階段的小孩會對他人,尤其是其他小朋友産生更多的興趣,也慢慢地開始發展出社會性。
在與同輩們玩耍和接觸的過程中,發生爭執和沖突是難免的。他們除了會發生一些身體上的拉扯外,很多時候也會開始進行一些語言上的攻擊。例如,他們會對其他的小夥伴說“你是個笨蛋”。
父母可以對孩子們的語言進行指導,陪伴並且鼓勵他們與其他小朋友進行健康的交往,不要因爲偶爾的行爲問題,而使孩子在社交上産生退縮。
“攻擊性”是指具有對他人有意挑釁、侵犯或對事物有意損毀、破壞等心理傾向和行爲的人格特征。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幼兒的攻擊性行爲有可能是:
01. 交互作用的結果
與周圍的人或物交互作用的過程獲得的,其中他在這一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比如,一個幼兒攻擊另一個幼兒,搶他的東西,被欺負者哭著躲開,攻擊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下一次就會對同一孩子或別的孩子采用攻擊性行爲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02. 宣泄的方式之一
幼兒在遭受挫折後宣泄精神壓力和緊張情緒的一種方式。人們受到挫折後,除非允許他們宣泄自己的攻擊性,否則攻擊性的能量將受到抑制而産生壓力,由于這種能量要尋找一條輸出通道,因而便産生暴力行爲,或者以精神疾病的狀態顯現出來。
比如,經常被班裏的老師和同伴忽視的幼兒,爲了引起老師和同伴對他的關注,有一天他可能會突然爆發出極強的攻擊性行爲——這是幼兒被關注的心理追求受挫的結果。
又如,一個體質虛弱的男孩,爲了一展自己的能耐,也可能會突然暴發攻擊性行爲,如愚弄和欺淩比他更弱小的同伴或動物——這是幼兒追求自我價值感受挫折後的一種反應。
03. 模仿學習的結果
如果幼兒從影視片、文學作品、同伴、成人中看到或聽到了攻擊性行爲的榜樣,就容易學習和模仿。
了解了孩子“攻擊性”行爲背後的真實原因,父母和老師才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減少此類行爲,提升孩子的社會交往和適應能力。
寫在最後:
當你的寶寶出現類似推撞、打、搶等攻擊行爲時,父母們需要心平氣和地指出孩子們有失妥當的行爲,耐心地對其進行示範,通過友好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和度過自我意識的形成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