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打拼一整日,人們最期待的,就是回到家裏洗個熱水澡,惬意地躺在被窩,享受屬于自己簡單而美好的時光。
然而,這份療愈的居家體驗,對部分本地人而言,卻是可遇不可求的奢望。
去年病毒阻斷措施期間,本地有一對孤苦伶仃的兄弟,被慈善組織發現露宿街頭。附近鄰裏鄉親接濟照料他們一段日子後,終于在福利團體的安排下,遷入政府租賃組屋。
本以爲可就此開展新生活,無奈的是,他們沒錢購買生活必需品和家具。平日他們只能在家徒四壁的住處棲身,睡覺時被迫蜷縮在地板上。
兄弟倆日前再次找上慈善組織,希望解決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沒想到新加坡人一呼百應,熱心捐贈床褥、被單、枕頭以及電風扇,瞬時解決了兄弟倆的難題!
孤兒兄弟棲身組屋樓梯口
民間慈善團體“鉛筆計劃”(Project Pencil Singapore)昨晚(27日)刊登了一則面簿貼文,分享其發起人薩裏瑪(Sarimah,54歲)與一對孤兒兄弟的故事。
他們的緣分要從去年病毒阻斷措施實行期間說起。
當時,薩裏瑪無意間發現有一名男生睡在組屋樓梯口。出于關心,她趨前了解對方的處境,希望能提供一些援助,或聯系他的親屬。
一問才知曉,原來男生是個孤兒,還有一名兄弟,兩人露宿街頭有一段時日。
投身慈善事業多年的薩裏瑪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幾經周折後找到一戶人家暫時收留他們,並持續協助他們尋找避風港。
幾個月後,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旗下的福利機構“新希望社區服務組織”(New Hope Community Services)捎來好消息,表示已經替他們安排一家庇護所,與其他街頭露宿者一同居住。
一年後,兄弟倆再被安置到新加坡北部一處租賃組屋,並于前天(26日)正式入住。
兄弟倆只能“以地爲床”
兄弟倆本就沒經濟能力,身邊也沒有任何家當隨行,因此來到空蕩蕩的新住處後,急需一些家具及必需品度日。
兄弟倆第一個想到的是恩人薩裏瑪。聯系上薩裏瑪說明來由後,男生向她索取了一台洗衣機。
來到新住處時,薩裏瑪才發現“事情沒那麽簡單”。整間租賃組屋,除了內建洗手盆及馬桶外,空無一物。
夜晚睡覺時,少了床具的兩人,只能選擇蜷縮在瓷磚地板上,蓋著單薄的被子。
薩裏瑪于是從街坊和朋友那裏替兄弟倆張羅生活必需品,讓他們可以過得稍微舒適些。截稿時,他們已經收到了兩台電風扇、一套床褥、枕頭、被單,以及一台冰箱。
“鉛筆計劃”在面簿貼文的最後一段寫道:
“我們被贊助人的善良和無私行爲深深打動。讓我們幫助這兩名孤兒度過難關,協助他們融入社會,並告訴他們,世上仍有人在乎他們。”
遭遇多重生活打擊 薩裏瑪發起“鉛筆計劃”冀援助他人
薩裏瑪的丈夫曾在1999年亞洲金融海嘯中失去工作,一夕之間家庭經濟陷入困難,家中還有三名嗷嗷待哺的幼子。屋漏偏逢連夜雨,她的母親當時又患上重疾,急需大筆醫療費治病。
走投無路的薩裏瑪四處尋求援助,才得以度過艱難日子。當年,她就暗自立下誓言,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幫助周遭有需要的人。
2010年,薩裏瑪膝蓋受傷,無法從事需要長時間站立和活動的幼兒園教師和馬來武術指導員。她轉念一想,投身職場十余年,是時候做點善事回饋社會。
去年她接受《海峽時報》專訪時說:
“我當時只是想做點事情,讓靈魂感到富足,而不僅僅只是爲了追逐金錢價值。做了這些事,可以幫助人們擺脫困境和生活挑戰。”
自2012年起,薩裏瑪先後收留了5名孩子,有兩名孩童至今還跟她同住,其余則找到了善心家庭領養。
2014年,她創立了“鉛筆計劃”,本意是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把文具送到本地低收入兒童手中,有時也幫助本區域周邊國家的貧困兒童。
同年,薩裏瑪也在鄰居及面簿好友的合作下,幫助泰國北大年的一所孤兒院舉行了一場文具捐贈活動,籌集了約70公斤的文具。
“鉛筆計劃”的善舉不僅限于提供文具。
2016年,馬國吉蘭丹發生閃電式水災,不少偏鄉居民被困災區,缺少食水和生活物資,薩裏瑪就與同僚們發起捐款活動,籌獲大量包括礦泉水、衣服和袋子在內的救災物資。
募款捐助活動
貼文出街引起關注後,本地不少熱心公衆主動聯系上“鉛筆計劃”面簿專頁,希望捐贈幹糧和生活用品,或給予金錢上的援助。
“鉛筆計劃”隨後表示,他們很感謝社會人士願意慷慨解囊,但並非所有幫助都適宜,如食品援助(兄弟倆不會烹煮食物)或上門探訪關心就不合適。
薩裏瑪希望公衆尊重兄弟倆的個人隱私,不要驚動他們。
不過,想要捐贈金錢的公衆,仍可撥電聯系薩裏瑪,電話是:83884984。所有款項將用于幫助兄弟倆清理和粉刷房子,“鉛筆計劃”也會繼續替他們添置合適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