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感應器、視訊平台……這些人們經常接觸的科技,不僅適用于年輕人,其實也有潛力促進和提高年長者的生活素質。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年長者不論在身體和心理健康或日常生活方面,都可能需要更多援助。
除了依靠看護者或家人來照顧生活起居,部分年長者也能借助各種科技讓自己在家中安全養老,繼續過獨立生活。
本期《實況報道》整理了一些在本地試行或已落實的年長者科技項目,了解這個領域的發展趨勢,也一探本地老齡化人口未來可采納的數碼化生活用具。
87歲的陳蘇妹只要一踏出門,門口的感應器就會探測她外出和回家的時間,房間和廁所裏也設有感應器,確保她獨居生活安全。
過去20年陳蘇妹獨自住在馬林台一帶的租賃組屋,身體雖相當健壯,但還是擔心萬一發生意外無法及時獲救。
她在2015年加入由新加坡管理大學和塔塔咨詢服務公司合作的智慧城市實驗室研發的SHINESeniors項目,在家中設置一套感應系統,探討這類科技能如何協助獨居老人原地養老。
目前負責經營該項目的塔塔咨詢服務公司受詢時說,過去五年共有超過100個租賃組屋單位安裝這套系統,如今位于馬林台的30名獨居老人的家中,還設有這套系統。
年長者住家的客廳、房間、廚房,以及廁所都會安裝一個小型行動感應器,大門也有觸感感應器,住戶還會獲得一個緊急呼叫按鈕。
感應系統會根據不同年長者的生活習慣進行調整,一般上若連續六小時未能感應到年長者的動靜,系統就會發送警報給看護者。
陳蘇妹指出,去年底醫生臨時要她留院一晚接受治療,但她沒有通知任何人,沒想到感應器自動發出警報給看護者。看護者聯絡不上她,便通知她的妹妹,最終向醫院詢問後才得知她的行蹤。
她說:“我當下才知道這些感應器有用,雖然當時只是虛驚一場,但如果我真的在家跌倒,至少不會擔心沒人來救。”
除了探測年長者是否在家中跌倒等,研究團隊也采用感應器收集的數據,來研究年長者的夜間習慣、心理狀況,以及是否准時吃藥等。
智慧城市實驗室前學術總監陳惠賓博士去年在學術報告中提到,采用不明顯的探測方式能讓年長者在獨立生活時不會感覺被監視,同時也提供了一種安全網。
截至去年,我國共有6萬7600名年齡65歲以上的獨居老人,到了2030年估計將增至8萬3000人。
陳惠賓認爲,爲年長者開發的科技有很大潛力,那些步入老年的嬰兒潮世代,或許較容易接受這類科技,支持他們年老時在熟悉的環境中獨立生活。
大規模采用年長者科技三關鍵因素
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教授、樂齡社會與教育研究院執行總監鄧燕玲認爲,要大規模采用年長者科技,關鍵在于三大因素。
首先要確保有足夠資金。鄧燕玲指出,研發團隊一般會獲得爲期三年的研究經費,但科技産品或服務很難在這段期間達到成熟水平。
她解釋,每個科技産品或服務會以技術就緒水平來衡量,一般須要達到第八或最高的第九級,才能正式推出市場,不過我國大部分年長者的科技項目,只介于第一至第六級水平。
“研究團隊要申請更多經費,而當科技産品或服務達到成熟水平推出市場後,又要探討誰會負責資助的問題。這筆費用應該由受益年長者、家屬、政府還是特定機構承擔呢?”
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年長者是否願意接受或采用新科技。
鄧燕玲指出,年長者或許會覺得這些科技方案較難使用,團隊必須耐心講解,並以有趣的方式向他們介紹這些新科技。
她舉例說,她和團隊在2016年研發出一套鼓勵年長者運動的遊戲化系統,不過團隊在召集試用對象時到處碰壁。
“後來我們就想到通過比賽的方式,讓年長者做運動能夠得分,互相比賽看誰得分最高。年長者試用後發現很好玩,其他中心看到之後覺得不錯,都紛紛報名參加。”
最後一個關鍵就是要具備完善的生態系統。她說,這不僅是新加坡,也是不少國家面對的問題。
不過她對我國的情況感到樂觀,一方面是新加坡擁有國小的優勢,要擴大采用規模比其他國家來得容易。另一方面是政府、學術和業界過去幾年,在年長者科技領域投入不少努力和資源。
“現階段還必須探討幾個問題,包括這些産品與服務的可持續性、是否具備相應的軟硬設備等,不過我相信新加坡具備取得成功的條件。”
個案① 遠程治療助中風病患更快康複
去年病毒阻斷措施期間,聖路加醫院暫停所有治療活動,中風病患蕭得福無奈改爲上網接受語言治療,卻意外發現遠程治療更適合他。
蕭得福(62歲)先後在2018年和2019年中風,平時須以輪椅代步,語言能力也受影響,每周要到聖路加醫院做複健和接受語言治療。由于行動不便,平時又得麻煩妻子接送,蕭得福會盡量將治療活動安排在同一天,減少往返醫院的次數。
“中風後我的體力大不如前,起床、換衣服、搭車都很費力,還沒開始治療就已經感到疲憊。治療活動安排在同一天一個接一個,我也較難集中注意力。”
阻斷措施期間,蕭得福的治療活動被迫暫停。他原本擔心會影響康複進度,但聽了醫護人員的講解後,開始通過Zoom平台繼續接受語言治療。
護聯中心(AIC)受詢時指出,去年3月至今,已有超過20家社區醫院、療養院、樂齡中心和家居護理業者,開始提供遠程護理與治療服務。通過遠程方式提供的服務包括複健、家庭護理、居家臨終護理和輔導服務等,每個月有超過200名病患受益。
蕭得福說:“一開始有點擔心遠程治療效果不好,試了之後發現其實還不錯。遠程治療的另一個好處是我不用耗費力氣准備出門,在家接受治療也比較容易集中精神。”
通過Zoom平台接受語言治療,除了練習說話,治療師也爲蕭得福加入練習打字的環節,加強他的詞彙提取能力。
“這是之前面對面接受治療時沒有的環節,雖然主要是加強語言能力,但同時還能通過反複打字訓練右手,可說是一舉兩得。”
蕭得福如今每周會到中風援助站做複健,但語言治療還是選擇以遠程方式進行,他也很慶幸能夠借助科技更快康複。
“自從開始遠程治療後,我的康複速度加快,不必出門就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治療師也說我的進展不錯,現在只要每兩周接受一次治療。”
個案② 沉浸式空間 在地“環遊”世界
乘坐貢多拉船漫遊威尼斯,或參觀馬來西亞怡保曆史悠久的神廟,樂齡護理中心借助虛擬實境科技將世界各地的景觀呈現在年長者眼前,讓他們不必踏出國門也能環遊世界。
職總保健去年解封階段在芽籠東樂齡護理中心提供“沉浸式空間體驗”(Immersive Room Experience),將世界著名場景的影像投影在牆上,通過結合視覺與聽覺的多感官體驗,讓年長者猶如身臨其境。
職總保健樂齡日間照護高級經理易佩淩說,一些年長者獨居或較少外出,也有一些看護者或家屬不希望年長者經常出門,因此職總保健希望通過這個渠道,讓他們有機會看看外面的世界。
年長者也能在沉浸式空間參與各式各樣的運動與遊戲。例如,畫面上會顯示跑道,鼓勵年長者比賽慢跑至終點。
職總保健指出,所有體驗過沉浸式空間的年長者,正負情緒量表(PANAS)的興趣、興奮和精神活力指數都較高。“我們也注意到,較少參與其他活動的年長者,也對沉浸式空間體驗躍躍欲試。”
謝潮祥(81歲)幾乎每天都會到芽籠東樂齡護理中心,他曾通過沉浸式空間以虛擬方式遊覽怡保和澳大利亞等地。“我覺得出國旅遊比較麻煩,去過的國家也較少,通過這種方式遊覽世界各地,我覺得還不錯。”
除了就地旅遊,謝潮祥平時也最愛在空間裏玩賽跑和“切”水果的遊戲,與其他年長者一決高下。
玩了之後老人家心情變好
“每個老人家玩了之後都笑哈哈,心情都變好,這是之前較少見的。另外,玩這些遊戲要用到手腳和頭腦,可以訓練我們的反應,對身體有益。”
目前只有芽籠東樂齡護理中心提供沉浸式空間體驗,並只以英語進行,職總保健希望能陸續擴大至全島其他中心,同時提供華語、馬來語和淡米爾語的選項。
個案③ 聲控機器人 生活得力小助手
只要一聲令下,“Ah Bot”就能自動開啓視頻通話或播放懷舊歌曲和影片,也會提醒用戶按時吃藥,是年長者日常生活中的好友伴。
新加坡國立大學大三學生王思敏、麥克(Michael Sutanto)和安德魯(Andrew Wijaya)在參加創新設計課程後組成團隊,花費一年時間研發出智能機器人“Ah Bot”。
這個機器人體積雖小,但具備各式各樣的功能,它能協助用戶開啓視頻電話與家人朋友聊天,也能播放視頻和照片等。
王思敏(21歲)說:“家人或看護者可以上傳年長者熟悉的照片或視頻音樂,再配上一些關鍵詞,通過機器人屏幕顯示出來,這有助年長者喚起回憶,尤其是輕微失智症患者。”
她也指出,一些年長者比較健忘,家屬或看護者可通過連接至機器人的手機應用設置,提醒年長者按時吃飯或吃藥。
與其他機器人不同的是,Ah Bot可由語音控制。王思敏說:“市場上一些機器人太難用,我們的機器人不必按鈕,只要開口就能控制,可輕易融入年長者的日常生活,成爲他們的得力小幫手。”
Ah Bot機身下裝有輪子,行動自如,在電力不足的時候,它會自行回到充電站充電。
至于Ah Bot的安全性,安德魯(21歲)指出,機器人使用包括激光雷達(LiDAR)在內多達四種感應器,探測到障礙物時會自動停下。“機器人也能探測到用戶臉部,在進行視頻通話或觀看照片視頻時,確保屏幕會一直面向用戶。”
這群學生已研發出Ah Bot的第一個原型,並計劃在今年10月完成第二個原型。若一切順利,這個機器人日後會在盛港綜合醫院試用。
王思敏也說,機器人目前只提供英語語音設置,爲了讓更多年長者受惠,團隊打算讓機器人學習另外三大語言,以及福建話和廣東話等方言。
個案④ 提取日常物品 機器人代勞
年長者提不了重物,不久後就可利用機器人把日常物品送到住家樓下;若要支付不同機構的賬單,年長者日後也無須跑多個地方,而是在一個智能服務站辦理。
這兩項科技由科技公司OTSAW研發,其中的機器人“快遞員”將在兩三個有較多年長者的住宅區試行。每一區將有兩到四台機器人,可服務約三到五座組屋的年長者。
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林鎮明(49歲)指出,提取日常用品這類需要人力的工作目前主要由看護者來做,有機器人代勞,看護者將有更多時間在其他方面幫助年長者。
公司下來也將探討如何讓機器人乘搭電梯把貨品送到住家門口,甚至能結合做家訪的功能,查看獨居老人家中情況。這個機器人目前在榜鵝進行初步測試。
另一方面,兩個集選區下來幾個月將陸續安裝約100個智能服務站(smart kiosk),專門爲年長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這個服務站目前結合20到30種服務,包括繳付雜費、上網預定設施等公共服務,以及支付賬單或費用等。
服務站的字體和屏幕夠大、采用多種語言、可調整高度、提供較隱私的空間讓年長者毫無壓力地完事,以及讓他們在遇到困難時,能隨時與服務人員通話。
林鎮明透露,由于年長居民反饋現有的服務櫃台或支付機器分散在區內各處,距離住家太遠,所以公司將把新的服務站設在組屋區、巴士站、小販中心等人流量高的地點。
他說:“我國正邁向數碼化,不過許多年長者仍對科技感到恐懼,要他們完全改用網上服務並不容易。因此,希望這個服務站能作爲他們的墊腳石,讓他們逐步適應數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