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虐待(殺)父母事件,跟施虐者受教育程度高低是否有關?“爲你好”真的對孩子好嗎?資深輔導員袁鳳珠受訪分析施虐者和受虐者的心理,他們該如何自救,並解釋管教與虐待的不同。
家庭暴力事件經常發生,包括虐待父母。除了肉體的折磨,受害者承受的精神苦痛同樣令人發指。
近日,一名30歲國大前碩士生許祖華,聲稱念書壓力大,從2017年起竟對母親施暴三年,只許她喝白開水,餓肚子;拿鐵鎖攻擊母親的私處,拳打臉部,導致她入院至少三次,許祖華最終被判坐牢56周。母親疑爲保住兒子的前途而默默忍受。
日本曾發生另一起個案:34歲女兒桐希生因不堪母親長期緊逼施壓要她考入醫科的“教育虐待”,重考九次仍失敗,最終,女兒殺害母親後分屍遺棄而被捕。今年法院宣判考量凶手的受虐情境,將刑期減輕爲10年。
有形無形的心理虐待,都讓施虐者和受虐者處在一個心理失衡的狀態。長此以往,只會讓兩者心態異常扭曲,甚至帶來致命後果。
關于被虐待的心理,本地資深輔導員兼心理咨詢師袁鳳珠受訪時,分享了最近輔導的一個家庭案例:近40歲的單身女兒,高職高薪,看起來能幹、聰明、懂禮,幫補老父母家用。但她卻在鬧脾氣時,惡打母親,用指甲猛抓對方的手和胸,父親勸架時也被打,有時需要報警才罷休。女兒推說是父母從小愛兒子不愛她,對她諸多要求,看不起她,使她常年飽受精神虐待,才導致如此惡劣性格。當年讀中學時,她曾想過被車撞死,她的心早已死去,對生活沒有激情和活力。如今她成功了,父母卻要靠她養。她憤怒與怨恨自己怎麽會有一對永遠不誇她、不認可她、貶低她的父母。
她的父母卻完全不知道女兒有這種感受與委屈,以爲在成長中供給女兒衣食住行的需要已足夠。
上述案例,是否存在你我身邊?出現虐待(殺)父母事件,跟施虐者受教育程度高低是否有關?
袁鳳珠說:“這完全無關聯,這是性格與成長過程中造成誤區思維而引發偏差的行爲。小時候受到情感虐待的影響,可以是衰弱和深遠的,往往是從兒童期延長到青春期和成年。”對許多人來說,年輕時經曆情感虐待會影響自我價值和人際關系。對某些人來說,情緒虐待甚至可能導致與精神疾病的鬥爭。
被虐待的感受因人而異,情感脆弱者,承受著變本加厲的創傷;有些人則認爲這是父母爲他好。有許多高職位精英,其實是個曾經“丟失了自己”的人。在親密關系方面的困擾,常常源于在原生家庭裏不夠良好的親子關系。
“這麽做是爲你好”
“這麽做是爲你好”,類似這樣的話,相信父母都曾對孩子說過。究竟有多少人在父母的這種打擊式教育中長大?孩子真的感受到是爲自己好,還是爲父母的面子好?
袁鳳珠指出:“這一切都是爲了你好,其實是一種束縛,也是一種道德綁架與情緒勒索的行爲,不管怎麽說你是爲了我好,但是你的這些好對我來說是一種負累,並不是我想要的。”
今日的青少年,父母是在上世紀90年代生養他們,那時候社會追求“5C”(現金、汽車、信用卡、公寓和鄉村俱樂部),加上許多父母是從貧窮中奮鬥過來,所以在教育上極力逼迫子女追求大學文憑;然而,這時代的孩子大多是養尊處優的草莓族,無論在毅力、意志與情緒上都經不起考驗。恨鐵不成鋼的父母無意間給孩子施壓,認爲是考驗激勵孩子上進,並非有意傷害孩子,卻沒有意識到打擊式教育會給孩子帶來深深的創傷。
MTExLjY1LjQ0Ljgz
一個尋求輔導的青少年對袁鳳珠說:“我知道父母的一切想法都是爲了我好,想讓我有更好的生活。父母肯定不會害我,以愛之名的傷害,我覺得都是無心的。可是,成年以後,我想自己去選擇人生未來的路。成功或者失敗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做的選擇,在未來我不會後悔。我現在就是希望父母只是多給我建議就好。”
管教與虐待的不同
袁鳳珠解說管教與虐待之間,有一道明確的分界線:
管教:
1.公正的;2.動機是改正行爲;3.是威嚴的表現;4.不輕易舉鞭;5.會先解釋錯處;6.感覺痛,知道錯;7.事後與兒女和好;8.常給機會悔改;9.兒女行爲改過;10.對權威尊敬、感激;11.維護兒女的自信心;12.養成合作、順從的習慣;13.有負責任的生活態度。
虐待:
1.偏見的;2.動機是憎惡的;3.是怒氣的表現;4.隨心情亂打;5.以喝責、咒罵做開場白;6.身心留下傷痕;7.事後冷言冷語;8.常警告諷刺;9.兒女更加叛逆;10.對權威憎恨、反感;11.侮辱兒女的自尊心;12.導致反權威反社會的心態;13.對人對事皆不負責任。
施虐者和被虐者如何自救
施虐者和被虐者,如何自我幫助?袁鳳珠指出,許多虐待他人者,也許曾經是被虐待者。最重要的是:首先必須承認自己的行爲是在施虐或被虐,否則不但會成爲習慣,也會演變成性格的一部分,不斷惡性循環。
·施虐者:
1.正確地表達情緒
脾氣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死敵,好情緒的胸腔才能裝得下愛的教育。
“現在心情很不好,能不能先離我遠點一點?”,或者自己先自動離開現場,常常操練心平氣和的放松運動,多運動,以發泄情緒與精力。
2.改變自己的思維
梳理好自己的理念,改變自己的認知學習。告訴自己“我要自己家是幸福的,我能夠做到的”,這樣與自己對話的人,其大腦大多數會極力去完成這樣的心願,這就是心理作用。
3.調整家庭溝通模式
許多家庭成員的溝通是很惡劣的口氣,有時對待外人還比對家人更好。對外總是充滿愛心熱情,彬彬有禮,回家後對待家人卻如猛虎。以“好好說話”的態度與家人說話,並且使這樣的態度成爲生活習慣。
·被虐者
1.探討虐待者的出發點與動機
對自己是否有很深的誤解與懷疑?曾經未解決的恨惡,積久成爲苦毒,或者自己也曾經虐待對方,造成今日對方反擊?
2.與虐待者和平溝通
讓對方有時間盡情發泄其不滿的情緒,不要加以解釋或辯論。
3.禁止對方持續虐待
提防自己也有被虐的癖好,盡量不要故意刺激對方的底線,可以離開或報警。
4.尋求輔導
在專業治療師的引導過程中,能夠有次序地找出施虐者與被虐者的盲點與糾結的根源。
人若長期困擾在恐懼、精神壓抑與緊張情緒中,生理上會造成失眠、甲狀腺腫脹、細胞變異、荷爾蒙失調、心髒衰竭,以致隨時猝死。在心理上容易患上躁狂、抑郁症、心理歪曲而産生行爲偏差問題。
發生受虐者最終演變成“殺人事件”,是否可能受到電視劇或電影渲染的荼毒?
袁鳳珠指出,電視劇和電影故事本來是反映社會現象,即把社會真實事件在熒幕上搬演,但是對于心志不成熟者,或情感化不開者,會幻想自己就是當事人而做出異常行爲。目前的網絡沒有限制,也造成許多暴力與情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