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對穿白衣黑褲,留著長辮子的媽姐,以及穿著粗布藍衣,帶著紅頭巾的三水婦女一點都不陌生,可是卻有一群離鄉背井到新加坡找生活的女性因爲職業的關系就不常被人們提起。由于際遇的關系這群從中國南來,帶著尋找新生活盼望的女子成了“琵琶仔”。“琵琶仔”是廣東人對雛妓的通稱,後來也成了本地人對青樓女子的稱呼。在2017年10月11日往生的何桂棉女士就是一名“琵琶仔”。
賣花抗日 馮璧慧拍攝
第一排深色衣服左五爲何桂棉女士
琵琶仔爲舊日廣東人對妓院裏的未成年歌女之稱。琵琶仔之俗稱可能是因爲她在青樓妓寨中的工作是抱著琵琶在酒席間以唱曲娛賓待客而來。琵琶仔是陪酒而不伴寢(俗稱“未梳攏”),待成長後方會成爲老舉(賣身的妓女)。琵琶仔又或者可以解釋爲處女。
吳昊引王書奴的《中國娼妓史》描述廣東之大寨: “(妓女)分兩目,曰老舉,曰琵琶仔。琵琶仔只是一曲清歌,奉觸上壽,老舉則兩情歡洽可以留髡,故大寨之營業﹒亦分兩種,曰酒局,只陪酒的,曰大局,便是薦枕的了……”。
琵琶仔大多是來自貧苦人家的女孩,幼年時被賣入妓寨,由“事頭婆”(老板娘,即妓院鸨母)聘專人教她唱歌彈琴,甚至讀書作詩。待事機成熟,找到富家老爺、名門子弟,將琵琶仔的初夜善價而沽。
得到琵琶仔梳攏(初夜)的嫖客,可以享受10天的特權,10天後客人便要離棄而去。該琵琶仔就敬上一杯離別酒,唱出離別歌:“有情酒,斟落呢只無情杯,飲過此杯未知何時回,四海江湖盡在此杯,臨行玉手指下郎腰背,去舍難返,欲舍難回…..”。之後,該琵琶仔更須挂藍戴孝,象征丈夫已死,這樣她才可以在妓寨裏繼續賣身。“琵琶仔”失身以後就變爲“老舉”之身。
清末民初年代本地的琵琶仔扮相
圖片來源: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1922年出生的何女士14歲隨養父母從中國順德逃到香港。18歲因爲家庭貧窮,不願意被迫嫁給一個老頭子當妾,就自願被養母以150元,從香港賣身到新加坡恭錫街的琵琶館。
“月小燕”是何女士的藝名,她人長得漂亮,歌藝又好,很快就成了俗稱“三州府”(若泉街,德林街和恭錫街)的紅牌阿姑。當年的“琵琶仔”多數是陪客人打麻將,應酬,唱唱歌,喝喝酒,偶爾可以選擇性的讓客人留宿過夜。何女士把賺到的錢大部分寄回中國的老家。在中國抗日時期,她曾經響應《新加坡南橋籌赈總會》的號召,加入賣花救國的行列,日夜賣花籌款,一星期裏就籌得7千多元。此外,每逢中國發生天災,她也義不容詞的爲災民籌款。她也積極爲廣惠肇留醫院籌款,還連續兩年獲得募捐籌款第一獎。
年輕時的何桂棉女士(月小燕)
日本投降後3年,她終于嫁人從良,當時她已經26歲了。雖然人們認爲“琵琶仔”是風塵女子而瞧不起她,可是何女士對婚姻卻慎重其事,認爲婚後應該守婦道,對丈夫從一而終。她很踏實的嫁給了一個在九八行工作的職員,夫妻倆42年的婚姻生活中活得自由快樂。丈夫在1990年去世,享年80歲。之後,何女士就靠著多年來的投資積蓄一個人生活,直到2017年10月11日去世,終年96歲。
MTExLjY1LjMyLjIzOA==
何桂棉女士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何女士雖然曾經是個“琵琶仔”,她始終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她熱愛生活,認識她的人都會被她樂觀和陽光的性格所感染。她從來不會因爲自己的出身怨天尤人,反而更樂善好施。2008年她立下遺囑,把畢生的積蓄全額平均捐獻給三個機構—— 新加坡廣惠肇留醫院,新加坡創價學會和新加坡兒童會。根據2020年9月的結算,何女士的遺産有S$295,232.37,三個受益機構各獲得S$98,4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