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故人的下葬方式通常有:土葬,火葬和海葬。
但由于新加坡國土資源緊缺,只有極少數人選擇土葬,而且土葬也並不是永久的,遺體會在15年後被起出來,運到附近的火化場處理,騰出墓穴給後來人用。
海葬作爲一種既環保又低成本的殡葬儀式,近年越來越受歡迎。
(圖源:國家環境局)
最近,新加坡推出了一種新型“土葬”方式——陸地生態葬。
首個骨灰撒土園,已于昨日(11日)開放接受線上申請,並于下周一(17日)正式開放。這個骨灰撒土位于蔡厝港墳場內,名爲:蔡厝港清心園(Garden of Peace @ CCK)。
清心園采用花園式設計,園內共設置了四條撒骨灰的小徑,以提供足夠的私密性。大家可以將親人的骨灰撒到樹叢中,骨灰會融入土壤中,也算讓親人“入土爲安”了。
(圖源:國家環境局)
清新園的開放時間爲早上9點到傍晚5點,每天共有四個時段可以申請,每個時段時長兩個小時。
同一時段最多可有兩個家庭在園中,每天最多可有八個家庭。配合目前的防疫措施,每個家庭最多可有五人入園。
需要注意的是,清心園內不允許進行任何宗教儀式,如燃燒香燭和祭品等。
(圖源:國家環境局)
萬禮火葬場內的第二座骨灰撒土園——甯靜園(Garden of Serenity)目前正在開發中,預計明年投入使用。
這種陸地生態葬,早在韓國、台灣、中國、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都有實施。
在華人的觀念裏,大家可能更願意將骨灰撒向內陸。和海葬不同,因爲從某種意義上說,你會知道親人的確切安息之地,可以不時來悼念。
對于陸地生態葬,你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