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1日,備受矚目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這10年來,我國人口有哪些變化?哪些問題最值得關注呢?下面我們從數據中來找答案。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全國總人口超14.1億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增長率持續放緩,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呈現出“總量多,兩頭翹,中間塌” 的特點,面臨“少子化”和“老齡化”等深層次的矛盾和挑戰,低生育率的問題無疑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全國人口過去70年變化 本次普查數據顯示,全國人口共141178萬,與2010年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速0.53%,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2020年,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是1.3(新加坡是1.1)。在1963年,在新中國的第二次出生人口高峰期間,中國的生育率高達7.5。在60年代的多數年份裏,中國的生育率都保持在6以上。
中國的生育率從6跌至1.3,進入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行列!每年的出生人口數也從最高峰時期的2900萬,降至2020年的1200萬,這昭示了中國人口發展的嚴峻挑戰!育齡婦女平均理想生育子女數爲1.8,總和生育率2.1被認爲是更替水平,即能夠維持人口的不增不減。
這個生育率數據本身已經令人觸目驚心,但更爲可怕的是,1.3的生育率還不是穩定的生育率,今後還會持續下降!因爲這當中存在二孩生育的堆積效應,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此前曾因政策限制無法實現的二孩生育意願在短期內集中釋放,從而會在特定時間內帶來額外的生育率,如果將其扣除,我國生育率還要比上述數據低得多。
這樣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呢?
出生人口減少,不可忽視的一個客觀原因是育齡女性(特別那些生育旺盛期育齡女性)的減少。數據顯示,2019年15-49歲育齡婦女人數比2018年減少500多萬人,其中,20-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人數減少600多萬人。而2016-2018年15-49歲育齡婦女減少的數量分別減少491萬、398萬和715萬。
MTExLjY1LjQ2LjI0
抛開這點來看,“不願意生”這種主觀抉擇則是當前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那麽,到底是什麽導致現代社會超低的生育意願呢?
價值觀變化•女性更獨立
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女性的職業發展選擇和性別不平等的狀況所帶來的價值觀變化。女性更加強調了個體獨特和多元的價值取向,某種程度上沖淡了生育的價值和意義。
智聯招聘2021年3月初發布的《2021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指出,開放生育限制較難推動已育家庭再生育。該項調研數據顯示,“全面開放生育限制”等政策並沒有有效提升受訪者對生養多胎的意願。76.9%的職場媽媽和65.5%的職場爸爸表示將“維持現狀”,12.7%的職場爸爸希望生育更多孩子,同時,在生育成本更高的職場媽媽中,只有5%選擇該選項。
住房壓力大•育兒成本高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住房支出在居民所有的消費支出中所占比重最高。從2012年年底全部金融機構消費信貸情況來看,個人住房貸款占全部消費信貸余額的比重約爲76.3%。西南財經大學曾經的一篇《高房價影響生育意願嗎?——基于房價與育齡女性生育意願的經驗分析》的論文研究發現,商品房均價每上漲1%,生育孩子意願數下降約0.2個。
浙江省統計局、浙江省發改委去年底聯合發布的《浙江人口結構及其變化趨勢分析》指出,幾乎所有的被訪者都認爲學前教育支出對他們來說負擔較重,且中國目前的公立幼兒園供給嚴重不足,對于雙職工家庭而言,子女照料和家庭服務嚴重依賴家庭代際支持。
《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顯示,學前教育階段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26%,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階段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21%,大學階段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29%。所以說,養育孩子的經濟壓力和照料負擔是目前阻礙家庭生育的兩大現實性限制因素。
衆所周知,與中國關系非常好的鄰國——新加坡,也是生育率非常低的國家,新加坡已故總理李光耀2012年曾說:“如果不能扭轉生育率的下降趨勢,新加坡將會垮掉的!”2021年2月26日公布的新加坡2020年生育率,再創曆史新低,只有1.10!也就是說,新加坡平均每名育齡婦女(15-49歲)只生育1.10個孩子。
而國際上普遍認爲,總和生育率須達到2.1,才能保證每代人的數量穩定。隨著經濟騰飛、女性接受教育程度增加,以及工作機會提升,順水推舟,許多新加坡人對生孩子這事兒,也開始變得冷淡。對此,新加坡政府爲了鼓勵新加坡的適齡青年們多孩子,實施了一系列的加碼鼓勵政策:
01. 政府獎勵“新生兒紅包”
其實,大家不願意生孩子,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爲養不起!(畢竟新加坡多次被評爲生活成本最高的國家)于是政府發話了,你負責生,政府幫你養!
每個新生寶寶都會享有8000新幣至10000新幣嬰兒花紅!生的多,給的多~2020年10月,新加坡政府又推出新的生育獎勵,在現有福利基礎上再額外提供一次性的生育補貼!
自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出生的新加坡籍嬰兒,可一次性獲得政府發放的3000新元約合15000元人民幣補貼,用于支付疫情下撫養孩子的費用。該育嬰補貼將與新加坡目前的嬰兒獎金Baby Bonus疊加發放。當前,符合條件的新加坡籍新生兒在完成出生登記後,現金獎勵將分階段存入父母賬戶。
除了一次性補貼之外,目前實施的嬰兒花紅現金獎勵會分階段存入家長爲孩子開設的兒童培育戶頭中。夫婦第一和第二個新加坡籍孩子各可獲8000新幣約39600元人民幣,第三個及之後出生的孩子各可獲1萬新幣獎勵。
02. 政府加碼:3000新幣增至6000新幣
除此之外,新加坡政府將爲生育第二胎的家長提供更多財務援助。第二個孩子的兒童培育戶頭配對填補頂限,將從3000新幣加碼至6000新幣。
所有新加坡公民的第二個孩子,出生日期或預産期落在2021年1月1日及之後,都符合條件。政府預計每年約有1萬2000人獲益。
這意味著,第二個寶寶將獲得高達24000新幣的援助,包括嬰兒獎金花紅、嬰兒撫養費補助金以及保健儲蓄(Medisave)新生兒補助金等。第三個寶寶則將獲得29000新幣,以此類推。
育嬰補貼BABY SUPPORT GRANT:
政府爲新加坡人提供了非常全面的婚姻和育兒配套,以幫助夫妻開始和撫養家庭。
育嬰補貼計劃包括嬰兒獎金現金禮物和兒童發展賬戶,政府支付的育兒假,補貼的嬰幼兒護理,補貼的母親和兒童醫療保健,免費的NCIS疫苗接種以及在綜合診所和全科醫生診所和新生兒Medisave補助金。
嬰兒獎金Baby Bonus : 嬰兒獎金計劃是用來支付家庭撫養孩子的費用。包含了現金、禮物和兒童賬戶CDA。這是一個針對兒童的共同儲蓄計劃。
兒童培育戶頭賬戶CDA: 這是一個特殊的儲蓄賬戶。符合條件的孩子將獲得3000新元的CDA。每存入賬戶的一新元將得到政府匹配的一新元!
育嬰補貼 BSG: 該補貼發放給收到現有嬰兒獎勵現金禮品BBCG的孩子。BSG將存入父母用于接收BBCG的同一銀行的賬戶中。BBCG將于2021年4月1日或者在加入的一個月之內存入。
03. 爲在職父母提供現金福利
此外,與現有爲職業母親提供的政府産假福利相似,當局將爲生父或養父推出政府承擔薪資的陪産福利,並爲養母提供政府承擔薪資的領養福利。
總理公署部長英蘭妮說,一些職業父母可能不符合陪産假或領養假條件,例如一些人可能從事多個短期雇傭合約工作,或在孩子出生或領養孩子時,雇傭合約已到期。因此,當局將爲這些因工作情況不允許請假的父母提供現金福利。
凡是子女的出生日期、預産期或正式領養意向在2021年1月1日或之後的父母可提出申請。他們須在孩子出生或領養前的12月內有至少90天在工作。每年約有500名在職父親和養母受益。
總結: 第一個孩子出生時的獎金和獎勵
新的育嬰補貼BSG,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將獲得高達21,000的現金或類似的現金好處!此外,還有育兒假和補貼的學齡前的醫療保健。
新加坡家庭的第一個孩子可以拿到的補貼:
育嬰補貼 3000新幣
嬰兒花紅 8000新幣
新生兒保健儲蓄補助金 4000新幣
兒童培育戶頭起步資金 6000新幣
合計:
21000新幣
根據新加坡人口署的統計:
生育了兩個孩子的家庭,在兩個孩子13歲以前一共可以領到,折合16.6萬新幣的津貼!
在韓國、台灣等東亞地區,以及芬蘭、挪威等生育率較高的國家也面臨整體生育率下跌的情況。對發達地區來說,提高生育率是項艱難的任務,因此政府必須繼續支持那些想結婚生子的國人。從以上的各種政策,不難看出新加坡政府有多麽想讓大家生孩子了!大家努力加把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