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讓許多國家的醫療資源超負荷運作,也讓前線醫護人員看到自身的不足,曝露出疫情期間鞭長莫及的各種情況。
例如,冠病的傳染性質讓許多人,尤其是獨居老人與冠病隔離人士,必須與看護人員和家人保持距離,反而加重了病人的心理壓力,加劇他們病情的惡化。
疫情下誕生的醫療護理機器人
據路透社報道,香港漢森機器人公司(Hanson Robotics)近日推出了一款名爲“格蕾絲”(Grace)的機器人,旨在解決疫情下醫療護理領域人手不足的問題。
這身白底藍花的護士服,搭配著熟悉亞洲臉孔和黑色短發的裝扮,是否讓你想起醫院親切和藹的護士小姐姐?
反正紅螞蟻是沒有,反而覺得有些“怪怪的”。
功能強大、擁有亞洲女性顔值的格蕾絲,胸前佩戴著一個熱感攝像機,可以隨時隨地測量患者體溫及身體機能反應,還能通過人工智能爲患者看病,定期向醫護團隊彙報患者的健康數據,可謂一名“看護小能手”。
除此,格蕾絲的內建語言系統還能讓她說上流利的英語、華語和粵語,完全貼近香港人的語言使用習慣,可用來陪伴獨居老人與冠病隔離人士,舒緩他們的孤寂與無聊。
能與人溝通無虞的格蕾絲欣然接受了路透社的訪問,她說道:
“我可以探訪人們,並用社交能力和鼓舞的方式照亮他們的一天……此外,我還能進行聊天治療(talk therapy)、閱讀生物體征以及協助醫療人員。”
公司創辦人大衛·漢森(David Hanson)對格蕾絲的誕生相當滿意。
他表示,格蕾絲的神態和溝通能力,與普通醫療人員近乎一樣,有望減輕疫情下醫療系統過載的窘迫情況。
格蕾絲的臉部更能模仿超過48種肌肉動作,作出令人安心的微表情,類似漫畫中的人物。
“(格蕾絲)跟人一樣的外貌,有助促進信任和自然互動,因爲我們渴望跟人類面對面交流。”
合作方香港覺醒醫療公司(Awakening Health)現階段正打算在8月前批量生産格蕾絲的測試版,計劃明年在香港、中國大陸、日本和韓國投入使用。
貼上“毀滅人類”標簽的索菲亞
不說你不知,格蕾絲的“姐姐”是紅極一時的索菲亞(Sophia)機器人。
2016年3月面世以來,擁有超過62種面部表情、能與人進行眼神接觸的索菲亞迅速躥紅,曾與不少明星和企業家進行深度對話,成爲實打實的“網紅機器人”。
2017年11月,索菲亞還獲得沙特阿拉伯授予的公民身份,成爲了曆史上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女機器人。同年,索菲亞也擔綱王力宏《A.I.愛》的MV“女主角”。
最爲人津津樂道的事迹,當屬2016年創辦人漢森與她的進行的一場對話測試。
當時,索菲亞和漢森正在探討對AI機器人未來的期許。一番問答來到尾聲,漢森問道:
“你想毀滅人類嗎?請說‘不’。”
索菲亞的回答卻是:
“好的,我會毀滅人類。”
一些媒體認爲這可能只是一次技術故障,但索菲亞的“恐怖言論”更多地在網絡世界被渲染及誇大,“想毀滅人類的機器人”也成了她的標簽。
人類 VS 機器人
盡管人工智能産業發展迅速,爲我們提供了巨大便利性和可觀的運算能力,但人類與機器人是否能夠和平自處的爭議,始終未曾停歇。
格蕾絲和索菲亞這類的機器人,正是被不斷提到風口浪尖的典型例子。
一方面,她們能說話,功能完備,可以在疫情下替代緊繃的人力;另一方面,她們模仿的神態和微表情因爲過于貼近人類,反而令人十分不安,有時不著邊際的回答更讓人害怕。
無論如何,各種人形機器人的到來,在這個世代已是勢不可擋的新潮流,未來幾十年也可能慢慢融入人類的生活中。只要是有利于人類長遠發展的,我們就不應該抵觸。
夏威夷大學傳播學教授金敏善(譯音,Kim Min-Sun)指出,疫情下許多人被迫待在家中,精神狀態大受影響,充斥著滿滿的負能量。
“如果這些人能通過這些社交機器人得到幫助,肯定對社會有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