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本地發生的幾起種族歧視事件,英蘭妮表示,種族歧視自古以來就存在。但她也認識到,這類情緒會不時浮現,因爲人們無論出于何種原因,可能對某個種族心存憤懑。因此,我國社會要做的是加大力度、堅決抵禦種族歧視。
我國不會進入“後種族時代”,因爲維護種族和諧是一項持續進行的工作。將人口數據按種族劃分也仍具意義,讓政府可根據各群體所面對的特定挑戰,量身定制措施。
協助管理國家人口及人才署的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就“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這點。
新加坡統計局在分析人口普查數據時,向來采用簡稱CMIO(華族、馬來族、印族及其他種族)的種族劃分法,但這個劃分法推行至今,引發的爭議越來越大。有者質疑,隨著跨種族婚姻增加,CMIO是否已過時。
有記者因此詢問,將人口數據按種族劃分是否仍具意義。對此,英蘭妮認爲,問題背後的假設是,不收集這類數據也沒關系,但事實並非如此。
她指出,如果沒有基于種族的數據,就無從得知特定族群的具體情況。“比方說,某個族群,與其他族群相比境況不佳,但你無法知道有多少人受影響,也不知道問題是出在教育或其他方面,因爲你擁有的只是一大塊大數據。”
因此,收集這類數據是出于好的意圖,確保不會有任何群體無意間落後,並了解可從哪裏介入以提供援助。
英蘭妮認爲,統計局在解析和發布基于種族的數據時,也取得正確平衡,既讓人們明白各族群的發展方向,卻不造成傷害或分裂。
她說:“我們向來致力于讓新加坡成爲不同種族、宗教、群體能和平共處、共同繁榮的地方。這不代表你不考慮種族、宗教或語言,而是你必須非常努力地確保不同種族、宗教或語言的群體,在欣賞彼此差異時,能夠真正和平、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這項工作持續進行中。”
針對近期本地發生的幾起種族歧視事件,她表示,種族歧視自古以來就存在。“它是醜陋的,不應在我國存在,須與之對抗。”
英蘭妮:我國政策一視同仁
但她也認識到,這類情緒會不時浮現,因爲人們無論出于何種原因,可能對某個種族心存憤懑。因此,我國社會要做的是加大力度、堅決抵禦種族歧視。
與此同時,英蘭妮強調,盡管社交媒體的討論經常聚焦政府依據種族數據行事的少數事例,但我國政策是一視同仁的。以教育爲例,只要是新加坡人便可就讀政府學校,不論種族或宗教,並獲得相同津貼。
學校也爲所有種族的學生提供基本補課,但一小部分學生因家庭背景,即父母只說母語,而面對與他們種族文化相關的學習挑戰,需要針對性的幫助。
英蘭妮說,盡管輿論時而圍繞我國是否還需要自助團體,但設立自助團體的用意正在于幫助各族群小部分有需要者,並且是通過他們能夠理解和有共鳴的方式。
本地有依循種族劃分而設的四大自助團體,即華社自助理事會、回教社會發展理事會、印度人發展協會和歐亞人協會。有關自助團體的爭議圍繞它們雖在援助弱勢群體方面貢獻良多,卻強化了種族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