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過程不應該因爲父親的議員身份而展現在公衆視野中,這樣的信念令後港區議員陳立峰更照顧和保護孩子的隱私和成長空間。
要求陳立峰(50歲)爲本篇報道提供他和女兒的合照時,他刷遍了手機相冊,始終覺得刊登一張不完全顯示女兒臉部特征的照片較好。
在家長們都喜歡上社交媒體平台大曬與孩子照片的年代,陳立峰在這方面顯得內斂。
要給女兒更多隱私空間
“她年紀還小,性格也比較外向、活潑,見人就打招呼,可能有更多人認得她,就難免也會問她‘你父親是某某某’等等,因此還是要給她更多隱私空間。”
女兒今年6歲,還不完全明白“公衆人物”“國會議員”等概念,但知道父親在國會工作。
“我每次都給她講解,解釋爸爸爲什麽會上電視,爲什麽要去國會。她知道這個地方是國會,爸爸在這裏工作,也知道畢丹叔叔(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也在這裏工作,畢丹叔叔上電視她也知道。”
過去一年裏,陳立峰承擔更多職責,手頭上的公務也隨之變得繁重。上屆國會擔任非選區議員的他,去年7月的大選中代表工人黨駐守重鎮後港區,成功當選。今年4月,阿裕尼—後港市鎮理事會的人事調動中,他受委市鎮會主席。
甫任兩個月,後港8道第506座組屋因出現感染群,所有居民和訪客以及附近七座組屋的店戶都必須接受強制冠病檢測;後港8道另兩座組屋也因汙水樣本檢測到病毒碎片,而必須展開強制檢測。作爲市鎮會主席,陳立峰必須負責相關的安排和協調工作。
除了星期天,陳立峰幾乎每天都得到市鎮會,晚上近10時回到家裏時,女兒已經熟睡。平日早上起床後一起吃早餐、送女兒去幼兒園這些再平凡不過的日常,成了一家三口寶貴的親子時光。
“我很喜歡早上看到她,每天也很期待她起床後這段時間。我喜歡跟她聊天,問她昨天在學校發生什麽趣事。她很叽喳,有東西會跟我說,比如老師說了什麽,或是奶奶昨晚來看她,送了她什麽東西。”
由于平日相處時間少,陳立峰說,他盡量把星期天的時間留給女兒,跟女兒一起上教堂,以及帶她出外活動。
對于父親平日忙于公務,陳立峰的女兒也機靈懂事,被問起時還會回答“爸爸在後港工作”。她還很調皮地給陳立峰起了“後港男孩”(Hougang Boy)的稱號,看到陳立峰時便說:“後港男孩回來了!”
女兒性子比較強、好勝,脾氣也比較硬,有時令父母束手無策。但陳立峰也把握生活中的機會教育,讓女兒一點一點地學會人生道理。
“玩紙牌遊戲的時候,她輸了會發脾氣。我會教她‘不能這樣,否則以後沒有人要跟你玩,在社會上有贏有輸,不能什麽東西都輸不起’……這是她在人生道路上須明白的一些道理。”
陳立峰希望女兒長大後會有自己的主張,選擇自己喜歡的攻讀科目和職業道路。“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完成教育,但她要讀什麽科目就看她自己的興趣。我不會要求她長大後得從事什麽行業,至于她選讀什麽、做哪一行,我都希望她選她喜歡做、喜歡讀的。”
無論女兒走到哪裏,父親始終是她人生道路上的堅實支柱。打從女兒4歲開始,陳立峰就常常對女兒說,如果心裏有什麽要說的,或遇到什麽煩心事,隨時都能對他說,他也會傾聽女兒分享的一切。
“她是家裏唯一的孩子,我想讓她知道,雖然沒有兄弟姐妹,但在她成長的過程以及長大後,如果有什麽事情要討論,我都願意跟她討論,了解她提出的問題和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