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芯是本地規模最大的晶片代工廠,目前在兀蘭設有五個廠房。新廠已動工建造,預計在2023年投産,它將帶來1000個新的就業機會,包括工程師和技術員的崗位。
周嶽翔 報道
國際半導體制造公司格芯(GlobalFoundries)斥資40億美元(53億新元)在新加坡兀蘭建設新工廠,增加産能以滿足客戶激增的需求和應對全球當前面臨的“晶片荒”。
目前已動工建造的新廠預計在2023年投産,它將帶來1000個新的就業機會,包括工程師和技術員的崗位。這項投資是與經濟發展局合作,並獲得忠實客戶共同出資。
格芯首席執行官考菲爾德(Tom Caulfield)昨日在新廠線上動土儀式上表示,新廠將支持汽車、5G移動網絡和安全設備領域的市場需求,提供無線射頻技術(RF)、模擬電源和非易失性存儲器解決方案。非易失性存儲器指的是電源關掉後,數據不會消失的電腦存儲器。
格芯是本地規模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在新加坡的固定資産投資達120億元,目前在兀蘭設有五個廠房,共聘用4800名員工。
興建中的新廠包括25萬平方英尺的潔淨室及辦公室,這將使格芯在兀蘭生産基地的産能從現有每年生産2萬片12英寸晶圓(wafer)進一步擴增45萬片,到了2023年第一季總産能可達120萬片。
除了新加坡,格芯在美國紐約、馬耳他及德國德累斯頓(Dresden)都設有廠房,其中新加坡工廠的業務約占公司營收的三分之一。
格芯是全球頂尖半導體公司,主要競爭對手包括台積電(TSMC)。阿布紮比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投資公司(Mubadala)在2009年收購了超微(AMD)的制造工廠後,將它與新加坡特許半導體制造(Charter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合並成爲格芯。
出席新廠線上動土儀式的嘉賓包括主管貿易關系的交通部長易華仁,以及穆巴達拉執行董事兼總裁哈爾敦。
易華仁在講話中指出,建設新晶圓代工廠是新加坡努力招攬的投資種類,屬于高度精密的制造且處在科技前沿,有助于我國成爲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節點。除了直接帶來1000個工作機會,這也讓同一個生態系統的供應商、承包商和服務供應商間接受益。
他樂見本地許多中小企業能從上述投資中獲益,因爲格芯計劃讓更多本地供應商符合資格以提升供應鏈的韌性。
另外,我國政府已制定“制造業2030願景”,要在下來10年繼續爭取50%增長。易華仁說:“這項投資將使我們更接近實現制造業的目標。”
易華仁說,半導體行業在上述計劃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們致力于讓這個行業的整個價值鏈都能實現長期增長,從晶片設計到晶圓制造、組裝和測試,同時也會支持研發和區域分銷等輔助業務。”
由于消費、電腦、5G網絡和汽車方面半導體持續強勁增長,國際數據公司(IDC)看好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今年將同比增長12.5%至5220億美元。
盡管全球半導體制造商已紛紛加碼投資和擴産以應對市場的迫切需求,但分析師認爲全球晶片短缺問題預料會持續至明年。星展集團研究分析師團隊在昨日發布的報告中,預期今年全球半導體産量同比上升5.7%,明年則可能上升6.1%,但這仍無法滿足今明兩年分別12.5%和4.1%的需求增長。
新加坡半導體工業協會執行董事洪玮盛回答《聯合早報》詢問時說,全球晶片短缺問題今年將一直持續,預計到了明年中才能緩解。從中長期來看,他認爲半導體制造商仍會盡最大努力提升産能以解決晶片短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