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也對新加坡的中小企業帶來巨大沖擊。
2020年,中小企業的營收和盈利都出現大幅下滑,融資和業務擴張等商業展望也較悲觀。中小企業是新加坡經濟的骨幹,雇用了三分之二的勞動力,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直接影響著新加坡就業市場。
面對疫情的挑戰,中小企業的轉型迫在眉睫,這將對新加坡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就業目標,帶動經濟平穩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疫情在三方面加速推動企業轉型
疫情的發展加速推動了中小企業轉型的步伐。首先是市場需求上的轉變。疫情增加了線上市場機會,出現更多對在線辦公、視頻會議、在線銷售、智能制造的需求。這些給中小企業轉型創造更多機會。
其次是中小企業在轉型意識上的變化。在過去,中小企業者主觀上的抗拒一直是轉型最大的障礙。在這次疫情中,已轉型的中小企業表現出明顯的韌性,可以快速地應對危機,可以更好地適應大環境的變化。這些使得更多的中小企業在意識上發生了轉變,更加希望轉型自己的企業,更加願意去擁抱變化。
最後,這次疫情對新加坡經濟的嚴重沖擊,使政府迅速出台如經濟援助配套等一系列措施,這些對于中小企業啓動轉型計劃提供寶貴的幫助。
雖然中小企業或多或少開始自己的轉型計劃,但他們的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挑戰。今年4月份以來疫情的再次暴發,使得政府在5月中旬宣布新加坡進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很多中小企業再次感到壓力和二次沖擊,打亂企業的計劃。
轉型課題回歸“創新”
即使疫情得到控制,中小企業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疫情帶來的應急需求會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後疫情時代中小企業的發展與轉型還是需要更可持續的驅動力,而這一驅動的根本源泉來自于創新。如何保證中小企業完成轉型的真正課題還是回到了“創新”。
創新對于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疫情的影響下,許多新加坡中小企業陷入困境。爲了保持韌性和競爭力,不少企業努力推進創新項目。我國政府也出台許多幫扶項目以鼓勵企業大膽創新。
企業通常將創新重點放在産品的新發明、科技的新應用以及商業模式的新探索,不過無論哪種創新,企業都不願意面對失敗,談到失敗的第一反應是“失敗是某種應該避免的事”,這樣的想法會束縛中小企業對創新的努力與嘗試。
創新是一種有風險的行爲,既然有風險就有失敗的可能,如果企業總是逃避風險與失敗,很有可能會扼殺創意和創新。
企業應鼓勵“聰明的失敗”
對于風險與失敗,哈佛大學學者表示,中小企業不應該懼怕失敗,而應該鼓勵“聰明的失敗”。很多企業並不知道什麽是聰明的失敗,聰明的失敗是應該被鼓勵甚至慶祝的、它能爲企業提供寶貴教訓,雖敗猶榮。
企業在定義聰明的失敗時,應該考慮的問題是:失敗的原因是什麽?哪些做法和流程出了問題?如何改正?如何更新失敗的可接受範圍?一旦定義聰明的失敗,並繼而有具體的行動去鼓勵甚至慶祝這種失敗,就會給出企業從員工到領導者一個強有力的信息,知道什麽樣的行爲是會被贊揚和肯定,幫助他們克服對風險的懼怕,從而産生更多創新的想法。
(作者爲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