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短缺是大趨勢,目前能加工芯片的廠家就那麽幾家。不過,這個狀況即將被打破。
近日,全球領先的特殊工藝半導體制造商格芯宣布在新加坡投資超過40億美元(折合50億新元),用于建設新晶圓工廠和擴大産能。
格芯是全球第四大芯片加工廠,目前在爲AMD、高通和博通等公司代工芯片。
格芯的負責人講,40億美元投資只是該公司向新加坡投資的第一步,在新加坡建廠的格芯每年將增加450,000片晶圓的生産能力,新加坡生産基地的生産能力將提升至大約每年150萬片晶圓(300mm)。
這意味著2023年後,新加坡將變成“芯加坡”。雖然以新加坡的芯片加工能力無法與台積電相比,但這是美國“瓜分”台積電業務的其中一步。
近幾天,芯片行業風雨變幻,台積電董事長公開表態:“台積電理解美國對芯片制造産業鏈集中在亞洲的擔憂,美國最應該做的是加大在科研、人才培養上的投入,而不是試圖轉移産業鏈。”這句話說出了台積電的心聲。
這些年,台積電爲了滿足美國的需求,它們在世界芯片短缺的情況下,依然響應美國的號召,積極向美國投資建廠。爲了配合美國對華爲的技術封鎖,他們斷絕爲華爲供貨,失去如此大的客戶,他們始終跟隨美國的腳步,然而,台積電被美國賣了,賣的徹徹底底。
現在,台積電已經被美國列入“危險性風險”名單,意味著美國後續會對台積電實行一定的市場限制。未來,不僅是台積電,三星公司也將受到影響。原因在于它們業務在亞洲過于集中且技術優勢太強。
中國正在進一步攻克芯片難題,韓國作爲中國的鄰國,它們的決策會照顧中國感受,而中國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關系如此緊張,也讓美國放心不下。
目前,英特爾也加入到芯片加工行業。英特爾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200億建設了一家芯片生産廠,它們計劃將在歐洲再建一座芯片廠。格芯還表示,它們也會向德國和美國投資。
未來,芯片産業將歸“西方”所有。
雖然新加坡同屬“東方”國家,但是它距離中國較遠,且很早融入西方世界。如果真的有一天,中國自主突破芯片技術,西方世界可以把芯片壓成“白菜價”。
一場美國自導自演的《芯片》大戲正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