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 芊和
周末去健身,在遊泳館看到一位媽媽帶著五六歲的女兒學遊泳。
小女孩是第一次學遊泳,媽媽怎麽說都不肯下水。
最開始,媽媽還耐心地開導她,鼓勵她“要勇敢”,承諾給她“買想要的玩具”。可小女孩依舊有些磨蹭。最後,媽媽不得不說:“自己選擇學遊泳,就必須堅持下去”。
整個過程持續了足足有20多分鍾。可不管怎麽說,小女孩都一直哼哼唧唧地哭泣。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教練已經上了大半節課。
媽媽終于忍不住爆發了,大吼道:“今天不下水,就別回家!”小女孩“哇”地大哭起來,不得不在媽媽的大聲訓斥中開始上課。即便開始上課,但眼裏卻是藏不住的恐懼和委屈。
身爲父母,我特別理解這位媽媽的無奈。我們都知道“發脾氣”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所以,我們都努力用“講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
沒想到的是,再完美的道理都很難說服孩子。從耐心講理到大吼大叫,這變成了很多父母跳不過的固定程序。
如何搞定孩子確實是個讓人頭疼的難題。
其實,不管是發脾氣還是講道理,都是建立在理解、認同和具體指導上的。聰明的父母既不會讓孩子在嚴厲的恐嚇下順從,也不會讓孩子在空洞地說教中膩煩。
其實,除了發脾氣和講道理,我們還有很多方法解決問題。
發脾氣和講道理是最沒用的教育
法國思想家盧梭在他的教育學著作《愛彌兒》中反複提到:“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發脾氣、講道理和刻意感動。”
發脾氣和講道理爲什麽沒用?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麽聽孩子才肯說》一書中說:“父母最錯誤的溝通方式之一,是不懂共情,忽略感受。”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小女孩不知犯了什麽錯誤,被父母教育後情緒激動地回到自己屋裏。
媽媽跟在她身後喋喋不休地問:“你今天的事情是錯的還是對的?”“錯了改不改?”“該不該得到教訓?”
即使在小女孩承認錯誤後,她依然步步緊逼:
“你的態度怎麽這麽不端正?”
視頻中的女孩明顯已經處于情緒崩潰的邊緣,她聲嘶力竭地反問:“怎麽樣?”“那又怎樣?”
短短兩分鍾的視頻中,她咆哮著說了7次“怎麽樣?”
女孩的情緒已經開始崩潰,可父母沒意識到問題在哪兒。
一次次“耐心”地說教,卻一次次引來孩子愈演愈烈的反抗。
這中間到底哪兒出問題了?
其實,孩子能否心服口服地認識錯誤,首先取決于孩子當時的情緒,而不是你的道理。
心理學上,有個“情緒耐受窗”理論,意思是:只有當我們的情緒在承受範圍之內,才能維持理性思考。
試想一下:在你悲傷至極或者暴跳如雷的時候,有人對你滔滔不絕地講道理,你能聽進去嗎?
即使他說得再正確,估計你也想讓他趕緊閉嘴。一個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對情緒控制力遠不如我們的孩子了。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感性思考遠大于理性思考,這是由生理基礎決定的。
研究表明,人類大腦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神經區域:杏仁核和新皮層。
杏仁核屬于原始腦和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處理我們的情緒和情感,又稱“情緒腦”;
新皮層是指大腦皮質的外側。它掌管著分析、計算、推理、決策等高級神經活動,又稱“理性腦”。
對孩子而言,出生時就已基本長好的杏仁核占絕對優勢,掌管了感性情緒。而掌管理性控制的新皮層要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奪回主導權。
這就是當孩子情緒不夠平靜時,不管父母對孩子發脾氣還是講道理都沒效果的原因。
作家阿黛爾·法伯說:想要幫助孩子,就要面對他們的感受。
每一個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聰明的做法是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再考慮如何處理問題。
真正的溝通要走進孩子心裏
演員孫俪曾在微博上分享過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她說:“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對于孫俪的看法,深以爲然。很多時候,我們和孩子說不通,並不是孩子不講道理。而是我們只有先和孩子“通情”,孩子才能“達理”。
真正的溝通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進他們的內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用最恰當的方式作出回應。
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父母需要有3個“一”:
- 一雙傾聽的耳朵
一位媽媽在知乎上提問:“女兒今年上大學,要用被獎勵的錢買LV包,我應該怎麽對她說?”其中一個高贊答案說:“如果是我,我什麽都不想說,我想聽她說。”
是啊,孩子爲什麽要買LV包?是喜歡這個牌子,還是看同學用過?是期待了好久,還是一時心血來潮?
從爸媽的小女孩兒變成父母不了解的少女,孩子是什麽時候對這些東西感興趣的?
這些都是作爲家長的我們最應該了解的。遺憾的是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想怎麽去說,卻忘了如何去聽。
當孩子憤怒發脾氣時;當孩子哭鬧不肯配合時;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我們最需要做的不是如何制止或改變孩子,而是聽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我們有著兩個耳朵一個嘴巴,就是讓我們少說多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 一雙客觀的眼睛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有這樣一個觀點深受讀者贊同:不帶評論地觀察是良好溝通的前提和基礎。
在親子溝通中,更是如此。因爲,任何對他人的評價都會夾雜著我們不自覺的需要和價值觀,影響我們對真實現狀的客觀了解。
想想我們是不是經常這樣:孩子沒完成作業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他又不好好學習;孩子拒絕參加比賽,我們立即想到他是貪玩想偷懶。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沒完成作業會不會是因爲孩子身體不舒服?不想比賽是不是因爲他想幹其他有興趣的事?在沒有弄清楚狀況前,很可能我們會用自己的偏見和固執阻礙了和孩子的交流。
印度哲學家克裏希那穆提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作爲父母,我們只有在心態上做到不評判孩子的行爲,才能真正接納孩子,感同身受地理解孩子。
- 一顆敏感的心
看過一個新聞。一個男生高三時因學習壓力過大産生了輕生的念頭。
自殺前,他給母親發了一條短信:“我真的想好好學,考個好大學。希望這個願望,下輩子可以實現吧,我愛你,下輩子,別做我媽了,太累了。”
母親發覺他情緒不對,立即給他回了信息。可不久後,她還是接到了兒子自殺的消息。
孩子爲什麽出事了?
先來看看母親在兒子有負面情緒後的回複:“媽媽因你考到外高而榮幸。我希望你這次也爭取轟動周邊的幾個學生。老師說了,你學習如果用心了,沒問題,你是聰明的娃娃。”
從兩人的對話中,我們能感受到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
但也不難發現,這位母親根本沒有聽懂孩子話裏的無助和悲傷。
在孩子最絕望的時刻,她看不到孩子的壓力、疲憊和脆弱,卻依然在希望他上進、鞭策他成功……
這些話,成了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對于孩子,不只要用力去愛,更需要用心感受他們內心的需求。你真的共情了,孩子會知道的。
想讓孩子聽,試試這樣說
當你真正走進孩子內心理解他們,就達到了溝通的第一步。
但是,想讓孩子配合我們往積極的方向發展,作爲父母我們不妨用點兒“小套路”。
比如,你想讓孩子努力學習,不要發脾氣逼他學,也不用講道理教他學。這個時候,你可以用網上流行的“FFC模型”誇獎他,鼓勵和認可會讓他鼓足幹勁兒。
你可以這樣說:“寶貝,我今天很高興,(F feeling,描述感覺)你用了半個小時就背會了課文(F fact,用事實說話)媽媽到現在都沒背會”(c compare,跟什麽比較一下)
除此之外,如何讓孩子聽,你還可以試試這樣說:
- 用“我知道”代替“別鬧了”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中,演員胡可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圈粉無數。每次小魚兒哭鬧,她都能立刻安撫孩子的情緒。
小魚兒在水堡因害怕而哭泣,胡可說:“我知道你有點害怕,但是你表現很好、很勇敢,你堅持下來了對不對。”
小魚兒因無法帶走心愛的玩具發脾氣,胡可說:“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現在拿不回家你心裏有點難過,但是這是規則……”
簡簡單單的“我知道”三個字,意味著接納和共情,讓孩子感受到了理解和愛。這樣的方法,遠比一句粗暴的“別鬧了”要管用。
- 用具體感知代替空洞說教
孩子不喜歡刷牙,可以說是讓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講道理、威嚇、恐懼都收效甚微。而孫俪是這樣做的。
她給孩子看了一個名叫《高糖陷阱》的紀錄片。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和血淋淋的圖片,讓孩子直接感受到不好好刷牙的嚴重後果。不用家長多說,孩子就自覺刷牙去了。
很多時候,用事實說話,讓孩子親身感受,比一萬句苦口婆心的道理都管用。
- 用輕松幽默代替嚴肅枯燥
在微博上看到一則國外搞笑視頻。
爲阻止14歲的女兒穿超短褲上學,愛女心切的老爸是這樣做的。
他沒有嚴厲地制止女兒,也沒有試圖對青春期的女兒講道理。
而是靈機一動,穿上同款超短褲,對女兒說:“你要敢穿這個去上學,我就敢穿這褲衩每天去校門口接你放學。”
于是,在全家人的大笑中,一次溝通危機解決了。
如何說服孩子,不妨學學習位外國老爸,用輕松幽默的方式代替嚴肅枯燥的說教。
有人說,在親子溝通中,你有多對,就有多錯。因爲孩子需要的不是空洞的道理,而是發自內心的理解和交流。願所有父母都能用智慧和愛,實現跟孩子的親密溝通。
道理再好也只是冷冰冰的語言養育是一場艱難而漫長的修行需要我們用心,更需要用“智慧”關于如何和孩子“講道理”太多父母需要了解自己的盲區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可以把文章【轉發】出去噢記得點個【在看】噢~
——End——作者:芊和,熱情的生活家,冷靜的思考者。體驗人生,記錄生活,分享感悟。和你一起,讀懂自己,讀懂人生。
END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呼籲:如果學不好這個,孩子可能將失去未來競爭力!
獅城辣媽推薦搜索育兒興趣班教育幼兒園獅城辣媽x育兒群掃描小編芝士奶蓋的二維碼手動拉你進同齡育兒群一起聊關于在新加坡養娃那些事兒~備注:孩子出生年份,比如2020
獅城辣媽 新加坡獅城辣媽,新加坡最辣自媒體 !遛娃記 I 遊記攻略 I 福利 I 吃貨幫主 I 留學遊學 I 辣媽閑聊 1204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你的每一個“在看” 我都認真當成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