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聲在國會上肯定立化中學處理這起事件的做法,特別是面對緊急情況時將“跑、躲、說”安全准則學以致用的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互相關懷。
立化中學學生碰到涉嫌砍死13歲學弟的16歲男生後,立即按照所學的“跑、躲、說”安全准則,躲進課室把門反鎖,打電話向班主任求助。
教育部長陳振聲昨天在國會針對立化中學命案發表部長聲明時敘述事發經過。
本月19日案發當天早上約11時35分,接近午休結束時,手持斧頭的16歲男生在男廁外碰到一群學生後,請他們報警。這群學生立即返回課室通知教師。
16歲男生隨後又向廁所旁課室的另一群學生做出同樣的請求,這些學生立即遵守“跑、躲、說”(Run, Hide, Tell)緊急應對安全准則,躲進課室把門反鎖,並打電話向班主任求助。
來到現場的首名教師令16歲男生把斧頭放下,對方照做後,被護送到一間會議室。
其他教師隨後報警並檢查男廁,警方在10分鍾內抵達現場,將16歲男生拘留。警方和民防部隊發現一名13歲男生倒臥廁所,身上有多處傷口,當場宣告不治。
初步調查顯示,這兩名學生彼此不認識,斧頭是16歲男生上網購買的。涉案男生事發隔天被控謀殺,目前還押樟宜醫療中心接受精神評估。
陳振聲補充說,立化中學校長在情況受到控制後告知其他教職員,隨後請學生聯絡家長報平安。校長之後分別與受最大影響的一群學生當面交談,其他教師也從旁協助。
校方在學生與警方面談前已征得家長同意,每一名學生全程都有教師陪同。其他家長則通過教育部的“家長聯通”(Parents Gateway)應用得知校內發生嚴重事故。
感謝校長教師迅速反應處理事件
下午3時15分後,立化學生陸續離開校園,教師守在各個校門口,安撫學生和家長。同日傍晚,家長得知學校有學生過世,校方促請家長留意孩子的心理狀況,必要時可聯系班主任尋求幫助。
陳振聲在國會上肯定立化中學處理這起事件的做法,特別是面對緊急情況時將“跑、躲、說”安全准則學以致用的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互相關懷。
他也感謝迅速反應並勇敢應對16歲男生的教師們,以及在病假期間趕回學校親自處理這起事件的校長。
陳振聲最後總結說:“我們需要整個社群守望相助,才能察覺身邊有誰過得不順利,並爲這些人提供支持與安慰。願我們能在共同治愈的過程中,保持警惕並團結一致。”
學生雖痛苦困惑 仍懇請部長照顧出事同學
“請幫助我們的朋友,請照顧他。”
16歲男生的同班同學在命案發生後,懇請教育部長陳振聲照顧和幫助他。
陳振聲在國會透露,他在事發當天與一些准備接受警方詢問的學生交談,其中一些學生是16歲男生的同班同學。
盡管這些學生內心痛苦與困惑,他們還是不忘出事的同學,他們向部長提出一個簡單的請求:“請幫助我們的朋友,請照顧他。”
“在那黑暗的瞬間,我看到立化中學師生之間的恩典、同理心與團結。”
陳振聲說,立化中學在這起事件中的表現會永遠烙印在他腦海中。“他們讓我們更堅定要爲下一代以及陷入困境的人盡全力。我們也會共同努力,確保這類事件不再發生。”
教育部設“應對緊急情況關懷行動站” 輔導約540師生
命案發生後,教育部隔天立即爲立化中學設立“應對緊急情況關懷行動站”(Caring Actions in Response to an Emergency,簡稱CARE),迄今有98名受訓輔導員和專員爲大約540名師生提供心理疏導服務。
教育部長陳振聲在部長聲明中提到,這些教育部CARE專員與學校輔導員接受過心理急救與創傷管理培訓,他們都在事發後放下日常職務,爲受影響的師生提供額外支持。
學校複課當天早上,CARE專員與立化教師和輔導員一同查詢學生情況,爲學生提供安全環境,鼓勵他們表達想法與感受。
有需要的學生與教師請假得到批准,教師也致電關心未到校的學生。教育部特級教師也被派往立化代課。
陳振聲說,有感于事件所産生的深遠影響,他在命案隔天,即哈芝節公共假日,與350名全國小學至初級學院的校長開會。
“我們討論這起事件並分享資源,幫助他們辨識需要接受援助的學生和職員,鼓勵這些師生及時求助。”
陳振聲指出,立化中學全體師生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從這起事件中複原。若有需要,他們會被轉介到其他醫療機構尋求專業幫助。
“最溫暖人心的是,學校群體內有學生發起小小善舉,一些人分發小禮物和禮包,也有學生關心教師,提醒他們若有需要應尋求協助。”
陳振聲也說,學校咨詢委員會、家長會與校友們也都團結起來支持學校。“這些都充分反映出立化中學大家庭的人情味與力量。”
教育部持續更新保安措施 確保校園像家一樣安全
學校應該是學生可以信任的安全空間,教育部會以針對性的方式持續更新保安措施,並在謹慎平衡保安需求的同時,確保在校園像在家一樣安全。
教育部長陳振聲指出,學校就像學生的第二個家,除了培養價值觀、建立關系以及照顧學生不同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爲他們提供一個可以信任的空間。
爲了確保校園安全,學校采取多項措施,包括設柵欄、使用閉路電視和警報系統等,保安人員也會定期抽查並確保訪客進入校園前先完成登記。所有學校也具備涵蓋急救、搜索、疏散、創傷管理等緊急情況的校方緊急方案,教師也都受過培訓。學校領導、職員和學生也會定期參與演習,學習如何應付校園內發生的緊急事故。
陳振聲指出,教育部在加強學校保安的同時,不希望因爲使用金屬檢測儀或書包檢查等措施,影響到學生的上學體驗。不過他也了解家長的顧慮,也強調學校必須繼續爲學生提供可以學習、成長與玩樂的安全空間。
“確保安全的關鍵不在于采用更多介入性的保安措施,而是多加預防以及提高社區警惕性。人人都有責任找出異常或令人擔憂的行爲,遇到潛在威脅應該及時報告。”
議員嚴燕松(阿裕尼集選區)詢問所有課室門是否能從裏面上鎖,以及包括低年級在內的學生是否懂得反鎖課室門。
陳振聲指出,目前只有新建校舍以及通過“重建與改善現有學校計劃”完成翻新的校舍課室可以這麽做。教育部下來也會確保所有課室都使用這種可以上鎖的門。
他也說,教師和學生也都已經學習相關知識,包括在碰到緊急情況時,將自己安全地反鎖起來。
命案雖非霸淩事件 陳振聲強調教育部不容忍任何形式霸淩
這起命案不是因爲霸淩引起的,不過教育部長陳振聲提醒,霸淩和網絡霸淩都是當今學生會面對的問題,教育部不會容忍這兩種行爲發生。
議員陳慧玲(東海岸集選區)詢問立化中學命案是否因霸淩引起。對此,陳振聲指出,16歲男生與受害者互不認識,因此不能算是霸淩事件。不過他也說,霸淩和網絡霸淩都是我國必須對付的問題,尤其是後者。
采取兩策略應對霸淩
“教育部的立場非常清楚,我們不容忍學校發生這種行爲。我們也意識到,在當今社會網絡霸淩是個更大的挑戰,因爲網絡霸淩會發生在青少年常用的社交媒體等網絡空間,是我們看不見的。”
陳振聲認爲,我國必須采取兩種策略來克服這個挑戰。
首先是向霸淩者發出明確信息,告訴他們這種行爲在我國不被接受,霸淩行爲實際上也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反映出霸淩者對自己沒有信心,才會嘗試诋毀他人。
陳振聲也說,所有成年人都有機會和責任在實體和虛擬世界傳播正能量,爲年輕一代樹立榜樣。“就連成年人也會遭受霸淩……作爲一個社會,我們都有集體責任改變這個情況。”
與此同時,我國也要確保年輕一代懂得如何應付霸淩事件,因爲霸淩的情況不會那麽輕易消失。
“我們需要確保年輕人建立起信心,讓他們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不必在社交媒體中尋求他人的認同,或被迫展示自己完美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