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著名曆史學家余英時今年8月1日去世,享年91歲,各界人士紛紛表達哀悼和緬懷。他一生致力于文化史研究,有“21世紀史學泰鬥”之稱。 1980年余英時先生與李光耀因儒家倫理的計劃結緣。在李光耀逝世後發表了對其治國理念的看法和分析。
本文出自由世界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學者談李光耀》一書中。
李光耀逝世全世界都非常重視這件事情,各國的重要領袖都去參加他的葬禮,新加坡也舉行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悼念,有四五十萬人都去瞻仰他的遺體。(圖片源:Reuters)所以這樣一個成功的政治家在當今是很少見的,當今恐怕沒有這樣的人。李光耀作爲一個天才型的政治家是世界公認的。我還記得多少年前看過尼克松的回憶錄,講世界領袖,其中有一章就是講的李光耀,他對李光耀極爲佩服。他說李光耀就像一個老虎在一個小籠子裏面,跑來跑去一身的勁無處可使,非常可惜,這是因爲新加坡當時只是200萬人口左右的一個小城市,華人占70–80%,其他的是馬來人,印度人還有其他小的民族,他之所以有這樣的特殊性,主要是因爲最早馬來西亞是跟新加坡連在一起的。 馬來西亞是一個聯邦,但是在1965年他被馬來西亞趕出外了,當時李光耀還在電視上痛哭,他認爲失去了一個機會施展他的才能,所以他的精力只能用在新加坡,而新加坡是任何自然資源都沒有的,包括水都要靠馬來西亞那邊運過來。他居然能夠在十幾二十年之內就把它變成一個第一流的國家,用他在自傳裏的說法就是把一個第三等國家變成第一流國家,教育程度都那麽高,行政效率又那麽好,又那麽幹淨,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完全避免貪汙這個問題。1980年初他就有個計劃,要在新加坡建立一個儒家倫理的計劃,這個儒家倫理計劃他認爲華人需要有社會支持他的政治。如果支持他的政治就需要現代化的儒家文化不是照原來的舊的儒家倫理,而是怎麽樣建立現代化的儒家文明,他就找了一些顧問,多數是美國來的,6、7個人到他那裏訪問,我也是其中之一,後來我和另外一個朋友留下來做他的長期顧問。 我爲這件事情從1982到1986年,年年都有兩三次去新加坡爲他計劃做講演、計劃各種各樣的儒家倫理。我發現他的頭腦極其靈敏。可是我跟他也有個很大的分歧,這個分歧是他把儒家倫理這些東西當作一個工程的樣子來處理,如果用之有效我馬上就用它,沒有效就可以隨時取消。所以換句話說,他講倫理是沒有文化的背景在後頭,沒有文化的意識在後面。這個原因就是等于他的宗教沒有信仰一樣,他對宗教不但沒有信仰,對宗教本身也不看重。 他看重的主要是兩種力量,一種是政治力量,組織社會。 社會怎麽樣控制得井井有條;第二個他要發展經濟,讓老百姓的生活提高,經濟發展是相當自由的,可是政治控制他是要嚴格的。所以在這個時候就發生了兩難。一方面要政治控制得井井有條,主要是不許反對派形成多黨制,跟他爲難,他的人民行動黨建成唯一的大黨。但是他采取的方式我們必須注意,不是用武力,而是靠組織。 這個組織結果使他的人民行動黨確實得到了當初200多萬人的支持,所以在社會各個角度都發生作用。有這樣的黨做基礎,他幾年一次的選舉是照常舉行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承認,雖然他反對民主,甚至是批評民主,事實上他是借了英國民主的形式建立他的國家。他不是靠武力打天下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建國的時候有一個特殊的情況,當時他要建立一個組織,讓社會上的人跟隨他。 在1960年代初他進行這種活動的時候,新加坡是非常左傾的地方,是共産黨遍布各地的,中國的共産黨也拼命在新加坡發生作用。所以,他用的人最初是跟共産黨合作的,在共産黨的合作之下他才成立了人民行動黨,建立他的政權。可是在政權建立之際,他忽然發現,他必須對共産黨加以處理。這件事情使他跟中國的關系一直很僵,一直到1990年才建交。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曾經訪問過新加坡,
而且對新加坡表示很高的興趣,所以李光耀也接待他。中國以其一黨專政經濟又能發展而作爲楷模,鄧小平甚至說中國應該仿效他。
(圖源:人民網)
新加坡模式之說一方面是政治工具,一方面是削減人民的個人自由。確實是存在這種現象,可是在當時的情況之下是大家可以接受的。當時華人多數認爲先要把國家建立起來,把經濟搞好,所以在這種條件之下他們就跟隨李光耀。李光耀一步一步地做,到了80年代他注意到社會組織的問題、社會文化上的問題,可是他對文化本身沒有真正懂得尊重。他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有效率,效率之高可以說是我所看到的政府沒有超過他的,所謂效率就是開始在社會上有沒有用?沒有用,或者有別的問題他馬上就放棄。 李光耀在精神層面、文化層面是有他的缺點的,可是在建立一個幹幹淨淨的有法律基礎的,但是以選舉爲基本模式
的這樣一個社會他還是保持的。人民行動黨確實能控制老百姓,而其他的反對黨沒有這樣的能力,同時他也全力以赴地壓制反對黨。他用這種方式消滅反對黨,取消言論自由是世界聞名的,而且也是受到世界責備的。 他認爲亞洲的價值跟西方民主不同,跟西方的自由也不同,但是可以用政治統一的方式,政治控制的方式來建立國家。允許有經濟自由,不許有反對黨自由,因爲他的聲望很高,而且人民行動黨的效率又高,他給所有官員最高薪水,讓他們不可能貪汙,所以一黨專政而不貪汙這是新加坡的一個特色,這個特色別的人是做不到的。2011年李光耀發現支持選舉人民行動黨的只有60%,40%
是走到反對黨那邊去了。雖然反對黨只有6個當選的人,可是對他是極大的震動。這個時候他已經不能像從前一樣爲所欲爲了,所以李光耀也就從2011年完全退休下來了。 他死以後雖然是全國舉哀,可是反對的意識是非常普遍的。李光耀建立的所謂新加坡早期的模式是在改變中,而且這個改變可能會很迅速。亞洲價值論雖然轟動一時,但是經不起分析。
本文收錄于《學者談李光耀》一書中,本文作者余英時是著名曆史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榮休教授。
點擊這裏,可直接購買此書。更多精彩圖書,可關注公衆號:WorldScientific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