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影響,新加坡第二季居民就業人數增幅放緩!
預估數據顯示,新加坡今年第二季的居民就業人數持續增長,但受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影響,增幅有所放緩。
新加坡人力部發表的最新《勞動力市場預估報告》顯示,非居民就業人數持續減少,抵消了居民就業人數的漲幅。不包括外籍女傭在內,新加坡上一季的總就業人數減少了1萬5700個。
另外,本地上個月的整體失業率進一步放緩0.1個百分點,到2.7%。其中,居民失業率爲3.7%,微跌0.1個百分點。公民失業率則是3.8%,比前一個月下跌0.2個百分點。不過,失業率還是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裁員情況方面,今年第二季估計有2500人被裁退,比前一季略微增加,但仍在疫情前的水平內。公司重組業務或業績下滑,是促使雇主裁員的主要原因。
新加坡政府將在今年9月中公布最終的《勞動力市場報告》。
與此同時,在居民收入方面,新加坡也在持續進行開始經濟恢複工作近期一系列數據調查顯示,新加坡居民經濟狀況逐年增長,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在疫情控制得當下就業人數也在恢複增長,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個人資産
瑞士信貸研究院(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發布2021年全球財富報告,新加坡去年的總財富增加6.67%至1.6萬億美元(2.16萬億新元)。
從人均財富來看,每名成年新加坡人的人均財富增加8.3%,達到33萬2990美元(約合44萬新幣),在全球排名第10。
不過,就每名成年人的中位數財富而言,新加坡下滑10個位次至全球第20位,達到8萬6717美元。
新加坡有約1361名個人資産淨值超過5000萬美元的超高淨值人士,位居全球第19。
到去年爲止,新加坡總計有27萬名百萬富豪。這些富豪占新加坡總人口的5.5%。這個比率在全球排名第11位,但已經是新加坡20年來最高。
報告預測,本地百萬富翁人數預計在2025年上揚61.9%至約43萬7000名。
家庭收入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6月18日發布的第二批“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新加坡居民家庭的每月平均和中位數收入過去10年皆有所增加。
居民家庭的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數過去10年來,每年增長3.3%,從2010年的5600新元,增至2020年的7744新元。如果將通貨膨脹率考慮在內,本地居民家庭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數,每年實際上增長了1.9%。
如果把家庭人口考慮在內,居民家庭的每月工作人均收入中位數,從10年前的1638元,增加至2020年的2463元。這也意味著,居民家庭每月工作人均收入中位數,每年增長4.2%,將通貨膨脹率考慮在內每年實際增長則爲2.8%。
隨著家庭每月工作收入過去10年來的增長,更多居民家庭跨入較高收入階層。每月工作總收入至少9000元的居民家庭,從2010年的29.7%,增加至2020年的44.2%。
每月工作總收入2萬元及以上的居民家庭,去年占居民家庭總數的13.9%,比10年前的6.6%,比率增加超過一倍。
住房
數據顯示新加坡總人口爲568.58萬人,過去10年增加60萬人口,平均每年增長約1.1%,增長速度較上一個10年的2.5%放緩。
2020年新加坡有137萬戶家庭(包括公民和永久居民)。近九成(87.9%)的居民家庭是居住在自己擁有的房屋內,比率略高于10年前的87.2%。
目前仍有五分之四(78.7%)的居民住戶住在政府組屋,但比率略低于10年前的82.4%。四房式組屋仍是最普遍的居住屋型,每三戶居民中,有一戶住在四房式單位。
與此同時,住在公寓(包括私人公寓、執行共管公寓)與其他非有地私宅(apartment)的居民住戶,從2010年的11.5%增至去年的16%。5%的居民住戶住在有地私宅,比率與10年前大致相同。
就業
新加坡人力部6月17日發布的第一季勞動市場報告顯示,由于居民就業人數的增長抵消了外籍就業人數的減少,不包括女傭在內的總就業人數連續下滑四個季度後,今年第一季增加1萬2200人,遠高于預估的4800人。
各行各業的居民就業人數都增加,主要爲資訊通信業、餐飲業、醫療與社會服務業、行政與支援服務業、公共行政與教育業,以及專業服務業。
第一季的居民就業人數增加2萬3700人,外籍就業人數則減少1萬1500人。
經季度調整後的居民失業率自去年9月到達高峰以來已穩步下滑,今年3月跌至4%,比上個月少0.1個百分點,但仍比疫前高。長期居民失業率則維持在1.1%。
招聘活動也持續增加,今年3月經季度調整的職位空缺增加至6萬8400個,比2015年3月出現的高峰6萬5500個還多。
各行各業都有職缺,主要在制造業,尤其是金屬産品制造、機械與設備制造及電子制造,還有公共行政與教育業、資訊通信業,以及金融服務業。
人力部常任秘書甘澤铨表示,外籍就業人數萎縮的現象只反映了邊境管控收緊的影響,企業還是需要外籍員工。
“如果我們可以盡早通過接種疫苗達到那八成的群體免疫,那我們就可以仔細考慮開放邊境,甚至是恢複到原本的入境人數。我希望我們能盡快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