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作爲馬來西亞一部分的新加坡,在1965年被其國會全票通過驅逐而“被逼”獨立。李光耀由一州之長,一夜間,變成一國總理。
當時他在鏡頭前落淚,訴說其“大馬來西亞情結”、說新馬兩地血濃于水的片段,成爲經典一幕。但李光耀又隨即堅定地向世界宣告,新加坡將不分語言、文化、宗教而團結一致,成爲一個多民族國家,更豪言“新加坡會生存下去”
事實上,新加坡也不是一直屬于馬來西亞。英國人在19 世紀初開始殖民統治馬來半島時,他們是把新加坡、槟城、馬六甲這些港口合組成“海峽殖民地”,與當時的柔佛王朝及其他土邦分開管理。到後來,英國重組馬來半島的殖民地成爲馬來西亞聯邦,也沒有把新加坡並入其中。事實上,新加坡只有在1963 至65 這兩年被納入馬來西亞版圖。
換言之,可以確定的是,李光耀那“大馬來西亞情結”並非什麽家國情懷,而是赤裸裸的現實政治考慮:新加坡這片彈丸之地面積,只有香港的一半,缺乏經濟發展所需的一切資源,內需也極爲有限,沒可能支撐當地上百萬勞動人口的工作需求。
不過,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政府卻很成功地把這些先天劣勢,轉化成建構新加坡國民身份認同的上佳材料。新加坡政府很清楚這個地方的最大、且唯一優勢,就是它位處全球最重要海上貿易路線之一的要沖;于是他們相信,既然新加坡無法利用馬來西亞這個近水樓台,就只能夠全力開拓海外市場,運用其地理優勢大力發展轉口貿易,把歐洲、美國、日本這些強大經濟體,通通轉化爲自己的腹地,從而賺取比單單依靠馬來西亞市場豐厚得多的經濟利益。
因此,新加坡政府花了很多心力,爲當地打造國際海洋貿易樞紐的品牌。舉例說,他們在早年發展新加坡的工業時,都集中資源發展造船、煉鋼等與海洋航運相關的産業。他們特意設計一個教育制度,去迎合新加坡發展成國際港口的需要,包括著重于培養國民的英語能力,讓新加坡男女老幼,不論是什麽種族的國民,都操得一口流利英語,于是新加坡就消弭了他們與歐美先進國家之間的語言隔閡,方便外商與新加坡人合作做生意,或是聘請當地人爲他們打工時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