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可以看作是“一場遊戲”一場遊戲過後,總會有勝利的一方,同樣也會有失敗的一方。遊戲結束後,勝者心安理得,敗者服服帖帖。對于勝者來說,“打天下坐天下,誰不服就拔刀相見”,用實力來決定一切;而對于敗者來說,“十年河東,十年河四”,“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總有一天會東山再起,報仇雪恨。那個時候,敗者勢必“臥薪嘗膽”、“厚積薄發”;而勝者勢必應該“斬草除根”、“除惡務盡”。
斬草一定要除根,如果只是單純的斬斷雜草,那麽過一陣子草還是會再次生長出來,並且會越長越旺;再次斬斷它,而仍舊沒有除掉草根,過一陣子雜草就又會長出,這樣下去草永遠不會被除盡。而想要拔草除盡,就勢必要斬草除根,使其萌芽不發。做人做事也應該如此。對待敵人的仁慈就是對待自己的殘忍,在打敗敵人時,一定要做到除惡務盡,而不能留下後患。
元前627年,秦國軍隊偷襲鄭國,但是晉國已經在事先獲得了可靠的情報。晉文公的喪事剛辦完,晉襄公就跟大臣們商議與秦國交戰的事,他們在崤山(地名,現在河南省西部)布置了天羅地網,等候著秦軍到來。孟明視等率領的秦軍到了崤山就等于鑽進了一個大口袋,結果導致秦軍全軍覆沒,屍橫遍野,孟明視等三員大將也被活捉了。
晉襄公原來本想把他們殺了,但是因爲晉襄公嫡母文贏,是秦穆公同宗之女,她出面向晉襄公求情,于是襄公就將這三人放走。大將先轸得知這件事後,唾了襄公一口,並大罵“敗家子”,將來後悔都來不及了。這樣做是放虎歸山,將來惡虎一定會返回傷人的。晉襄公醒悟過來,擦去臉上的唾沫說:“我錯了。”然後晉襄公急忙派人去追趕,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孟明視等對追趕的人說:“承蒙晉君寬恕了我們,我們萬分的感激,三年以後,我們一定會再來報答貴國的。”
孟明視等三員大將回到秦國後,秦穆公穿了素服,親自去城外迎接他們。秦穆公非但沒有治他們的罪,反而自責沒有聽他們父輩的勸告。三人見此,心中十分感激。從此以後,他們更加地認真操練兵馬,一心一意要爲秦國報仇。這期間,他們率領秦軍打了兩次仗,又都失敗了。然而,秦穆公仍然沒有治他們的罪,這就更加激勵了他們苦練兵馬的決心。
公元前624年夏天,孟明視做好了一切准備,他在秦穆公的全力支持下,再一次向晉國進兵。
大軍渡過了黃河,孟明視對將衆將士們說:“此次出兵,是只有進路沒有退路的,我想把船燒了,然後做必死的決心打仗,大家看好不好。”將士們聽了孟明視的話一致同意。
戰鬥很快打響了,秦軍憋了兩年的悶氣和仇恨,在戰鬥中全都爆發了出來,他們勢如破竹。沒用幾天工夫,秦軍不僅收複了丟失的城池,還攻下了晉國的八座大城。晉國全國上下全都慌了,晉襄公下令,只許守城,不許與秦國人交戰。秦軍在晉國的土地前不停地來回挑戰,卻沒有一個晉國人敢出來應戰。
最後,有人向秦穆公建議:“晉國已經屈服了,主公不如把崤山的屍骨埋了,也可以洗刷以前的恥辱了。”秦穆公聽從了這個建議,然後率兵來到崤山,把兩年前秦兵的屍骨埋好,祭奠完畢,才帶領將士們回國。這次征戰,秦穆公征服了西部的小國和西戎的許多部落,周襄王也派人到秦國賞賜他,並同時封他爲西方的霸主。自此,秦穆公成了霸主之一,在中國曆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晉襄公的悲劇是令人同情的,而這個悲劇的原因就在于其一時的婦人之仁,放走了秦國的大將孟明視,使得其有機會東山再起,從而爲自己留下了禍根。
斬草除根也是一種智慧,婦人之仁的人是很難成就大事業的。一個人如果想要成就大事,霸氣和魄力是必不可少的,而這要求在面對有可能成爲後患的人時一定不可心慈手軟,而應該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公元前206年,陳勝吳廣起義後,各地紛紛響應,其中有楚國貴族出身的項梁、項羽叔侄,還有農民出身的劉邦。陳勝失敗後,項梁擁立楚懷王的孫子做了楚王,劉邦也投靠了項梁。
公元前207年,項梁戰死,懷王派項羽等人前去救援被秦軍圍困的趙國,同時派劉邦領兵攻打函谷關。臨行時,懷王與諸將約定,先入關者,封爲關中王。項羽大破秦軍後,聽說劉邦已出鹹陽,非常惱火,就攻破函谷關,直抵新豐鴻門。這時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暗中派人告訴項羽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項羽聽了,非常的惱怒,就決定第二天發兵攻打劉邦。
張良向劉邦分析,不宜和項羽硬拼。于是劉邦只得退出鹹陽,回師灞上,劉邦知道自己軍力遠不及項羽的四十萬大軍,劉邦便把在鹹陽所得一切,原封不動地送到項羽營中,更說願讓項羽稱關中王。範增已覺出劉邦必成大器,便命項羽設下“鴻門宴”一心想要誅除劉邦。
此事爲項伯知悉,項伯顧念和張良故人之情,就向劉邦大軍報訊,劉邦知道這鴻門宴是去不得的凶險之地,但張良卻表示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條,赴會也許能有生機,劉邦無奈只得應約前往。
鴻門宴當日,範增早已布下天羅地網,發誓定要把劉邦人頭留下,誰知劉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項羽之怨恨,範增便再命“項莊舞劍,志在沛公”,一心要在席中把劉邦刺死,可是還是被項伯和樊哙解了圍,劉邦終于借口去如廁而逃遁而去。
大難不死的劉邦在軍師張良的輔佐下,經過多次戰鬥,終于在與項羽的戰鬥中勝出。天下一統,劉邦稱王,而楚霸王項羽只落了個烏江自刎的結局。
斬草除根是一種魄力,是成大事的魄力。有大志氣的人一定要擁有這樣的魄力,對待敵人時一定要斬草除根,避免其萌芽重發,阻止其成爲自己接下來道路上的絆腳石。只有這樣才會讓自己更好的接近目標。
一個人讀過的書、走過的路、見過的人,最終都會形成一種氣度與胸懷,影響著他的人生格局。心有大格局,才能站得高、看得遠,在人生的不斷曆練中,擁有豁達而從容的人生格局,將自己的人生活得有滋有味。
古人常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一部好的曆史讀物,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風俗無所不包,這便是“萬卷書”帝王將相、忠奸善惡、成敗得失這已是“萬裏路”。
所以說讀書必須史,給大家推薦一套東方出版社的《一口氣讀懂中國史》全套10冊。
爲什麽推薦這套呢?
第一,它一共10冊,涵括了從春秋到清末這差不多3000年的曆史裏,最重要的10多個朝代,最經典的300多個人物,最關鍵的600多個事件。它以王朝興衰轉折爲綱、以關鍵事件爲目,曆史脈絡清晰,曆史整體感好。每個朝代大致分爲幾個曆史階段,每個曆史階段有哪些重要的曆史人物和關鍵的曆史事件,人物和事件是怎麽推動著曆史往某個方向發展的都有講。可以說,一個中學生應該知道的朝代、曆史人物、曆史事件,在這本書裏,都有了。讀完它,基本就算骨灰級的曆史愛好者,什麽曆史劇亂編還有朋友瞎說曆史,你基本就有能判斷出來。
第二,在故事之外,還以邊欄的形式補充了大量曆史常識、語文典故、名人趣事、社會風俗,以及曆史事件點評,既豐富讀者的知識面,又提高讀者的眼界和閱曆,真正實現“讀史明世”“開卷有益”,讓讀者真正有收獲。
第三, 故事很短,幾分鍾就可以讀完一篇,非常適合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公交地鐵上、孩子寫完作業後、睡覺前,隨時隨地都可以讀上幾篇,一點也不占用正常學習和休息時間。閱讀起來很過瘾,可以做爲孩子學曆史的拓展閱讀,也可以做爲曆史愛好者的收藏之書。
最關鍵的是,價格也相當的合適,原價268現頭條團購價138,點下面的橫條參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