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3月12日,爲了紀念孫中山逝世兩周年,竟引起華僑與警察發生沖突,進而演變成暴動……
1927年3月12日的暴動發生于尼路及橋南路交界的前牛車水警署(箭頭指處)。(吳舜玉攝影)
1919年牛車水暴動平息後八年,牛車水再次發生暴動,根據殖民地時期的英文記錄,這次的暴動稱爲1927年牛車水事件(Kreta Ayer Incident 1927)。
國民黨內部兩派起沖突
1927年3月14日《叻報 》頭版報道暴動事件。
暴動發生在1927年3月12日,事件主要是新加坡華僑與警察發生沖突引起。但記載將該暴動定性爲馬來亞國民黨支持者內部左派與溫和派沖突而起。當時馬來亞及新加坡都屬英國海峽殖民地,華僑未必有黨派立場,不過華人因國民黨創立人孫中山(1866-1925)推翻封建滿清皇朝,人人皆尊崇孫中山。
事緣當地的華僑爲了紀念孫中山逝世兩周年,舉辦紀念會。這次集會由當時的同仁俱樂部廣東僑領太平紳士吳勝鵬及梅國良等人,以及福建僑領侯西反、蕭志來等,向華民政務司聯合申請舉辦。申請獲得批准,條件是紀念會不得有演講,張挂國民黨黨旗,以及遊行。當局也派出五名特警到場監視。
因演說造成騷動
歡樂園業主林德金 。(互聯網)
據記錄,紀念會舉行時,有爲數2000名海南青年(包括夜校較年長學生)抵達會場,要向群衆演說。粵籍代表以不得違反准證規定爲由勸阻,引起不滿發生肢體沖突,造成騷動。警察趨前,欲將一人扣手铐時,該人抗拒,反而向警察動粗。
鬧事後,有上千人從歡樂園徒步出發,經過安順路步入麥士威路,有人還帶著國民黨旗幟,以及反帝國主義傳單。
人群抵達麥士威路、尼路、橋南路及丹戎巴葛路交界的警署前,很遺憾,一輛由新加坡電車公司(Singapore Traction Company)的洋人主管湯申(Oliver Thompson)駕駛的無軌電車,沖往人群,情況發生急速變化。
憤怒的群衆追趕闖禍、攻擊停在警署前的電車,結果警察開槍,擊斃六人,其中兩人當場斃命,四人翌日因傷重不治,14人受傷。
《叻報》報道,遊行隊伍在牛車水警署前聚集,造成交通堵塞,阻礙電車通行,警員以警棍將群衆驅散但無效,有兩警員被痛毆,警長被擊中頭部重傷,群衆于是沖進警署,結果有一警員開槍,擊斃六人。
亦有說,因群衆闖進警署,打傷一名警長和四名馬來警員後,警察才向群衆開火。
沒有記錄顯示,群衆是否因魯莽及危險駕駛的洋主管逃入警署尋求庇護,導致群衆闖入要人,討回公道,反而被視爲襲擊警署。
警察開槍殺人消息一經傳出,引起公憤,群情洶湧,局勢惡化,暴動一發不能收,連珍珠巴刹也發生暴動,驚動殖民地政府出動軍隊鎮壓。事件過五六星期後(5月底)才平息。
由于電車公司的洋主管惹禍,居民抵制電車公司,一連好幾個月,電車空蕩無人乘搭。
事後,殖民地政府采取更強硬態度,對付國民黨活動,如突擊檢查夜校,將多所夜校列爲非法學校等。
暴動屬突發事件
1927年3月14日《自由西報》對暴動事件的報道與評論。
這1927年3月至5月牛車水事件的來龍去脈,有記錄可尋。百年之後閱讀這段曆史,相信能夠分析事件的是非黑白。
雖然調查報告認爲起因是國民黨支持者非法遊行,分發傳單,散播謠言,導致暴動,警方是合法開槍;報告也將事件歸咎于國民黨內兩派的政治運動,引發的警民沖突。
回顧這一段曆史,“遊行”時還算和氣,群衆雙方沒有毆鬥記錄,沒有騷亂。發生在牛車水警署前的事件,屬于突發事件,不算是預謀策劃襲警騷亂;相信是警方處理不當,引起群衆不滿與公憤,才爆發與警方對抗的局面。
文:何乃強
攝影:何乃強、吳舜玉
如何優先看到“新加坡魚尾文”內容?從“訂閱號消息”點擊“新加坡魚尾文”進入我們的公衆號點擊右上方按鈕將“新加坡魚尾文”設爲星標⭐
新加坡魚尾文已開通視頻號
用微信掃一掃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