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說:“提前實現碳中和對新加坡的成本並不高。但是你會更好地促進綠色科技的應用,爲綠色科技提供很好的應用場景和實踐,那你就有機會去制定這些綠色科技的標准、綠色金融的標准……我認爲,新加坡2050年後達成碳中和的目標不夠快,應該加快在2040年達成。”
遠景科技集團(Envision Group)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雷,被媒體形容爲“逐風而行的能源顛覆者”。他顛覆煤炭、顛覆石油,現在正力圖用軟件和能源互聯網來重構全球能源秩序,繼續當一個充滿激情的“追夢者”。
《聯合早報》通過Zoom會議軟件遠程訪問人在上海的張雷(45歲),他分享了創辦遠景科技的理念,以及與新加坡的合作關系。
張雷出生于江蘇一個企業家家庭,大學畢業之後他拒絕子承父業,獨自到倫敦留學,後來在當地從事金融工作。較少人知道的是,他當時擔任能源策略分析師、從事衍生産品工作,包括産品定價、分析和風險管理,都跟能源相關。他的本科是系統工程和運籌學。
2006年年底,他離開倫敦金融業回中國,隔年在家鄉江陰創立遠景。那時他30歲,頗有“三十而立”的意味。
他告訴《聯合早報》:“我希望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去解決人類面對的一個真正的挑戰——氣候危機。所以選擇在30歲時,回到了中國。”
爲力挽氣候危機,人類曆史正第一次從化石能源轉到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等。總部設于上海的遠景集團,一開始便以“爲人類可持續的未來解決挑戰”爲使命。
張雷目前是國際能源署(IEA)旗下“以人爲本”全球清潔能源轉型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遠景集團共有三大業務,即智能風機和智慧儲能方案供應商遠景能源(Envision Energy),構建開放式智能物聯網操作系統EnOS、提供智慧發電、樓宇和城市方案的遠景智能(Envision Digital),以及智能電池科技公司遠景動力(Envision AESC)。
值得一提的是,遠景智能以新加坡爲全球總部。它在2018年標得新加坡政府科技局(GovTech)的項目,承擔我國智能物聯網操作系統的開發和服務。它的本地私企客戶包括星橋騰飛集團(現已並入凱德集團)和吉寶企業等。
爲何選擇新加坡作爲遠景智能全球總部?
張雷說:“我們認爲未來的智能物聯網,會更好地服務于萬物互聯的世界,而城市是一個很重要的場景,從智能交通、智能樓宇、到智慧的能源,再到一系列的港口、機場。
“新加坡本身已經是全球領先的智慧城市。有這樣的一個實踐,我們就能夠非常好的來改善我的産品、開發我的産品。只有這個市場它本身是最領先的,有最佳實踐,才能夠開發我的好産品。同時,這些好的産品也就能更有說服力地拿出來推廣。”
此外,新加坡是國際化、東西方認可的文化交彙。“對于我們遠景智能的全球化戰略,這非常重要。”
遠景科技也希望幫助新加坡更快更好地實現碳中和。例如,如何更好地應用分布式的可再生能源,更好地利用周邊國家的綠色電力去制作綠色的氫能(hydrogen),包括綠氨(ammonia)。
張雷解釋,綠氫和綠氨若能夠更好地運輸到新加坡,新加坡整個電力系統將可以脫碳。綠氫或綠氨能夠彌補間斷性電力的每一個挑戰,同時成爲零碳的能源來源。
他表示,通過智能物聯網能讓樓宇的能效更高,讓機場、港口變得更綠化、更智慧,讓交通更有效率,讓無人駕駛或綠色的電動汽車,包括充電網絡,成爲電力系統的一個平衡方法。
助新加坡塑造新電力系統
所有這些,將幫助新加坡塑造一個新型電力系統。“這個新型電力系統肯定是以可再生能源爲主,碎片化、波動式的、非常隨機、非常複雜的一個電力系統。”
張雷說:“這場轉型不僅是能源的轉型,也是整個工業體系的轉型。未來人類的工業,將會基于新的能源系統。”
比如說,新加坡的石油化工業,未來可以變成使用綠色氫能發電,並變成更好的生物合成技術(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的生態中心。生物合成是“新石油”。因此,新加坡應該大力發展綠氫和綠氨,這也可以幫助新加坡的石化行業,降低它的排放,並有效地轉型到合成生物學方面。
怎麽能夠讓這些産業能夠培養起來、抓住機會呢?
張雷說:“新加坡應該先人一步,先要提前實現碳中和,不是被動應對。提前實現碳中和對新加坡的成本並不高。但是你會更好地促進綠色科技的應用,爲綠色科技提供很好的應用場景和實踐,那你就有機會去制定這些綠色科技的標准、綠色金融的標准。核心觀點是,一定要把零碳看成是新加坡的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他說:“我認爲,新加坡2050年後達成碳中和的目標不夠快,應該加快在2040年達成。”
遠景科技制定了目標,要明年年底實現公司運營碳排放歸零,並在2028年結束前,幫助公司的供應鏈達成零碳目標。
他說:“你雖然沒有風力,但應該有想象力,比如說在荒島上建設光伏發電並輸送到新加坡,比如說在澳大利亞生産綠氫和氨,再把氨船運到新加坡。這些都是可以做的。日本便是很積極的在做,它離澳洲那麽遠,但卻作出大承諾在澳洲生産綠氫和氨。
“新加坡也沒有石油,但卻能有石油工業。新加坡的綠色能源,也可以從這些國家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