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伴隨著年末的一系列惠企政策的出台和中美和談,大家似乎看到了曙光,然而突如其來的2020疫情,打亂了整個社會的發展與企業部署。
資金緊張、物料短缺、開工延遲、確保疫情期間的工資發放等諸多困難一湧而現。在這場疫情的背後,對于目前各行各業來說倒是有什麽樣的機遇與挑戰?本文一一向您詳解。
疫情之下,各行業的狀況
首先,在分析可能會有的機遇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各行業在疫情之下會遇到哪些困難。
01
第一産業(農林漁牧)
就此次疫情而言,對第一産業沖擊最大的當屬畜牧業了,無論是本次疫情帶來的年貨消費能力不足還是一些政策的出台(例如河南省等部分省市全面禁止活禽銷售),都對本行業帶來一定的沖擊。不過這些問題並不大,過了這個短暫的寒冬,還是有厚積薄發的機會的。
02
第二産業(工業、制造業)
其中,此次疫情對工業的影響在于停建和停工。工人不能集中工作、影響了生産效率,此外無論廠房的房租、工人的工資也在按時照發,需要企業一定的現金流周轉。在從這場疫情中獲得經濟收益的第二産業企業少之又少,絕大部分會受到停工的影響。
03
第三産業(服務業)
第三産業可以說是本次疫情中最大的“受害者”。早在2003年的非典時期,從事第三産業的企業就曾飽受傷害,哪怕是現如今最大的電商巨頭阿裏巴巴,也在當時險遭疫情帶來的“滑鐵盧事件”,零售行業更是從每季度9%的增長速度掉到了3%。
接下來著重分析一下第三産業中各個行業的情況。
零售行業(服裝、超市、茶店等)
作爲零售行業而言,如果僅僅依靠傳統的線下模式銷售本就不易,高昂的房租與人工費、外加線上平台的興起與日益完善,給了傳統行業一記重拳,本次的疫情更會雪上加霜,不少聰明的老板在閑余時間開發了自己的線上平台,這會減少本次疫情帶來的影響。及時掌握大數據、加快店面智能化與服務在線化進程無疑是一個出路。
餐飲行業
受本次疫情影響,今年過年期間出門聚餐的人群大幅降低,很多餐飲行業的老板不僅對年前的囤貨(爲年夜飯而准備的蔬菜、水果、肉類、飲料酒水等)束手無策,更是對疫情期間的固定支出以及對未來的影響頭疼不已。
相比小飯店而言,那些具有品牌效應的餐飲巨頭在疫後會迅速恢複,一來是因爲自身擁有足有的現金流,二則其品牌效應對吸引老客戶及早消費會有一定影響,例如肯德基、必勝客、海底撈等。
地産行業(地産及其配套行業)
地産行業的正常需求會被延期和壓制,這個時候要比拼企業資金鏈和效率。
旅遊行業
疫情對中短期旅遊業來說是個災難,至少需要小半年的時間來恢複。旅遊是體驗式的消費,有很強的壁壘也很難在線化,因此這部分損失需要通過其他渠道找補回來。
體育健身行業
就目前的狀況來看,至少需要2個月的時間才會降低人們對疫情的擔憂,本身對于消費者來說運動是保持健康的一種方式,如果在參與的過程中會帶來更大的健康風險,那麽消費者就會拒絕接受這一舉動。更何況無論對于健身房也好,還是其他的諸如運動場館、武術道館等從事體育健身的企業來說,都有通過低價虧錢補貼搶市場的行爲,那麽考驗財務壓力的時刻就此到來。
健康醫療行業(美容整形、中醫養生館等)
疫情一過就會恢複如初,這類行業抗風險能力較強。此外,在線問診、看病配藥、家庭醫生等相關業務也在此疫情中頗有收獲,這是切入醫改領域較好的一個切口,解決了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問題。
教育培訓行業
傳統行業會因疫情影響持續走低,但其中從事書籍、雜志類的企業會呈現業績回升的趨勢。這次疫情沖擊過後,人們對于獨處與線上學習更會形成習慣,在線教育的未來還有更大空間。
互聯網行業
疫情期間,大家每天使用微信的時間大幅增加,無論是了解疫情信息、還是了解朋友宅家情況,都占據了大量時間。流量更集中,對于微信生態從業者是極大的利好。
對大的電商平台基本沒影響。以百度指數和微信指數作爲流量參考,往年過年期間電商曆來流量匮乏,而傳統電商在疫情期間有補貼、與疫情相關的商品銷量相對會好些。
金融行業
同樣對于金融行業而言,本次疫情會催生一批在線平台的業務增長,也會使之前的線下客戶轉向線上,無論是保險、基金證券還是彩票行業,把握好在線平台是個當務之急的大事。
疫情之下,會有哪些機會
01
産業整合
對于各行各業的供應鏈勢必會受到波及,有些會産生斷層,因此會産生供需關系的變化。剛需環節供給不足就會價格飙升,這是每個企業都應該複盤審視的點,防備因供應鏈導致的困境。敏銳捕捉行業出現的整合機會,一些資質好增長快的企業只因疫情突發導致一時危機要果斷出手整合。
02
業務轉型
部分企業的傳統行業模式會被動地向新興模式轉型,在開發線下業務遇到不可抗拒的阻力之後,會給企業的決策者們空出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開拓新興市場。
03
快速引流
在這個流量就是現金的時代,你的産品吸引了多少人的關注就意味著擁有多少的財富。本次疫情會迫使大家在短期內減少一切外出的機會,把握住這個機會,增加自己的粉絲量是每個企業都需要做的事情。
04
修煉內功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中,許多企業會因過于關注業務的發展而忽視企業自身的發展,無論是領導層的管理能力還是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都可以趁著疫情休整期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