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丸小國新加坡如何崛起?
國土面積不及中國上海的一半,人口更是僅爲上海的四分之一,耕地和資源均嚴重匮乏,盡管有優良港口加持,但從硬件上看,新加坡連立國都很困難,更別說成爲強國。
剛獨立的時候新加坡人也是這麽認爲的。1965年8月9日,在宣布獨立的大會上,李光耀痛哭流涕。這個眼淚不是因爲獨立的激動,而是出于對未來的擔憂。他在回憶錄中形容自己那一刻的心情是“前途茫茫,不知道何去何從。”
1963年,新加坡正式加入馬來西亞聯邦
實際上,新加坡的獨立並非自己主動追求的,而是被動的,更准確點說,是被馬來西亞聯邦“驅逐”出來後的無奈之舉。二戰結束後,新加坡成爲英國的一個自治邦,還不是主權國家。1963年,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聯邦,本意是借此實現雙贏,不料雙方在政見、經濟以及種族方面的矛盾日漸加深,最終導致了分離。
以新加坡今天的發展成就看,1965年時的新加坡一窮二白,十足的“屌絲”一枚。這個“屌絲”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實現完美逆襲,既有自身的政通人和,也有外部的“貴人”相助。
1.獨立之初,身處險境
新加坡獨立後的那段時間,可謂內外交困。
當時的中文報紙報道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
當年,新加坡之所以想方設法加入馬來西亞聯邦,目的就是想利用馬來西亞的市場,爲自己的産品提供市場縱深。然而,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經濟結構相似,幾乎形不成互補效應,不僅如此,還對從新加坡輸入馬來西亞的産品征收高額關稅,所以期待中的雙贏局面並沒有出現。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困難重重,工業結構單一,國內市場飽和,獨立前失業率高達14%。
雪上加霜的是,1968年英國宣布將從新加坡撤軍。彼時,英國在新加坡的海軍、空軍軍事基地的軍費開支占新加坡國民生産總值的20%左右,有近4萬名新加坡人爲基地服務。這一舉動使新加坡原先就脆弱的國內經濟壓力更大。李光耀多次赴英國公關,甚至動員新西蘭等一起遊說,但英國人去意已決。
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也很糟糕。馬來西亞自是不必說,李光耀的警衛提醒他,整個馬來西亞的報刊、電台和電視台都把他看作是最可恨的人。另一鄰國印度尼西亞,當時的蘇加諾政權實行反華反共政策,對以華人爲主體的新加坡極爲仇視。新加坡人還擔心馬來西亞掐斷他們的供水管道。當時,新加坡的幾乎全部用水都依賴馬來西亞的柔佛水庫。如果馬來人把事做絕了,僅僅200多萬新加坡人的用水問題就能把李光耀逼瘋。
好在,情況並沒有變糟。在英國人的幫助下,新加坡順利加入聯合國。馬來西亞領導人東古不相信新加坡能真的獨立發展起來,他幻想新加坡早晚會混不下去過來求他的,所以也沒把事做的太絕。蘇加諾政權很快被國內軍事政變推翻,印尼新政權承認新加坡獨立。
獨立初期新加坡這樣的棚戶區比比皆是
外部環境的改善,新加坡人終于能夠集中精力發展經濟了。
2.兩次轉型,化危爲機
獨立前,新加坡同周邊大多數新獨立的國家一樣,實行進口替代戰略,也就是政府采取措施保護國內市場,扶持競爭力較弱的非耐用消費品進口替代産業發展。
此舉雖使新加坡國內工業取得一定的進步,但隨著與馬來西亞關系破裂、英國撤軍,這一戰略的弊端被無限放大。新加坡快速實施戰略轉型,實行出口替代。他們聘請荷蘭經濟學家阿爾伯特·魏森梅斯博士擔任經濟顧問。在魏森梅斯的指導下,新加坡政府沒有采取當時第三世界流行的,爲振興本國經濟采取保護性關稅壁壘、實行進口限額的做法,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一方面,對國內效率低下的本土工業企業並不提供保護措施,內資和外資一視同仁;另一方面,邀請大型跨國公司把資本、技術和技能引入新加坡,對外國資本比例和利潤彙出都不做任何限制。
這樣,新加坡就克服了自身市場狹窄的不足,把本國經濟融入了全球經濟大市場。在當時冷戰背景下,西方諸多資本正愁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投資場所,新加坡優惠的投資政策,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美國、日本和歐洲諸多企業蜂擁而至,相繼投資建廠。一時間,新加坡成爲全球的“投資天堂”和“世界工廠”,制造業、煉油業、金融業和服務業等多個産業取得長足發展,短短幾年內,貿易總額增長了5倍,成爲亞洲美元市場的總部,人均收入躍升至亞洲第二位,僅次于日本。1970年,裕廊工業園區有3萬多工人從事生産,另有100多家新進駐的工廠正在建設,曾經讓李光耀頭疼不已的失業問題被人員供不應求的幸福煩惱所取代。
裕廊工業園區
到了1970年代末,不到20年的時間,新加坡已經發展成爲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蘇伊士運河以東、日本以西最大的修造船基地,國際重要電子電器生産基地,世界金融中心。
但新加坡人並不滿足于此,他們又提出了“第二次工業化”口號,即推進經濟轉型和産業升級,從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和服務業跨越。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當時周邊一些國家也開始實行出口導向型工業政策,新加坡原有的産業及政策優勢正在消失;另一方面,以新加坡的地理條件,根本無法承受長期的工業制造帶來的環境汙染。
今天的新加坡濱海灣花園
到20世紀90年代初,新加坡完成了第二次轉型,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爲主要內容的新的知識經濟形態。如今,新加坡已經是公認的全球最具競爭力和活力的經濟體之一,來自美國、歐洲和日本的數千家跨國公司在此設立海外分支機構,其中超過半數都肩負著地區總部的重任。
3.“貴人”相助,助力騰飛
新加坡的逆襲路上,最大的貴人當屬英國。 二戰結束後,英國人重返新加坡。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後來徹底脫離英國,加入馬來西亞聯邦。兩年後,新加坡被逐出馬來聯邦。
獨立之初的新加坡有點四顧茫茫、舉目無親的感覺,爲求生存,兩個月後加入英聯邦,再次抱上英國這條大腿。這條大腿雖然實力上今不如昔,不過對自己的聯邦成員還是照顧有加。盡管在撤軍問題上沒給李光耀面子,但作爲補償,英國人向新加坡提供了一攬子援助計劃,如5000萬英鎊的軟貸款(其中四分之一是免費贈送),對因撤軍而失業的雇員進行再培訓,移交軍事基地時,對其中的各種設施均予以保留。
新加坡地理位置
當時,英國軍隊在新加坡占據了超過十分之一的土地,其中不少地塊地理位置極佳,這些地塊上建有衆多住宅、學校、醫院、運動設施以及其他一些高技術設備,包括設備相當齊全的海軍船塢。英國人的慷慨,讓新加坡人一下子擁有了一大筆財富,不僅解決了發展的“第一桶金”問題,還爲後來發展造船業和海上石油勘探技術奠定了堅實基礎。
英國撤軍後,新加坡傍上了美國這條更粗的大腿。實際上,在英國撤軍前,標榜“中立不結盟”的新加坡對美國並不待見,經常公開批評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行動。英國人撤出亞洲後,新加坡出于安全考慮,決定抱上美國這條更粗的大腿,口風也隨之轉變,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存在成爲了制止共産主義擴張無可替代的後盾。新加坡開始支持美國在越南的軍事行動。這種轉變帶來的好處立竿見影,美國不僅成爲當時新加坡的主要國外投資國,還成爲新加坡第二大貿易夥伴。駐紮在越南的美軍也定期到新加坡來消遣娛樂,數量占到了當時新加坡總遊客人數的近一成。到70年代初,大量的美國高級軍事官員定期訪問新加坡,新加坡的工廠爲越南戰爭生産武器。美國海軍在新加坡設立獨立的船只修理中心,新加坡港被作爲第七艦隊裝修港。軍事項目,又爲新加坡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此後,李光耀幾乎年年訪問美國,成爲美國總統的座上客。美新關系也越走越近,新加坡成爲美國在亞洲可靠盟友,美國也爲新加坡提供了最需要的安全保證。
4.中央集權,保證發展
新加坡得以崛起的關鍵在于李光耀。
年輕時的李光耀
李光耀,1923年生,祖籍廣東梅州,早年在英國留學。二戰結束後,東南亞掀起民族解放熱潮,李光耀舍棄律師身份,參與創建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爲新加坡爭取自治地位,之後的30余年裏一直擔任新加坡總理。
李光耀能夠得以帶領新加坡人崛起的關鍵在于他采取了一種與東西方都不同的威權體制,即將中央高度集權與基層廣泛的民主有機結合。 每當新加坡感受到生存危機時,它的領導人就借此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比如,英國政府宣布撤軍後,李光耀立即解散國會,要求人民對他進行新的授權。他說,他需要人民在其今後的幾年內實行強硬政策時給予全力支持。爲了發展經濟,新加坡犧牲了民主,不少反對派和對改革持不同意見的人士被關進監獄。不僅如此,政府對任何可能危及經濟發展的言論、行爲都進行嚴格管束。這樣的體制,用李光耀自己的話說,雖然帶來苦痛、不夠平等,但卻是在當時環境下新加坡最好的選擇。
李光耀夫婦與兒子李顯龍在家中 李光耀接受過系統的英國高等教育,他深知對于新加坡這樣一個小國來說,提高人口素質是實現快速發展的基礎。所謂船小好調頭,百萬級的人口也使得政府實施全民教育成爲可能。早在1959年新加坡還是個自治邦時,新政府投入的教育經費就達到6000多萬新元,後來經濟發展了,教育投入更是水漲船高,到1979年時,在教育上的投入達到了13億新元。他們還利用英聯邦成員的先天優勢,與世界上發達經濟體保持著密切接觸,從而爲選送人才赴海外受訓創造了便利條件。優良的教育,使新加坡全民擁有了較高的素質。快速發展的經濟,又爲新加坡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海外人才奠定物質基礎。
除了教育,新加坡政府在以“不公平”的發展度過危機後,及時提出“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消除貧困,並在住房、醫療等民生問題上來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在土地資源極爲緊張的新加坡,居然能實現絕大多數老百姓“居者有其屋”,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迹。
李光耀在宣布脫離馬來聯邦時的錄像截圖
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原來一盤散沙的老百姓被擰成了一股繩。新加坡的迅速崛起吸引著衆多國家的注意。這樣一個彈丸小國在極爲不利的情況下,能夠利用自身智慧克服衆多困難,走出一條自己的路,而一些擁有更好資源的地區卻陷入困境,這是值得深思的。另一方面,出身華人世家,成長于英國的李光耀,在東西方之間很好的充當了橋梁紐帶作用,他既親美、英,又注重維持好與中、俄等大國的關系,他對新加披經濟崛起所作的巨大貢獻,也是值得人們去探究的。
2015年3月,李光耀去世。包括中俄美英日在內的24國政要參加了葬禮,試問,當今世上的小國領導人中,幾人能享這份殊榮?
參考資料:
1.康斯坦絲·瑪麗·藤布爾著,歐陽敏譯:《新加坡史》;
2.高德步:《世界經濟史》;
3.約翰·F卡迪著,姚楠、陳炎等譯《戰後東南亞史》;
4.李光耀回憶錄《經濟騰飛路》;
5.周理清:《新加坡的平衡外交研究》;
6.郭建軍:《新加坡外向型經濟發展曆程:全球化與區域化視角》;
7.李曉:《新加坡的“小國大外交”研究》。